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路及基本分析方法.ppt
《直流电路及基本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电路及基本分析方法.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直流电路及基本分析方法,本章要点,等效变换的概念 运用等效变换进行电路分析 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线性网络的基本定理。,章 节 内 容,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法,2.2 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法,2.2.1 支路电流法2.2.2 网孔电流法2.2.3 节点电压法,2.1.1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等效变换2.1.2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及其等效变换2.1.3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章 节 内 容,2.3 线性电路的几个基本定理,2.3.1 叠加定理2.3.2 替代定理2.3.3 戴维南定理 2.3.4 诺顿定理2.3.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4 Multisim直流电路分
2、析,由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构成的电路称为电阻电路,电路中的电源可以是直流的也可以是交流的,若所有的独立电源都是直流电源时,则这类电路称为直流电路。本章主要介绍等效的概念以及等效变换在电阻电路中的应用,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以及线性网络的基本定理。,等效变换的分析方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且简便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一次或多次使用等效的概念,将结构比较复杂的电路转换为结构简单的电路,用来分析电路,可以方便地求出电流、电压或功率等需要的结果。,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法,电路的等效变换就是把电路的一部分用结构不同但端子数和端子上电压、电流关系完全相同的另一部分电路代替。因为代替部分电路与被代替部分电
3、路的电压、电流关系相同,对电路没有变换的部分(外接电路,简称外电路)来说,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影响,没有丝毫区别,这两部分电路互称为等效电路。,如果二端网络N1和N2等效,则当给它们的端子上连相同的外电路时,外电路上的电特性完全相同。,注意:互为等效的两个电路其“等效”只意味着对外电路等效,也就是对端口等效,但已被等效代换后的那部分和原电路的工作状况一般是不相同的,即对内部并不等效。,1电阻的串联n个电阻依次首尾相接,中间没有分支,当接通电源后,每个电阻上通过的是同一个电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串联。如图2.2(a)所示。,图2.2,2.1.1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等效变换,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4、及欧姆定律,得(2.1),对图2.2(b)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其VCR,(2.2),若图2.2(b)是图2.2(a)的等效电路,则有(2.3),式(2.3)表明,对于对外端子上的电压和电流而言,由R1,R2这2个电阻相串联的支路可以用一个电阻Req来替代。显然图2.2(a)和(b)在对外端子上有相同的伏安关系,因此称图(b)为图(a)的等效电路,它们可互为等效替换,并称Req为R1,R2这2个电阻相串联以后的等效电阻。,n个电阻串联时,计算等效电阻的一般公式为Req=R1+R2+Rn=,即 n个电阻串联时的电阻等于这n个串联电阻之和。,电阻串联时具有分压关系,任一电阻的电压,R1与R2上的电压U1
5、与U2分别为,(2.4),(2.5),串联电阻上的电压与各电阻的阻值成正比,电阻越大,其分配的电压越大。,将式(2.3)两边同乘I2,得 即,P=P1+P2且,(2.6),电阻串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相串联各电阻消耗功率之和,电阻越大,其消耗的功率越大。,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特性可以设计制作直流电压表和分压器。,2.1图2.3所示为一个分压电路,已知RW是1k 电位器,且R1=R2=500,U1=20 V。试求输出电压U2的数值范围。,图2.3,当电位器的滑动触头移至b端时,输出电压U2为,例,解,2.1图2.3所示为一个分压电路,已知RW是1k 电位器,且R1=R2=500,U1=20 V。试
6、求输出电压U2的数值范围。,图2.3,当电位器的滑动触头移至a端时,输出电压U2为,输出电压U2在515 V范围变化,例,解,2电阻的并联将n个电阻的首端、尾端分别连在一起,当接通电源后,每个电阻的端电压均相同,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并联。如图2.4(a)所示。,图2.4,由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2.7),对图2.4(b)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其VCR,(2.8),若图2.4(b)是图2.4(a)的等效电路,则有(2.9),n个电阻并联时,计算等效电阻的一般公式为,电阻并联有分流关系,流过任一电阻的电流为,R1与R2上的电流I1与I2分别为,(2.11),(2.12),流过并联电阻的电流与
