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02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电路基础02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基础02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2.3 支路电流法2.4 节点电压法2.5 叠加定理2.6 戴维南定理2.7 诺顿定理2.8 最大功率传输,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2.1.1 等效网络的定义“等效”是电路分析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之一,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方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电路的结构,当一个电路只有两个端钮与外部相连接时,就称作二端网络,或一端口网络。每一个二端元件,如电阻、电容等,便是二端网络的最简单形式。图2-1所示为二端网络的一般符号。流过二端网络的端钮电流、端钮间电压分别叫做端口电流I,端口电压U,图中给出的U、
2、I参考方向对二端网络为关联参考方向。,返回,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如果有两个结构和元件参数完全不同的二端网络B和C,如图2-2所示,若B与C有完全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即给B加电压U,产生电流I,给C加电压U,产生的电流I与B的电流I相等),则称B与C是互为等效的二端网络。这就是电路等效的一般定义。请注意,两个等效的网络的内部结构和元件参数虽不相同,但对外部而言,它们的影响完全相同,既有完全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等效网络互换后,它们的外部情况不变,“等效”是指“对外等效”。相互等效的两个电路在电路分析中可以相互代换,代换前后对B和C以外的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不产生任何影响,如
3、图2-3所示,若B与C等效,则对A电路来说,用图(a)与用图(b)求A中的各电量效果相同。,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这种等效在实际应用中可经常见到。例如,额定值为220 V、1 kW的白炽灯和额定值为220 V、1 kW的电炉,虽然二者结构和性能完全不同,但是,对220 V电源来说,从电源获得的电流和功率完全相等。2.1.2 电阻的串联图2-4(a)所示是三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模型,它可等效成图(b)所示的电路模型。由图(a)知:串联就是几个元件依次按顺序首尾相接,中间没有分岔的一种连接形式。电阻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参考图2-4):(1)由KCL可知,通过各电阻的电流
4、为同一电流。(2)由KVL可知,外加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之和,即(2-1),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3)电源供给的功率等于各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2-2)根据二端网络对外等效的定义,对图2-4(a)有(2-3)对图2-4(b)有(2-4)对比式(2-3)和式(2-4),知(2-5),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以上是由三个电阻串联构成电路的等效电阻,同理可推导出由个电阻串联构成电路的等效电阻:(2-6)式(2-6)指出:电阻串联,其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依据式(2-6)还可推导出,电阻串联时,每电阻上的电压分别为(2-7),返回,
5、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式(2-7)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外加电压一定时,各电阻端电压的大小与它的电阻值成正比。式(2-7)称为电压分配公式。应用此公式时,注意各电阻上电压的参考方向。如果进一步将式(2-7)两边同乘以电流I,则有(2-8)式(2-8)说明,个电阻串联时吸收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电阻吸收功率之和。(2-9)式(2-9)说明:电阻串联时电阻值大消耗的功率大。电阻的功率与它的电阻值成正比。,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根据电阻串联电路的特性,电阻串联有诸多应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原理就是其一;需要扩大电压表的量程时,可将电压表与电阻串联;还有当负载的
6、额定电压低于电源电压时,可以利用串联一个电阻来分压;为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通常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变阻器。例2.1 有一量程 为100mV,内阻 为1k的电压表。如欲将其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试问应采用什么措施?解:欲扩大电压表量程,可将该电压表与适当电阻串联,如图2-5所示,当量程为 时,根据串联电阻分压特性,可得:,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则当阻值为 时,即可满足量程U1=1V。同理,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2.1.3 电阻的并联图2-6(a)所示是三个电阻并联的电路模型,其等效电路为图2-6(b)。由图(a)知:并联就是几个元件首和首
