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导论.ppt
《知识产权制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导论.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产权制度导论,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张 平2010-9-10,二、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四、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体系,五、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六、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其它国际组织,一、知识产权若干基本问题讨论,知识产权制度导论,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权货源标记,商号,一、知识产权若干基本问题,有形财产权,工业产权,作者权邻接权,著作权,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财产权,财产权,1、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民事权利的分类:1)物权2)人身权3)债权4)知识产权,政策的维度,法律的维度,知识产权在形式上表现为知识产品权利人的私权,知
2、识产权制度与国家发展、产业利益密切相关,具有维护公共利益和市场竞争秩序的政策维度,2、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或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IPR)台湾称智慧财产权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现代)是一种特权(起源)目前尚无公认的概括式的定义,主要观点是:1)基于智力活动产生的权利专利权、著作权2)基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权利商标权、商号权、产地名称、反不正当 竞争权等,3、知识产权的范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定义的范围:第二条定义“知识产权”包括: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
3、关于人们努力在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关于工业品式样的权利;关于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的权利;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一切其他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3、知识产权的范围,WIPO,TRIPS,(1)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有关的权利;(3)与人类创造活动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有关的权利;(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6)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8)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艺
4、术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拓扑图)(7)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3、知识产权的范围,4、知识产权的特性,1)专有性(垄断性)2)时间性3)地域性(非物质性、公开性),二、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国外立法 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确定了专利保护的三个基本原则:-保护发明创造的原则-专利独占原则-侵权处罚原则 1624年:英国的垄断法(专卖条例)全面的规定了专利保护主体、客体取得 的条件,保护期限,宣告专利无效的条 件,确立了现代专利法的基本内容。,二、知识产权法
5、的历史发展,1709年:英国颁布了安娜法被认为是世界 上第一部版权法。1803年:法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商标法,关于工厂、制造厂和作坊的法律。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为世界上第一部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此后的一百年内,世界上多数国家都相应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二、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第一部专利法:1898年清朝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44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的专利法第一部商标法:1902年清朝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第一部版权法:1910年的大清著作权律。,2.旧中国的立法,二、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3.新中国的立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 行条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商标注册
6、暂行条例1950年:其他暂行条例,二、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4、改革开放之后的知识产权立法1983年3月1日正式施行商标法1985年4月1日正式施行专利法199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著作权法199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1995年10月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1997年10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01年10月1日施行集成电路布图涉及保护条例,二、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5、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法律的修改完善 1993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 2000年8月第二次修改,01年7月1日施行 1993年商标法第一次修改 2001年10月27日第二次修改,同日
7、实施 2001年10月27日著作权法的第一次修改,同日实施目前正在进行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的再次修改,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1、自然权利论,2、非物质财产论,3、契约论,4、防止不正当竞争论,5、利益平衡论,6、产业政策论,1、自然权利论:,私权至上,普通财产保护的基础,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年)的劳动说:人的创造性思想是一种精神财产,人们应对自己的这种思想、知识享有产权,这是作为人当然获得而不可剥夺的权利。创新是人的精神劳动成果财产,应当受到保护。既然所有新颖的、独创的构思属于创造这种思想的人所有,则它的存在不取决于国家的承认,它是独立、自然地存
8、在,权利的授予只不过是履行国家权力认可程序而已。基于这一理论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制度,其宗旨是保护创造者的利益,鼓励创新。自然权利论为美国、法国专利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今天许多国家的专利法都有影响。专利权取得的“先发明”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的“自然权利论”。著作权制度更多的是基于这一理论。无法解释: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时间性、权利穷竭、权利保护期限、权利限制。圈地行为,2、人格论(非物质财产论),知识产权作为精神产品,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无形财产。一个发明人创造了这样或那样的发明,就好像将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投入了此项发明。他人对此发明的任何侵犯都应视为对发明者个人权利的侵犯。非物质财产理论更强调
9、发明劳动成果的思想性质和发明人权利的本质特征,从而区别了发明人权利和成果所有人的权利,即将发明人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清楚地划分。发明人的财产权可以转移;而人身权同发明人不可分割,永远属于他本人所有、不能转移的权利。该理论更清楚反映出发明人或作者精神权利的性质,更强调对精神劳动产生成果应当给予与有形财产同等的法律保护 禁止征用,知识产权其中部分权利更接近于人格权其损失是不能用经济赔偿来弥补:无价问题:产业化、市场化、经营 无法解释委托研究,3、契约论,思想是发明人的财产,但是单纯地占有思想,对于发明人来说是不够的,他应当能利用思想。然而思想不是物,如果将其公开,可能被各种人加以利用。为了使发明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产权 制度 导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