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2章历史.pptx
《管理学原理第2章历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第2章历史.pptx(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小故事,麦当劳快外店创始人克罗克,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所有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的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立即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但后来不久大家就体会到了他的一番“苦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第2章 管理
2、思想的发展,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第1章 管理概述第2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2.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2.2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2.2.1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2.2.2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2.2.3 古典管理理论第3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第4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宝库,这一文化影响着东方,以至于全世界。中国的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中心,以墨、农、名、兵、纵横、阴阳等为复线,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体系和最外层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其中,除了释(佛教)源于印度,其他都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
3、,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续),中国文化剖析图,法家,阴阳,纵横,兵家,墨家,农家,名家,儒,道 释,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续)中国(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以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为副线的发展历程。1、儒家的管理思想及发展2、道家的管理思想及发展,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续)儒家管理思想儒家理论由孔子开创,后经孟子和荀子进一步补充,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的“性善论”,恶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荀子的“性恶论”,国家要以“礼”来对人引导、教化和管理;“为政以德”“仁”,“三纲五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仁”
4、、“义”、“礼”、“智”、“信”,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忽略了生产和效率,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续)道家管理思想道家理论由老子开创,道家学说的整体内容,是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来管理。“利他”-“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流,管理要互惠互利才能长久;“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世无争的思想;“顺其自然”-“道法自然”,管理要遵循客观的规律;“无为而治”,一切社会的管理行为都是按照统治者或管理者的意志而施行的,尽管在一定阶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长期下去,则对自然的秩序是一种破坏.忽略了生产
5、和效率,不太适用当代激烈的竞争环境,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墨家思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节葬 农家思想“农本商末”“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纵横家思想纵横,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前者主要以连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联合团结,是为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主要以破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是为阴谋多而阳谋少。阴阳家思想“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先贤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经营方面 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6、;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要顺利发展,就必须获得足够的利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人方面 禅让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专业化分工方面 墨子提出“各从事其所能”“譬如筑墙,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2.1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巴比伦国-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涉及人的行为、惩罚、工资及贸易管理等方面;马基雅维利管理四原则:群众认可、凝聚力、讲究领导方法、生存意志;古罗马帝国利用天主教会的教会组织进行管理,圣经十诫这一时期的思想受人类历史发展程度和社会实践深入程度
7、的限制,零散、显得肤浅、简单,并且在这种尚未工业化的环境中,完全没有创立正式管理思想体系的需要。,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2.2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随着手工作坊向机器工业过程的进行,出现了许多近代管理学先驱: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查尔斯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亨利普尔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亚当斯密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分工可以提供劳动者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例:亚当斯密时代,欧洲一欧洲一制针厂做劳动分工实验。10个工人,每人做全部工序,平均每天完成200根;采用
8、分工协作方式,则平均每天完成48000根提高工效240倍。技巧与日俱增;免除换工时间;劳动机器的发明。()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是私人利益(最大化),借此进行管理来增加国民财富。,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巴贝奇与论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巴贝奇,英国数学家、发明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其贡献:(1)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观点。专业化的贡献是:缩短学习某项工作的时间;减少学习期间材料的浪费;节省改换工作的时间;有利于改进工具;人力与任务匹配。(2)提出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可能找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3)强调重视人的因素 认为工人的收入应该有三部分组成:固定工资利润奖励;主张实行分红制度,使提供了效
9、率的工人分享到工厂的一份利润;奖励那些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已取得成效的建议提出者。,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事管理的创始人。()认为要缩短工人工作时间,工厂应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认为重视人和尊重人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利润,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亨利普尔的管理思想普尔,科学管理理论的先驱者。(1)提出了职业经理阶层观念的雏形;(2)追求系统化的管理 从上(高层)至下(员工)的组织分工、规范的信息沟通方法、标准化的信息和资料汇编(3)关注企业中人的因素,通过有效领导来消除组织的刻板性 通过向组织灌输团结精神而克服单调无味和照章办事的情绪,返回
10、,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2.3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19末-20世纪初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2)当时流行的唯理主义哲学(理性分析)、实利主义(人的经济利益动机)和新教伦理(鼓励谋求物质财富)给古典管理理论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3)传统管理不利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榨取,主观上促进了古典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返回,古典组织学派的管理理论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韦伯与官僚集权制,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1)经过管理思想萌芽阶段,系统性的管理理论开始出现(2)经济的增长及社会化分工的进一
11、步深化,返回,企业的管理职能逐渐与资本所有权相分离,管理职能则由资本家委托给以经理为首的由各方面管理人员所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承担,管理阶层因此而产生,同时管理工作也成了人们专门研究的一门学问,并产生了称为“科学管理”的理论。,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几个经典试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泰罗生平,在米德维尔钢铁厂的实践中,他感到当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方法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而工人则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并存在“磨洋工”现象。这都大大影响了
1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改进管理,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了著名的各种“金属切削试验”。后来,他又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工作的“最佳方式”,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发表。,返回,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后他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由于工作努力,很快被提升为小组长、工长、制图主任和总工程师。,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搬运生铁块试验,1898年,泰
