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复习浅见.ppt
《经济常识复习浅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常识复习浅见.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常识复习浅见,高考文科综合考核目标及要求,全面、熟练、综合、创造性地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以考纲为依据整合考点,夯实知识基础,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按考纲要求和教材内在逻辑结构整合考点,建构微观知识体系。,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反 比,反 比,反 比,正 比,正 比,正 比,无 关,无 关,无 关,不 变,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
2、发展。,纸币量,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消费,生产,需求,供给,价值规律1、涵义;2、基本内容;3、表现形式;4、作用;5、价值规律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6、市场交易原则与价值规律;7、企业产业的发展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8、国家宏观调控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9、世界市场的生产交换要遵循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可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合理配置,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全社
3、会优化资源配置,在企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在行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市场交易原则,要求,内容,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决 定,与之适应,我国生产力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容易混淆的知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资产与国有资产;,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家庭承包经营收入与按土地要素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个体经济,个体劳动成果,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自产自得,私营外
4、资经济,劳动力价格,雇佣劳动所得,满足生活消费,都是劳动所得、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都是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1、必要性;2、涵义;3、目标;4、手段;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重要经济杠杆;5、意义;6、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就。,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是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努力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努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努力扩大消费。努力减少贸易顺差。努力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应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应稳中适度从紧。
5、保持各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其力度。同时,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已十分突出的贸易顺差过大、价格涨幅偏高等问题,适时出台一些新的调控措施(P13,热点2)。,宏观调控重要举措八部门联手全面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央行连续加息,一次扩汇率浮动区间,七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紧缩型货币政策频频亮剑,力度近年罕见;国务院就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将利息税率由20%调减为5%。,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提高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高考命题对企业的考查角度,1996
6、年:调整结构、抓大放小、减员增效;1997年:以市场为导向,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革,壮大资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1999年: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2003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2005年: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6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应采取的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用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职业技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营者素质,有效发挥企业资源效能,面向两个市场组织生产。,实行兼并破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总体效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积极转变经济增长
7、方式,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重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建立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狠抓产品质量和诚信服务,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企业公民”。,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积极转变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大产业知识体系1、含义及分类;2、地位与作用;3、成就与问题;4、发展及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
8、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近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措施先后初推出: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救助法、慈善法被纳入立法规划等。,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原因: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重要性)2、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我们也具有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必要性),二、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三、措施: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拓宽就业空间,注重发展第三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常识 复习 浅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