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转换.ppt
《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转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转换.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8 章 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转换,二维图形(视图)的表达方法是目前在生产过程中作为设计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这主要是基于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三维图形(立体图)的表达方法由于其立体感较强、形状表达较为直观,而受到设计者的关注。对三维图形,由于其与原机件在形状、方向和大小等方面的变化再加之画图的困难,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8.1 综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些缺陷得到了弥补。采用空间旋转能使机件后面、底面的形状直观显示,画图的问题更是迎刃而解。三维图形近年来在装配车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图样就有着向三维图形表达的发展趋势。轿车外壳的表达就可采用三维图形。但基于三维图形表达的局限性及所提供的
2、不同信息的要求,二维与三维图形的混用就成为世界图样的流行趋势。二维与三维图形的转换技术也是顺应了图样的发展趋势而成为设计工作者的基本技术之一。,8.1 综述,读图过程是由二维到三维,再由三维返回到二维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重构与表达的综合体现。,8.1 综述,8.2.1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以形体分析为基础。首先对立体进行分析,将之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几何体,即将三维形体看成基本立体的布尔运算结果。其次选择适当的主视图。主视图是各视图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反映立体形状特征的视图;主视图中的虚线尽可能地少;同时还要保证其他视图中的虚线也尽可能地少。最后,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完成
3、三维形体的视图绘制。,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1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例1 轴承座的绘制过程。,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1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例1 轴承座的绘制过程。形体分析 选择主视图选定比例和图幅布置视图逐个画出各几何体的三视图 检查、描深、完成全图,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1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例1 轴承座的绘制过程。,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1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例1 轴承座的绘制过程。,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1 三
4、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例1 轴承座的绘制过程。,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1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例2 切割形体的二维视图的形成过程。,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1 三维形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例2 切割形体的二维视图的形成过程。,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2 三维形体的视图自动生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许多三维造型软件都可以通过创建的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各种视图,包括基本视图、辅助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各种二维投影图。常见的三维造型软件有:UniGraphics、ProE、SolidWorks、Sol
5、idEdge、AutoCAD、3DSMAX等。其中UniGraphics、ProE、SolidWorks、SolidEdge都具有很好的视图自动生成功能,且视图能随着造型立体的变化而更新变化;其投影方法也能在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之间进行选择。,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2 三维形体的视图自动生成 而AutoCAD和3DSMAX虽然也能生成与三维形体密切相关的二维图形,但并不能满足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视图的要求,因此这两个软件进行视图的自动生成的功能不强,生成的视图效果很差。由立体自动生成的二维视图仍然包含所有的三维信息,因此它具有与三维模型相关联且能快速更新的良好特性
6、。,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2 三维形体的视图自动生成 三维造型软件UniGraphics造型的形体,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8.2.2 三维形体的视图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的六个基本视图(包含视图边框),8.2 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视图)的方法,根据物体的视图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读图能力传统的读视图的方法为:形体分析法和面线分析法而物体从二维图到三维立体的常用成型方法为扫描成型(包含拉伸、旋转等)由简单立体构成复合立体的布尔运算方法为:并、交、差运算,8.3 二维图形(视图)到三维图形的成型方法,8.3.1 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形 三维 转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