13、罗受雇于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参加人员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在科学地试验了不同的程序、技术和工具的组合,辅以更高的刺激性工资水平之后,泰罗成功地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其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工人每人每天的搬运量从12.5吨提高到47.4吨。,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铁锹试验,铁锹试验首先是系统地研究铲上的负载应为多大问题;其次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问题,与此同时还研究了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
14、果使得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0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金属切削试验,1881年,泰罗在钢铁厂开始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此试验延续了26年之久,进行的各项试验达3万次以上,耗用了80万吨的钢铁,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试验结果发现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机工产量的高速工具钢,并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标准等资料。,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 雇主和工人之间之所以发生矛盾,出现“磨洋工”,是由于两方面都没有明确日工作量的标准
15、,因此,需要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人在工作中的操作动作进行科学的计算,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日工作量对一流工人用铲的动作进行了研究,去掉不合理的动作,并以此对工人进行操作训练;对劳动和休息时间进行了调整,确定劳动多长时间休息一次,一次休息多长时间;建立标准操作方法和时间档案,指导新的工作,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2、标准化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及作业环境泰罗认为,工人应该在标准化的环境中,用标准化的工具,进行标准化的操作。通过实验他认为,铲不同的东西应该用不同规格的铁铲,铁铲过大过小都不出效率,要选最优标准。他实验结果是以每铲装的重量为21磅最好。铲重的东西用小铲,铲轻的东西
16、用大铲,每铲重量都是21磅。(8-10种规格),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3、差别计件工资制泰罗认为为了调动工人积极性,应当采取刺激工资制度 E=NR1(适用于未完成任务者)E=NR2(适用于完成定额任务者)E=NR3(适用于超额完成任务者)式中,E为工人获得的工资;N为完成的产品数量;R1为较低的工资率;R2为标准的工资率,按照第一流工人的效率为基准;R3为较高的工资率,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4、管理与劳动分离 泰勒认为,应当按科学的方法使管理者与操作者在职能上分开,管理者应当专门进行定额、计划、控制等管理工作,工人则应当严格按照要求去操作。同时,管理者也应当
17、进一步分工,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项或两项管理职能。,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5、实行管理的例外管理泰勒认为,高层管理者应集中精力考虑那些重大的经营决策的问题,而重复出现的“例行问题”要尽可能制度化、标准化,并交给下级管理人员处理。,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6、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泰罗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工人;根据工作的需要挑选和培训工人;挑选工人要有科学的方法,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使之成长。,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将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劳资双方利益得到保障,解决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对工人来说,假定人是“经济人”;如何
18、使单个人发挥最大效率。,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经济人”假设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愿受别人指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的方法;4、多数人干工作是为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才有鼓励作用。,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效率至上。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在工作中,要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的环境也是标准化的,不用考虑人的特点,即将人训练成为一种肉体机器;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保证工作按照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
19、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评价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提高了生产率,推动了生产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把人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是会说话的机器,使工人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工人处于被动的地位,如,工资提高61%,工作量提高362%,这无益于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泰罗的追随者亨利甘特(Henry Gantt)1.提出实行“工作任务和奖金”的工
20、资制度;2.提出用图表来帮助管理;3.对工人应是指导而非驱使;4.企业重点是服务而非追求利润。,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泰罗的追随者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reth)莉莲吉尔布雷斯(Lilian Gilbreth)现场制度、动作研究科学管理入门应用动作研究等 1.进行动作研究 a.用高速摄影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b.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规范为17个基本动作)c.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结果:提高效率2倍以上,原18个砌砖动作缩减为5个,砌砖速度从120块/小时提升到350块/小时。,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2.进行疲劳研究 将工作和休息的时间进行详细的分配,减轻工人疲劳程度;
21、3.强调进行制度管理 人人都必须强制遵守公司的现行制度 4.探讨了工作、工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与人相关:骨骼、肌肉、满足程度、信仰、赚钱能力、经验、疲劳、习惯、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营养状况、提个大小、技术水平、脾气、训练程度 与环境相关:器械、衣服、颜色、文娱、供热、照明、材料质量、奖罚、所移动物件的大小、轻重、工具、工会规则 5.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返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6种职能: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
22、负债表、成本、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指出,前5种活动都不负责制定企业的总经营计划,不负责建立社会组织,协调和调和各方面的力量和行动,而这些至为重要的职能应属于管理。企业不论大小,都存在这6种主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动。,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法约尔十四条履行管理职能的原则,劳动分工权责对等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劳动分工原则,法约尔认为,通过劳动分工,可以提高人们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劳动分工不只适用于技术工作,而且也适用于管理工作;劳动分工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超
23、过这个限度。,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责权对等原则,权力是特定主体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会或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责任则是指随着权力而来的奖罚。一般来说,权力和责任是同时存在的。法约尔认为,为贯彻责权对等原则,应建立有效的奖励和惩罚制度。,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纪律原则,法约尔认为,纪律包括两个方面,即企业与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上对员工行事规范的主动约定)和人们对这个协定的态度及其对这个约定遵守的情况。,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指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如果两个领导人同时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行驶他们的权力,就会出现混乱。
24、,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统一领导原则,统一领导原则是指:“对于力求达到同一目的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人和一项计划”。统一领导原则指组织结构设置的问题;统一指挥原则指组织管理运行的问题。,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组织整体利益高于部门利益和高于个人利益。成功的办法是:领导人的坚定性和好的榜样;尽可能签订公平合理的协定;认真的监督。,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报酬原则,报酬是员工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人员的报酬首先要考虑的是维持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和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然后再考虑根据工人的劳动贡献来决定采用恰当的报酬方式。报酬原则要做到:它能保证报酬公平;它能奖励有益的努力和激发热情;它
25、不应超过合理限度过多的范围。,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集权原则,组织决策的下达需要从组织最高层级来下达,这也就意味着组织应采取集权的原则,但在集权上可以考虑采纳部下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体现集体的智慧、经验和才能,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部下的积极性。,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等级链原则,等级链指从最高权力机构直到底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组织应建立不中断的等级链,一是表明组织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权力关系;二是表明组织中信息传递的路线。,第一篇 管理学导论,秩序原则,秩序原则包括物品的秩序原则和人的社会秩序原则。物品秩序原则:使每件物品都在它应该放的位置上;社会秩序原则:“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第一篇 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原理 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