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明之六:开蒙养正培根固本.ppt
《礼仪文明之六:开蒙养正培根固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文明之六:开蒙养正培根固本.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七,童蒙养正 培根固本 弟子规讲论,一、弟子规,中国历来重视童蒙教育,幼儿教育的教材非常丰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龙文鞭影等。康熙时代,又有李渔笠翁对韵、车万育声律启蒙,使孩子懂音韵,有写诗作联的能力。关于行为教育的教材,有颜氏家训小学等,但内容不系统,流传广。,李毓秀生平,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人,康熙年间的秀才,此后一直在乡间当塾师。他在长期的童蒙教育中体会到,教孩子行为端正,要比教孩子学知识更重要。他以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语作为核心,编写了训蒙文。,训蒙文简介,训蒙文仿照三字经的体例,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琅琅上
2、口,变成一篇文字浅近,内容丰富,便于记诵的韵文,总共360句,1080字,但包含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读书等方面应恪守的规范,涉及到了儿童行为教育的主要方面。,童蒙必读弟子规,训蒙文编成后,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后来,经清儒贾有仁改编,更名为弟子规。清代许多地方政府都曾饬令所属州县,将弟子规列为私塾或义学的童蒙必读书籍,其影响几乎超过三字经。李毓秀逝世后,牌位被供奉于绛州先贤祠,受到后人享祀,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有本末、力行为先,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前四者属于做人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
3、义。然后是约束身心,谨言慎行,为人诚信。再进一步,要博爱大众,亲近仁者。以上属于“本”,必须力行。若还有余力闲暇,就去学习“文”,即礼乐诗书,属于“末”。,入则孝,出则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入则孝,出则弟,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入则孝,出则弟,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入则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仪 文明 开蒙 培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