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第三章变动成本计算.ppt
《管理会计学第三章变动成本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学第三章变动成本计算.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变动成本计算,本章教学体系,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详解教学重点及难点总结案例讨论与作业巩固,2,3,4,1,学习目标,理解,掌握,变动成本计算的特点及其理论依据,变动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的比较两种方法的评价与配合使用,教学内容详解,第一节 变动成本计算的特点及其理论依据第二节 变动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的比较第三节 两种方法的评价与配合使用,第一节 变动成本计算的特点及理论依据,一、成本计算的涵义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特点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特点四、两种方法的理论依据,一、成本计算的涵义,狭义的成本计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即归集和分配实际成本费用的过程。广义的成本计算是指现代意义上的
2、成本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成本核算子系统、成本计划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和成本考核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的。管理会计学中使用的是广义成本计算概念。,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特点,1.将成本划分为生产和非生产成本,不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2.已销产品和期末产成品存货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结构图,全部成本,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特点,1.将成本划分为固定和变动成本。2.已销产品和期末产成品存货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成本结构图,全部成本,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固
3、定性管理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财务费用,变动性财务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四、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将其看作是一种在将来可以换取收益的资产;变动成本法将其看作是为取得收益已然丧失的资产。,1.成本计算应当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会计分期既然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分割,这种分割取决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固定性制造费用转销的时间并不重要,应该是一种在将来可以换取受益的资产。,(一)完全成本计算的理论依据,2.成本计算应当体现补偿的一致性 只要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
4、得到补偿,固定性制造费用也不例外。,变动成本计算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且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并且在本期发生后下期不再重复发生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变动性制造费用符合产品成本的定义。,(二)变动成本计算的理论依据,而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保证生产能力并使它处于准备状态而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的发生与产品的实际产量并无直接的关系,不会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却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在一定的期间发生并发挥相应的作用,且随着期间的推移而消失。因此,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应该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该
5、在发生的当期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表(作为本期贡献毛益总额的减除项目)。,另外,不同的制造成本在成本补偿方式上存在差异性。产品成本应在其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只与企业的经营有关,与经营的状况无关,应在其发生的同期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这与特定产品的销售行为无关。,总之,采用变动成本计算的产品成本,虽然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但是它却能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资料。,变动成本法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由美籍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哈瑞斯在1936年提出的。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引起普遍重视。是经营预测、短期决策、成本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
6、成本法的比较,一、应用前提不同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三、存货的计价不同四、分期损益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不同,应用前提不同,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 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类,区别一:,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变动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存货的计价不同,区别二:,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例3.1】假定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有关资料为:全年生产3000件,单
7、位直接材料为8元,单位直接人工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3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2000元。,分期损益的计算不同,损益计算的相关概念两种方法下损益计算的程序两种方法下损益计算不同的分析,区别三:,(一)损益计算的相关概念,边际贡献也叫贡献毛益、创利额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例】ABC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销售量1000件,产品售价为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元,则:单位贡献毛益=20-12=8元贡献毛益总额=100020-100012=8000元 或者=10008=8000元,(二)两种方法下
8、损益计算程序,通过比较,其他项目的扣除数完全相同,只有固定性制造费用扣除数不同。两种计算方法扣除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实际上也就形成了损益计算上的差异。,(三)两种方法下损益计算不同的分析,企业既没有期初存货,也没有期末存货时,两种方法计算的损益完全相同。当企业产销不平衡时,两种方法下计算的损益可能会不同。,(一)在没有期初存货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单一会计期间分期损益的影响,例:以例1中的生产成本资料为基础,假设该企业全年生产产品3000件,销售2000件,没有期初存货。每件产品的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为2元,全年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为5000元。每件产品的销售单价为30元。变动性生产成本16元,固定
9、制造费用12000元。,表3-2 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 单位:元,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33 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 单位:元,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结 论:,变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12000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完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在当期销售的存货和期末存货中进行了分配,计入当期损益的只有8000元,而4000元则被期末存货“吸收”了。,结 论:,如果生产量与销量不相等(即生产量大于销量),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差额便是两种计算方法扣除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额;如果生产量与销量相等,则两种计算方法下的利润相等。,(二)在连续各期生产量不变而销
10、售量逐年变动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分期损益的影响,例: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最近连续3年的生产量均为5000件,销售量每年则分别为5000件、4000件和6000件。产品的单位售价为15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性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8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5000元(基于每年正常生产能力5000件,每件产品应分摊3元)。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发生额均为10000元,假定全部是固定性费用。,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结 论:,在生产量等于销售量的情况下,两种成本计算法下所计算的税前利润相等。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相同,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两种方法下计入损益
11、的收入、成本、费用完全一致,故税前利润也相等。,结 论:,在生产量大于销售量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采用完全成本法时,当年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已销产品和期末未销产品之间进行了分摊,期末存货吸收了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故使得当年销售的产品少负担了一部分成本。,结 论:,在生产量小于销售量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采用完全成本法时,期初存货中包含了上期转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使计入当期已售产品的成本比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多,所以税前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的少。,(三)在连续各期销售量不变而生产量逐年变动的情况下,两种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会计学 第三 变动 成本计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