7、相接,尾与尾相接,各电阻分别构成一条支路的连接方式。电阻并联有如下几个特点:(1)由图2-6(a)可知,各电阻上的电压相等。(2)根据KCL,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2-10),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式中(3)电阻并联时总的消耗功率等于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之和,即(2-11)若推广到一般情况:个电阻并联,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即个电导并联,等效电导等于各个电导之和。即(2-12)(2-13),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式中:,分别为相并联的第i个电阻、电导,n为相并联电阻、电导的个数。电阻并联分流与电阻值成反比,即电阻值越
8、大,分得的电流越小。同理也可推导出电阻并联时,电阻值越大消耗功率越小。(2-14)(2-15)并联电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分流作用,其主要应用在扩大电流表的量程。,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例2.2 图2-7所示电路是一个扩大电流表量程的电路,图中Rg是一只最大量程的基本电流表表头的内阻,其值等于50,R1、R2、R3分别是电流表10mA、50 mA、100mA挡的分流电阻,求R1、R2、R3的阻值。解:电路中,通过的最大电流即量程,当 I=10mA时,,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特性,得 则 同理,当 I=50mA时,,,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则当I=
9、50mA时,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2.1.4 电阻的混联电阻的混联电路是串联与并联的组合,实际电路中更多见的是混联,单独的串联和并联并不多见。混联电路可以用串、并联公式化简,图2-8给出了混联电路的结构连接图,从等效电路看,两个端子的等效电阻为(2-16)对于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要仔细观察,寻找窍门。判别出各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电路分析中,往往给出的电路不能完全直观地看出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下面通过例题示范对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例2.3 求图2-9(a)所示电路中A、B之间的等效电
10、阻。解:分析这样的电路,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将电路中有分支的连接点依次用字母或数字编排顺序,如图中A、B、C、D。(2)把短路线两端的点画在同一点上,即把短路线无穷缩短或伸长,若有多个接地点,也可用短路线相连。(3)依次把电路元件画在各点之间,再观察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9(a)的电路改画后如图2-9(b)所示,由此可直观地看出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返回,上一页,下一页,并联 后与 串联 和 并联 为 和 并联等效电阻,即:,2.1 电阻电路及连接方式,在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时,关键在于识别电路中各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其工作大致可
11、分成以下几步:(1)根据串并联特点分析电路元件的串并联规律。串联电路所有元件流过同一电流;并联电路所有元件承受同一电压。(2)连接导线可伸缩,所有无阻导线连接点可用节点表示。(3)等位点间可短接。(4)在不改变电路连接关系的前提下,可根据需要改画电路,以便更清楚地表示出各电阻的串并联关系。(5)逐点用文字代替变化,按照顺序简化电路,最后计算出等效电阻。,返回,上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2.2.1 电源的联结如图2-10(a),由3个理想电压源串联组成的二端网络N,根据电路等效的定义,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等效替代,如图2-10(b)所示,由KVL,该电压源的电压为 注意:等效时
12、要先确定等效电压源 的参考极性。若要将电压源并联,则并联的电压源必须极性相同、电压值相等。否则,不允许并联在一起。如图2-11(a),由3个理想电流源并联组成的二端网络N,可以用一个电流源等效替代,如图2-11(b)所示,由KCL,该电流源的电流为,返回,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注意:等效时要先确定等效电压源 的参考极性。若要将电流源串联,则串联的电流源必须极性相同、电流值相等。否则,不允许串联在一起。根据电压源的基本特征,电压源 与其他元件并联,由外部特性等效的概念可知,该并联电路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来替代,端口电压值 由电压源决定为,端口电流值I由电压源与外部电路