7、各电阻的阻值成反比,电阻越大,其流过的电流越小。,将式(2.9)两边同乘U2,得 即,P=P1+P2且,(2.13),电阻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相并联各电阻消耗功率之和,电阻越大,其消耗的功率越小。,利用并联电阻的分流特性可以设计制作直流电流表和分流器。,2.2试分别计算下面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1)R1=200,R2=300(2)R1=R2=500(3)R1=10,R2=10 k,由式(2.10)可得,例,解,(2),(3),(1),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并联电阻的电阻值小于最小的电阻值。当R1=R2时,等效电阻Req=R/2,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并联,则并联等效电阻Req=R/n。若R1R
8、2,则等效电阻Req R1。,3电阻的混联多个电阻元件相连接,其中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连接形式称为电阻的混联。,能直接利用电阻串、并联的方法化简的电路称为简单电路;否则称为复杂电路。,对于某些复杂电路,在一定条件下(例如电路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或等电位点)可以将复杂电路等效变换成为简单电路,从而简化电路的计算。,电阻的混联判别方法,对电路做变形等效。,观察电路的结构特点。若两电阻首尾相连就是串联,如果首首相连就是并联。,根据电压电流关系。若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为同一个电流,可视为串联;若各电阻两端承受的是同一个电压,可视为并联。,对电路做扭动变形,对原电路进行改画,上面的支路可以放到下面,左边的
9、支路可以变到右边,弯曲的支路可以拉直,对电路中的短路线可以任意伸缩,对多点接地点可以用短路线相连。,2.3 试求图2.5(a)所示电路a、b端的等效电阻Rab。,可以算得:,例,解,图2.5,a,a,b,b,c,c,c,d,a,b,c,d,a,b,c,短路线压缩,串并联等效,如图2.6所示的桥式电路,无法用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来化简。但是如果把图2.6(a)所示电路中电阻R1、R3、R5的连接方式等效变换成图2.6(b)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6、R7、R8的连接方式,这样就可以用串、并联等效变换的方法进行化简。,图2.6,2.1.2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及其等效变换,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
10、效变换,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和Y形等效变换的原则,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形Y形,当 时,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Y形 形,当 时,2.4 试求图2.8(a)所示电路,已知R1=40,R2=36,R3=50,R4=55,R5=10,求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例,解,图2.8,形Y形,串联的Rc、R2的等效电阻Rc2=40,解,串联的Rd、R4的等效电阻Rd4=60,二者并联的等效电阻,则,独立电源(又称理想电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当实际电源接入电路时,实际电源内阻往往是不能忽略的,实际电源也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2.1.3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
11、型,实际电压源(简称为电压源),内阻RS越小,伏安特性曲线越平坦,端电压U受电流I的影响越小,电压源的特性越接近理想电压源(U=US)。实际上,理想电压源就是实际电压源的内阻RS为零时的极限情况。,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实际电压源(简称为电压源),随着电流I增大,电源的端电压U逐渐减小。当U=0时,即电源的输出端a、b短路,有I=ISC=US/RS,ISC称为电源的短路电流;当I=0时,即该电源a、b端开路,有U=UOC=US,UOC称为电源的开路电压。,RS=UOC/ISC,这说明,电压源模型的内阻等于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之比。,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实际电流源(简称为电流源),内阻 越大,分
12、流作用越小,伏安特性曲线越陡峭,电流源的特性越接近理想电流源(I=IS)。实际上,理想电流源是实际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时的极限情况。,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实际电压源(简称为电压源),随着电源电压U的增大,电源的输出电流I逐渐减小。当输出电压U=0时,即电流源输出端a、b短路,输出电流即为短路电流I=ISC=IS。当I=0时,即该电源a、b端开路,输出电压即为开路电压U=UOC=IS。,=UOC/ISC,只要知道实际电源的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就可以确定电流源模型中的源电流IS和内阻(或)。,2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在电路分析时,我们关心的
