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前后章节的联系:第三章:独立的一个生产过程m的生产 第四章:再生产角度讲m的生产 第五章:m的流通,单个资本的生产和流通,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理解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实现的条件;掌握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Contents,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经济增长及其模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投入与产出,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一、社会总资本(一)含义:个别资本: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
2、社会资本: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甲:GW PWG 乙:机器,丙:燃料,丁:原料,戊:建筑商 工人:工资,资本家:m A:食品,B:纺织品,C:鞋子,D:服装,E:日化,Pm,A,社会总资本,(二)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的关系,1.含义: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构成:实物构成=消费资料+生产资料 价值构成w=c+v+m3.why?社会总产品中既包括了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了用于
3、个人生活的消费资料。因此,只有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才能体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和内容。4.考察的直接对象:商品资本的循环,(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A GW PW W G Pm g-w,商品资本循环公式是:,生产消费资本流通,个人生活消费一般商品流通,商品资本的运动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本质和特点,(一)核心问题是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补偿,二、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二)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双重补偿或价值补偿、实物替换),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
4、还要取得剩余价值。W G,即该卖的能够卖出去。,实物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GW(Pm,A),即该买的能够买进来。,首先,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只有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都得到补偿,同时获得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才能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社会再生产才能重新进行。其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要正常进行,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保证上一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和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发生中断或者萎缩。,(三)为什么
5、?,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更替和补偿过程,同时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并以此为前提,因此,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即实现问题,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核心问题就是要说明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否从社会总产品中得到补偿,这种补偿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顺利实现这样补偿,其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更是这个核心问题的核心。所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也叫实现论。,1.社会总产品的构成理论,(四)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原理,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使用价值的构成),生产资料:用于补偿生产中已经消耗的Pm;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Pm,生活资料:
6、用于满足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生活需要。,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W=c+v+m,是物化劳动转移的旧价值,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Pm价值,是工人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v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可变资本价值;m用于资本家的消费或积累,和实物构成相适应,整个社会分成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3.两个划分的意义:,正是实物构成及其两大部类的划分,才指明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途径:两大部类之间以及各部类内部的交换;正是价值构成才有可能依据它们各自的性质和用途去发现它们实现的途径和补偿的来源。,两个划分还指明了社会总产品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的相互联系及其制约关系,是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
7、运动的理论前提,2.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理论,1.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马克思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的第部类(以重工业为主)和消费资料生产的第部类(以轻工业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通常也被称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三、两大部类与产业结构的划分,(1)理论的提出: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阿伦G.费希尔和柯林克拉克(2)划分的依据:以西方的社会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将社会上的所有部门按照经济互动的先后顺序或层次分为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狩猎业和采矿业等;第二次产业则是加
8、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次产业则是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业等。(3)划分的意义:三次产业的划分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重视发展那些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有着积极作用。,2.西方的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论,2.其他划分理论,按市场机制的作用,非竞争性行业,竞争性行业,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业:国防、法制、减灾,提供准公共物品的行业,基础产业能源工业:煤炭、石油、电力原材料工业: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
9、、水利设施、邮政等,按产业成长阶段及竞争力,幼稚产业:发展时间不长,还没有成熟,需要政府扶植的产业,传统产业:曾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但逐步弱化或需要用新技术改造,或者被新型产业所部分取代的产业。,支柱产业:支撑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规模和增长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的产业。,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一)必要的假设:社会上只存在投资者和工人不变资本价值的周转时间是一年市场供求平衡全部产品的价值在一国内得到补偿和实现剩余价值率为100%,(二)地位和意义为分析扩大再生产鉴定基础,从实际再生产运动方面说,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基础
10、和出发点,也是扩大再生产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从理论方面说,简单再生产包含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最困难、最核心的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只要把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极其相互交错关系考察清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方法上看,这种分析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认识问题的规律。,(三)典型例证及实现过程,1.公式:,4000C+1000V+1000m=6000,2000C+500 V+500m=3000,9000,2.三大交换关系,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4000c,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500v+500m),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可能性,两大部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资本 再生产 流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