13、共同决定。图2-12所示,图(a)可以等效为图(b)。但需注意的是图(b)中的 与图(a)电路的 含义完全不同。,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同理,根据电流源的基本特征,电流源 与其他元件串联,由外部特性等效的概念可知,该串联电路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流源来替代,端口电流值由电流源 决定为,端口电压值U由电流源与外部电路共同决定。图2-13所示,图(a)可以等效为图(b)。但需注意的是图(b)中的 与图(a)电路的 含义完全不同。例2.4 如图2-14(a)所示电路,将其化简为最简等效电路。解:根据电压源的基本特征,电压源 与其他元件并联,并联电路可以用一个等效的
14、电压源来替代,如图2-14(a)可等效为图2-14(b)。根据电流源的基本特征,电流源 与其他元件串联,串联电路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流源来替代,如图2-14(b)可以等效为图2-14(c)。,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2.2.2 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我们已经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实际电源适宜用实际电压源的模型表示,另一些情况下则适宜用实际电流源的模型表示。对于外电路来说,只要电源的外特性一样,则用哪一种模型来表示,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实际电源既可以用电压源模型表示,也可以用电流源模型表示。只要两种模型具有相同的伏安关系(VAR),即满足前述的等效条
15、件,所以二者可以等效互换。,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如图2-15(a)实际电压源,可用理想电压源串联电阻来表示,其VAR为,此为回路KVL方程,方程两边同除R,得,移项,得此即2-15(b)图的VAR,它是实际电流源,为理想电流源并联电阻。图2-15(b)为节点的KCL形式。,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物理意义不同,但从等效角度看,两者端口具有相同的VAR,是可以互换的两电路,即如图2-16(a)实际电压源,电压值为,内阻为,可以等效为图2-16(b)实际电流源,电流值为,内阻不变为,电流源方向与
16、原电压源参考方向相反。例 2.5 如图2-17(a)(b)电路,分别求含电流源和电压源的最简等效电路。解:根据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关系,可得到如图2-17所示电路 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化可以总结为:,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1)电压源串联电阻变换为电流源并联电阻:电流源为 即电压源值除以串电阻值,并电阻串电阻。(2)电流源并联电阻变换为电压源串联电阻:电压源为 即电流源值乘以并电阻值,串电阻并电阻 另外,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时,还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两种实际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均指对外电路而言,而对电源内部电路并不等效。(2)方向关系,与
17、参考方向相反。(3)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不能互换,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4)并联时 化为电流源处理方便。串联时 化为电压源处理方便。例 2.6 求图2-18(a)所示电路的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解:在图2-18(a)中,R1与Us并联,将R1去掉后对端口U和I不产生任何影响,故图2-18(a)所示电路可以等效成图2-18(b)所示的电压源模型。将图2-18(b)变换成图2-18(c)的电流源模型,则,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这里再次强调,电源等效变换仅对电源以外的电路等效,对电源内部并不等效。例如,图2-18
18、(b)和(c)的电源模型,当I=0时,U相等,但 上流过的电流和承受的电压以及消耗的功率均不相等。例 2.7 如图2-19所示电路,求含电压源的最简等效电路。解:解题步骤依次化简为如图2-20所示(a)(b)(c)(d)(e)(f)例 2.8 利用等效变换法,求图2-21(a)所示电路中的电流。解:根据电源模型等效变换原理,可将图2-21(a)依次变换为图2-21(b)(c)。根据图2-21(c)可得:,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电路及等效变换,从图2-21(a)变换到图2-21(c),只有ac支路未经变换,故知在图2-21(a)的ac支路中电流大小方向与已求出的I完全相同
19、,即为1A,则为求 和,应先求出。根据图2-21(c),有 再根据图2-21(a),有 所以得:,返回,上一页,2.3 支路电流法,为了完成一定的电路功能,在一个实际电路中,人们总是将元件组合连接成一定的结构形式,于是就出现了上一章所讲的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当组成电路的元件不是很多,但又不能用串联和并联方法计算等效电阻时,这种电路称为复杂电路。图2-22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该电路有三条支路、两个节点、两个网孔,若以该电路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计算电路时,最少要列三个方程。本节所讨论的分析方法就是以支路电流为计算对象的分析方法,称作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是以完备的支路电流变量为未知量,根据各个元件