13、是电源的外部特性而不是内部情况,对外电路而言只要实际电源的两种等效模型的外部特性相同,即其端口的伏安特性相同,那么无论用电压源还是用电流源,对外电路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所以两者可以相互等效变换。,或,内阻不变改并联,内阻不变改串联,(1)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之间可以互换等效。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等效变换。因为它们端口的VCR不可能相同;(2)变换时要注意两种电路模型的极性必须一致,即电流源流出电流的一端与电压源的正极性端相对应;(3)两电路中电源内阻RS相同,但连接方式不同;(4)所谓等效,只是对电源的外电路而言的,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在等效变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4、3含源网络的等效变换,含有多个电源元件的串、并、混联构成的二端网络,也可以通过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换。,利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可以简化电路,从而解决一些电路分析问题。,is=is2-is1,?,?,?,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理想电流源相串联的其他元件不起作用;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其他元件不起作用。,电源等效变换的规则,1.一个理想电压源的并联与一个理想电流源的串联:,2.理想电压源的串联与并联:,串联,US=USk,n个方向一致且电压相等的理想电压源相并联时,其等效电路为其中任一理想电压源。,注意参考方向,US=US1 U S2,并联,电源等效变换的规则,3.理想电流源的串联
15、与并联:,并联,IS=ISk,注意参考方向,IS=IS1+IS2 IS3,串联,n个方向一致且电流相等的理想电流源相串联时,其等效电路为其中任一理想电流源。,电源等效变换的规则,4.电压源的串联与并联:,串联,US=USkRS=RSk,n个电压源并联时,可先将各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然后按照电流源并联进一步化简,注意参考方向,US=US1 U S2,并联,电源等效变换的规则,5.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并联,IS=ISk GS=GSk,注意参考方向,IS=IS1 IS2,串联,n个电流源串联时,可先将各电流源等效变换为电压源然后按照电压源的串联进一步化简,电源等效变换的规则,2.5 利用电源等
16、效变换的方法求图2.11(a)所示电路的电流I。,例,解,图2.11,电压源电流源,电流源并联,电流源电压源,解,电压源串联,电压源电流源,电流源并联,2.6 求图2.12(a)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例,解,图2.12,当一个理想电流源与多个电阻或电压源相串联时,对于外电路而言,只等效于这个理想电流源。,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法可直接求解复杂电路,而不需要多次等效变换。,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包括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这些方法是全面分析电路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伏安特性列出电路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其特点是不改变电路的结构,分析过程有规律。,2.2 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17、,2.2.1 支 路 电 流 法,支路电流法是直接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元件的VCR及KCL、KVL约束关系,建立数目足够且相互独立的方程组,解出各支路电流,进而求得人们期望得到的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压、功率等。,1.定义,2.适用范围,原则上适用于各种复杂电路,但当支路数很多时,方程数增加,计算量加大。因此,适用于支路数较少的电路。,根据KCL,对节点a和b分别建立电流方程,回路、分别列写KVL方程,得,只有一个独立节点,只有两个独立回路,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利用KCL可以列出(n-1)个独立的方程。利用KVL可列出b-n+1个独立的方程,I1I2I3,3.支路电流
18、法的一般步骤,(1)设出各支路电流,标明参考方向。任取n-1个节点,依KCL列独立节点电流方程。(2)选取b-n+1独立回路,并选定绕行方向,依KVL列写出所选独立回路电压方程。对平面电路而言,网孔数恰好等于独立回路数,网孔就是独立回路,所以平面电路一般选网孔列写独立电压方程。(3)如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还应将控制量用未知电流表示,多加一个辅助方程。(4)联立求解(1)、(2)、(3)三步列写的方程组,就得到各支路电流。如果需要,再根据元件约束关系等计算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压、功率。,在图2.14所示电路中,已知R1=10,R2=5,R3=1,R4=1.5,US1=15 V,US2=9 V,US
19、3=4.5 V,求各支路电流和电压Uab。,图示电路节点n=2,支路m=3,选取节点a列写KCL方程式:,I1 I2I3=0,选取两个网孔列写KVL方程:,对网孔:10I1+5I1+I2+159=0,对网孔:I2+1.5I3+9 4.5=0,联立解得:I1=0.5A,I2=1.5A,I3=2A,a,b,电压:,下图电路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网孔?用支路电流法列出相应方程式。,4个节点、,6条支路,需列KCL方程:4-1=3个,需列KVL方程:6-4+1=3个,3个网孔、,KCL方程:IR1+IS+IR2=0-IR4-IS+IR5=0IR4-IR1-IR3=0,但电流源支路电流已知,只需列2
20、个KVL,KVL方程:US3-R3IR3-R5IR5-R4IR4=0,-US1+R1IR1+R4IR4+R5IR5-R2IR2+US2=0,2.2.2网 孔 电 流 法,支路电流法是求解复杂电路的基本方法,优点是它能求解任何复杂电路,对未知支路电流可以直接求解。但联立方程式过多,计算较繁,容易出现错误。能否克服支路电流法的缺点,减少联立方程的个数而简化计算呢?因此,我们希望适当选择一组解变量,这组变量数必须最少,使独立方程数少,而且解变量要够用,以便于能通过简单的关系求出其他所有变量。,2.2.2 网 孔 电 流 法,网孔电流法是以假想的网孔电流作为电路变量,列写网孔KVL方程求解出网孔电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流 电路 基本 分析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