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应用.ppt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应用.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第二节 经济发展理论的相关应用领域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趋势,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经济发展理论:关于经济发展动力、方式或路径及对策等的一系列知识集成。一、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三、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四、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化,一、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力决定于劳动的分工。在斯密看来,劳动分工本身是市场规模的函数,即劳动分工是生产规模的函数。二是资本积累。斯密认为,要增加国民总产出,就必须增加生产工人的数量;而为了增加生
2、产工人的数量就要进行资本积累。在斯密看来,产品是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增加依赖于劳动量的增加,因此,资本积累就是生产性劳动的雇佣,两者同一。积累的源泉是地租和利润。,(二)大卫李嘉图停滞状态经济增长观,1.李嘉图经济发展悲观论的基本观点:经济经过长期发展后将最终走向停滞状态,不是因为经济增长存在周期性,而是因为从长期看,一个经济的资本积累的增长率将趋于零,从而导致产出、收入、就业、储蓄和投资都趋于零。李嘉图增长停滞理论建立在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的假设之上。资本积累的速度决定投资速度和生产力发展速度,资本积累能够创造财富,是提供经济结构转变所必须的基础设施的惟一手段。因此,如果资本积累
3、增长,就会出现正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如果资本积累下降,就会出现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利润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完全来自于资本家阶级的节约或意愿,储蓄意愿是总利润水平的正函数。,2.启示,第一,技术进步是抵消边际收益递减效应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由此对自然资源形成的种种压力,生产边际收益递减趋势就会出现;但从反面来看,如果没有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函数的移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将在整个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人均收益下降直到停滞的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高人口增长率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人口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将会导致饥荒、疾病、营养不良、生态恶
4、化。经济增长停滞理论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依据。,(三)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理论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反映了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生产方式中的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反映了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决定的,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相继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和组织形式。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它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雇佣劳动、资本追求
5、利润最大化为一切经济行为的驱动力量为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是由于其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社会财富。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内部矛盾,将成为生产力的约束力量,被更高一级的社会生产方式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所代替。,2.评价,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和供给,而且从消费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约束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仅仅从生产和供给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等人的古典理论相比,马克思理论对当代经济发展理论更富于启发性。但是,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降低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润率下降的程度;分配制度改革(最低生
6、活保障金、退休金等保险制度);宏观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运用缓解了资本主义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二、新古典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代表性理论:(一)二元经济理论(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储蓄对增长的贡献(三)汉森经济增长模型:政府支出和政策干预的作用(四)索罗斯旺经济增长模型: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一)二元经济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卡尔多和托达罗等。主要观点:以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观为基础,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隐蔽性失业,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工资差别,经济机制把劳动力从低工资的农业部门推向高工资的非农业部门
7、,结果提高了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增加了非农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出,最终传统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别被消除并达到充分就业。因此,劳动力在工农业两个部门之间的转移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模式。启示:发展非农业部门,吸引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储蓄对增长的贡献,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1939)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1946)建立的经济增长模型是最基本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其政策含义或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当前投资消费必须超过前期投资消费,或者说前期储蓄必须在本期全部转化为投资,才能使得前期增加的收入得到全部实现。投资通过乘数作用引起收入增长和生产能力增长,后者又带动新的投资增
8、量,如此循环不已,因此,经济是在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中增长的。,第二,由于投资者预期的资本收益递减和“灵活偏好”规律的存在,自由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将导致投资需求不足,经济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或者是通货膨胀,或者是失业,只有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才能避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过于动荡。第三,技术进步具有哈罗德中性,资本产出比是不变的,储蓄率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变量,因此,一个经济增长的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的储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储蓄水平来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第四,通过选择资本产出比比较低或资本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减轻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的压力,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三)汉森经济增长模型:
9、政府支出和政策干预的作用,1938年,美国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汉森发表了著名论文复苏还是停滞,提出成熟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停滞理论。基本观点:为了实现国民收入(GDP实际产出水平)和国民产出(潜在GDP产出水平)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关键在于使新增投资消费达到足够的水平,防止储蓄大于投资。汉森积极主张,为促进投资消费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必须实行持续和稳定的政府干预政策。,(四)索罗斯旺经济增长模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索罗发表了题为“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理论”的论文,并成为经济增长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所建立的索罗模型成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最重要代表,其杰
10、出贡献使他成为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本观点或启示:第一,经济增长是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使用量的函数。第二,政策最有可能影响的参数是储蓄率。强调储蓄水平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增长能力依赖于储蓄能力。第三,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四,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三、新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1961年发表了著名论文“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此后,许多经济学家明塞尔(实际上最早)、贝克尔、罗墨和卢卡斯等分别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卢卡斯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因在于人力资本
11、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于学习的效率。经济增长不再是人力资本自然再生产力(人口增长率)的推动或是技术参数所蕴含的制度环境变化的模型外的推动,而是人力资本自身积累的推动,内生变量意义上的增长模型在数学形式上完成了。该思想直接启发了格罗斯曼和其他经济学家对“研究和发展”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教育和科研对经济带来一个正加的内部性理解,彻底克服了新古典主义生产技术对经济发展过程缺乏说明的缺陷。,四、产业发展理论,(一)区域产业分工理论(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三)产业结构转换理论(四)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五)连锁效应或产业关联理论(六)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一)区域产业分工理论,绝对成本理
12、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源自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产业结构转换理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产业结构类型划分: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结构、主辅产业结构。配第-克拉卡定律、库兹涅茨;要素禀赋及其积累变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四)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变迁推动产业演化,(五)连锁效应或产业关联理论,首先选择关联效应强的产业(或主导产业)进行投资,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l)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
13、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人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六)基于企业发展的产业竞争作用力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波特的五种产业作用力:(1)进入威胁;(2)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求、转化成本、获得分销渠道;(3)预期的报复;进入遏制价格;(4)现有竞争对手间激烈的竞争程度。,第二节 经济发展理论的相关应用领域,(中、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应用领域: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一、经济发展理论与国民经济发展二、经
14、济发展理论与产业发展三、经济发展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一、经济发展理论与国民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理论最初源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实践2.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3.经济发展理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指导作用4.相关理论举例,1.经济发展理论源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实践,(1)财富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财富的积累有赖于经济的发展。(2)经济发展有其固有规律(3)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素材,2.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1)是对过去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结(2)经济发展理论的应用和创新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3)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可以检验经济发展理论,
15、3.经济发展理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指导作用,(1)有助于建立适合国情的国民经济体制和发展道路(2)采纳科学的经济管理政策(3)制定科学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4.相关理论举例,(1)二元经济理论(2)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2)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建立在土地收益递减现象基础上。如果资源与技术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发生足以抵消收益递减趋势的效应,人口增长将超过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增长。2.现代经济学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经济的人口增长是否适当,要以技术进步和资源开发水平或以经济增长速度为参照;同时,要注重人力资本投
16、资。3.启示:要统筹人口发展,(3)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理论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被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于经济计划中,但它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 辛格。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而后再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赫希曼认为,审慎地使经济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好途径。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经济增长是一种传递的过程,即从经济主导部门向次要部门传递,从一个产业向另一个产业传递,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传递。他
17、把发展看成是一个“非均衡链”,这种非均衡必须坚持而不是消除,非均衡的盈亏则是竞争经济的征兆。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二、经济发展理论与产业发展,1.产业(部门)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律及其结构形态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2.产业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1)要素配置视角(2)产业(产品)生命周期3.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4.相关理论举例,4.相关理论举例,(1)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二、三产业结构依次呈现出产值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发展 相关 理论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