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旦周三多版.ppt
《管理学复旦周三多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复旦周三多版.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管理学(第5版),2,第二篇 决策与计划,一、决策二、决策的方法三、计 划四、计划的实施,3,一、决 策,决策贯彻于管理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1、决策决策: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决策过程 诊断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方案。比较和选择方案。执行方案。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4,一、决 策,决策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组织自身的因素: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决策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紧迫性、问题的重要性、时间敏感型决策、知识敏感型决策。决策的主体因素: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决策群体的关系
2、融洽程度。决策的依据:正确、适量的信息。信息太多造成决策的不经济性、太少造成不正确性。,5,一、决 策,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最优原则必须具备:决策者对相关的一切信息能全部掌握;决策者对未来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准确预测;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后果完全知晓;决策不受时间和其他资源的约束。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6,一、决 策,2、有限理性及其超越“蚂蚁”轨迹的比喻。有限理性: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是环境与未来是复杂的;二是人不可能无所不知。个人或企业的决策都是在有限度的理性条件下进行的。信息的不完全性;预测的困难性;穷尽可行性
3、的困难性。,7,一、决 策,以有限理性的管理人代替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以稻草堆中寻针为例:经济人企求找到最锋利的针,即寻求最优;管理人找到足可以缝衣服的针就满足了,即寻求满意。有限理性的超越。决策权力下放;组织民主决策。,8,一、决 策,3、从策到决-从知识到胆识!决策,首先是策,且策要正确、准确、科学。决策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策的质量。有了高质量的策之后,决策的质量就取决于决的质量了。有策并不一定就有决。策,无非是一个“知道”的概念,知道不等于得到。决,就是下决心,要决的是心,而不仅仅是外在的策。从策到决并不是连续的,恰恰相反,是中断的、断裂的、跳跃的、升华的。策是第一步,决才是第二步。知是知,
4、做是做。这是决与策在阶段上的转换。,9,一、决 策,鲁莽(策)是一个极端,胆怯(决)是另一个极端,二者都没有果断及时的决。任何决策都与风险平行!决策需要知识,更需要胆识!科学只能解决一半的问题,另一半的问题,要靠胆识来解决。有50的把握就上马,获得的是巨大利润;有80的把握上马,获得的是平均利润;有100的把握上马,一上马就死。-张瑞敏,10,二、决策的方法,1、决策方法的五个要素(德鲁克)明确问题的实质-是“常态”吗?必须决策才能解决吗?找出解决问题的规范-找准“边界条件”。决策的目标是什么,以什么为起点,最低限度应达到什么目的,应满足什么条件,这就是所谓的“边界条件”。“边界条件”的寻找,
5、并不是以“事实”为凭,而有赖于我们对事实的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必要的妥协,适时及让步,使决策能被接受。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该方案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及时反馈-验证决策的有效性和适用性。,11,二、决策的方法,2、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集合8-12人,用1-2小时时间,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确定议题: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会前准备: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使与会者一定要有所了解,会场以圆环形为佳;确定人选:一般以8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明确分工:要推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规定纪律:自由畅谈、延迟评判、禁止批评、追求数量,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不必做过多的解释;掌握
6、时间:会议时间由主持人掌握,不宜在会前定死。,12,二、决策的方法,德尔菲法: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组织预测的小组对每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后作出参考再发给各专家,供专家分析判断以提出新的论证。几轮反复后,专家意见渐趋一致最后供决策者进行决策。3、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3,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问题产品,明星产品,瘦狗产品,金牛产品,BCG矩阵:确定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相对于其他经营单位,在市场细分中的地位。,放弃,转变,转变,资金流向,理想的产品发展关系,淘汰 收回残值,二、决策的方法,14,SWOT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弱点因素W、机会因素O、
7、威胁因素T,通过调查罗列出来,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内部优势(),内部弱点(W),外部机会(O),外部威胁(T),SWOT矩阵,最大与最大 对策,最大与最小对策,最小与最大对策,最小与最小对策,二、决策的方法,15,二、决策的方法,4、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16,六顶思考帽,17,三、计 划,未来就在现在发生,未来永远从今天开始。计划你的工作,工作你的计划。1、计划的概念计划:把决策付诸实施而预先进行的
8、行动安排。计划的内容: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Where-何地做?地点;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18,三、计 划,计划与决策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相互渗透,有时甚至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19,三、计 划,计划的要求:明确的目的性;明确的指导性,目标、任务、政策、重点、责任明确;反映人的预见性;计划成本令人满意。计划的作用:为组织活动的
9、分工提供依据;为组织活动的资源筹措提供依据;为组织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20,三、计 划,2、计划工作原理限定因素原理 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限定因素原理其含义是主管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全力找出影响计划目标实现的主要限定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得力措施。许诺原理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21,三、计 划,灵活性原理 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说明制订计划要留有余地。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制定后,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检查和修订。说明执行计划要有
10、应变能力。,22,三、计 划,3、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可行方案;拟订派生计划;编制预算。,23,四、计划的实施,1、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就是把整个计划分成若干执行期,近期计划内容制定的详细具体,远期计划就是把整个计划分成若干执行期,近期计划内容制定的详细具体,远期计划内容制定的粗略笼统,然后根据近期计划执行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并向前推进一个新的执行期。计划更加切合实际;使长中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各阶段相互衔接;滚动计划方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24,四、计划的实施,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
11、jectives.MBO)“目标管理”:先由企业制定出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期望达到的总目标,然后由各部门和全体职工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制定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德鲁克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目标管理”的核心是:让员工自己当老板,自己管理自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25,四、计划的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单位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建立分权组织体制,上级根据分解目标的内容在一定范围内给下级最大限度的权力,使下级充分运用权力谋求目标的完成;制订实现目标