20、上的VAR和电路各节点的KCL、回路的KVL约束关系,建立数目足够且相互独立的方程组,求解出各个支路的电流,进而根据电路的基本关系求得其它未知量,如电压、功率、电位等等。,返回,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下面以图2-23所示的电路为例,说明支路电流法的求解过程。图2-23中的电路共有三条支路、2个节点和3个回路。已知各电源电压值和各电阻的阻值,求解3个未知支路的电流,需要列出三个独立方程联立求解。所谓独立方程是指该方程不能通过已列出的方程线性变换而来。列方程时,必须先在电路图上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明在电路图中。根据KCL,列出节点a和b的KCL方程为(2-17)(2-18),返回,
21、上一页,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显然,式(2-17)与式(2-18)实际相同,所以只有1个方程是独立的,可见2个节点只能列出1个独立的电流方程。可以证明:若电路中有n个节点,则应用KCL只能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其次,选定回路绕行方向,一般选顺时针方向,并标明在电路图中。根据KVL,列出各回路的电压方程。对于回路I,可列出(2-19)对于回路II,可列出(2-20)对于回路III,可列出(2-21),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从式(2-19)、式(2-20)与式(2-21)可以看出,这三个方程中的任何一个方程都可以从其他两个方程中导出,所以只有两个方程是独立的
22、。这正好是求解三个未知电流所需要的其余方程的数目。同样可以证明,对于m个网孔的平面电路,必含有m个独立的回路,且。网孔是最容易选择的独立回路。总之,对于一个电路含有n个节点,m个网孔,b条支路,应用KCL可以列出(n-1)个独立节点的电流方程,应用KVL可以列出m个网孔电压方程,而独立方程总数为(n-1)+m,恰好等于支路数b,所以方程组有唯一解。,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如图2-23,使用支路电流去求解时则必须列写b个相互独立的方程,联立式(2-17)、式(2-18)及式(2-19),即 解方程组就可以求得。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首先选定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标明在
23、电路中,b条支路共有b个未知变量。(2)再根据KCL列出节点方程,n个节点可列(n-1)个独立方程.,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3)接着选定网孔绕行方向,标明在电路中,根据KVL列出网孔方程,网孔数就等于独立回路数,所以可列m个独立电压方程。(4)n个节点,m个网孔,b条支路的电路需要列出b个独立的方程,其中n-1个节点电流方程,m个回路方程,即b=(n-1)m。所以联立求解上述b个独立方程,求得各支路电流。例2.9 图2-24所示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解:由于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时电流相同,本电路仅需假设三条支路电流 如图所示。此时只需列出一个节点a的 KCL方程,返
24、回,上一页,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按顺时针方向,列出两个网孔的KVL方程 联立以上三个式子,求解得还有一种情况,对于含有电流源的电路,从原理上讲也应列写(n-1)m个独立方程,这是因为虽然电流源支路的电流已知,而电流源的端电压是未知的,所以,电路的未知数仍然是b个。但是,我们是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分析电路的,而电流源支路电流已知,若不要求计算电流源的端电压,则可以使方程数减少,从而使解方程的过程简化。例2.10 如图2-25所示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解:在图2-25所示电路中,节点数n=4,网孔数m=3,支路数b=6。若以 和 电流源
25、电压u为未知量,需要列写六个方程。其方程为节点A 节点B 节点C 网孔回路ABDA 网孔回路BCDB 网孔回路ABCA,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3 支路电流法,分析上述六个方程,可以发现,电流源电压u在前五个方程中并未出现,所以,只要将前五个方程联立求解,即可求出各支路电流。由此可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若电路中有k条含有电流源的支路,则KVL方程减少k个就足可计算出各支路电流。例 2.11 对如图2-26所示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及理想电流源上的端电压U。解:设各支路电流为I1,I2,I3,参考方向如图2-26所示,电流源端电压U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根据KCL和KVL列出下述方程: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基础 02 直流 一般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