12、的具体计划、方法和评价标准;对目标实现情况实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并据此实行奖惩;在目标完成后,再制订新的目标体系,形成新的目标管理过程,开始新的循环。,26,四、计划的实施,3、为生活、工作、人生设定目标马与驴的故事 马赴印度取经已回来,驴子在屋里被蒙住眼晴推磨!两者走的里程都差不多!动作并不代表前进,犹如小孩子在房间里玩木马,虽然动作很多,但仍然停留在原地。为生活、工作、人生设定目标。人类因为梦想才伟大!生命的悲剧不在于目标没有达成,而在于没有目标可达成。没有目标痛苦人生;低 目 标平凡人生;高 目 标成功人生;明确高目标卓越人生。,27,第三篇 组 织,一、组织设计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三、
13、组织的协调与整合四、组织文化,28,一、组织设计,1、组织的概念、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组织的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组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协作。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 管理幅度:有限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29,一、组织设计,管理层级:从最高主管到具体工作人员之间的层级。影响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因素:工作能力;工作内容与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成反比。,30,1,4,16,64,256,1024,4096,1,8,64,512,4096,扁平式,幅度4,层级6,幅度8,层级4
14、,锥型式,一、组织设计,31,一、组织设计,2、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与原则组织设计:对组织架构与活动进行创构、变革与再设计。组织设计的任务 组织架构:组织内部各构成部份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部门划分;职务设计与分析、岗位描述;组织设计的依据 组织的战略;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组织运用的技术;依据组织所处的规模与发展阶段;,32,一、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原则 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命令统一的原则;分工协调、层幅和谐的原则;稳定性与创新性相和谐的原则;集权与分权和谐的原则。,33,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1、直线制:从最高层领导到基层一线人员,通过一条纵向的直接的指挥
15、链连接起来,上下级之间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车间主任,班 组 长,经 理,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班 组 长,班 组 长,34,2、职能制: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工 人,总 经 理,车间主任、专业科等业务机构,职能机构,职能机构,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35,3、直线职能制:把直线制和职能制结合形成的,它是对职能制的一种改进,即在保持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总 经 理,科 室,科 室,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职 能 组,职 能 组,班 组 长,班 组 长,班 组 长,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36,4、事业部制:“集
16、中政策,分散经营”,即在集中领导下进行分权管理。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和地区不同,建立不同的经营事业部;该项产品或地区的全部业务,从产品设计直到产品销售,全部由事业部负责。高层管理者只保留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及监督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合大型的或跨国的企业公司。,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37,总裁(CEO),事业部A,职能部门,车 间 B,职能部门,事业部B,事业部C,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车 间 C,车 间 A,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38,案例:海尔集团组织架构,39,5、矩阵制: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职能领导
17、系统,另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项目系统。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为完成某一项目,由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项目部;项目完成后,各类人员另派用场,此项目部即不复存在。适合以完成工程项目为主的企业。,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0,科 室 A,科 室 C,科 室 B,X 项 目,总经理,Z 项 目,Y 项 目,科 室 D,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1,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有正确的目标、任务、结构、职能以及由此决定的成员间的责权关系,对个人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维系正式组织的,主要是理性的原则。非正式组织则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维系非正式
18、组织的,主要是接受与欢迎或孤立与排斥等感情上的因素。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也往往是重视的。,三、组织的协调与整合,42,会自觉或自发地帮助正式组织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目标如与正式组织冲突,可能对正式组织产生不利影响;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其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利用非正式组织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通过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三、组织的协调与整合,43,2、直线与参谋直线、参谋及其相互关系。直线关系是一种指挥
19、和命令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和行动的权力;参谋关系则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直线机构是指那些对组织目标实现负有直线责任的部门。如生产或销售产品与劳动的部门称为直线机构;参谋机构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协助直线人员有效工作而设置的部门。如技术、人事、会计等部门。,三、组织的协调与整合,44,直线与参谋的协调。明确直线与参谋的职权关系;授予参谋必要的职能权力;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3、委员会:委员会是一种集体领导形式。运用委员会的理由: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协调各种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代表各方利益,诱导成员的贡献;组织委员会参与管理,调动执
20、行者的积极性。,三、组织的协调与整合,45,1、组织文化概述孙子说“兵者五事:道天地将法”,其中的“道”即是一种文化。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是组织在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导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体系,它是告诉组织成员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一套价值标准。用以规范组织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的规则体系。简单表达出来就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组织文化是组织的心理契约。,四、组织文化,46,观念层-意识层 理念、精神、追求,(打倒土豪分田地),制度层-保障层 行为、规范、标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物质层-表象层 环境、服饰、产品,(小米加步枪),组织的脸(视觉识别),组织的手(活动识别),组织
21、的心(理念识别),物质层,制度层,观念层,组织文化的内涵,四、组织文化,47,2、组织制度组织制度:是组织为实现自己最高效率目标而制定的运行规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激励制度与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具生产关系的特点。管理制度:具生产力的特点。激励制度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使激励制度科学化、高效率;没有合理的激励制度,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无法实施;仅有好的激励制度,管理制度不科学,也无法成功。比赛爬山的故事。激励制度是油门,管理制度是刹车。,四、组织文化,48,3、组织制度与组织文化的关系组织制度是组织文化的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任何组织制度(硬契约)都是不完备的,需要组织文化(软契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复旦 周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