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第0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6h).ppt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第0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6h).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第0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6h).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首页,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中国矿业大学研制西南大学改编,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4 支路电流法,2.5 结点电压法,2.6 叠加原理,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8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目录,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h,2h,2h,本章要求: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 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的图解分析法。,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R=R1+R2,(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6)应用: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5)功率关系:,P=UI=U1I+U2I=I2R1+I2R2=I2R=P1+P2,特点:,2.1.2 电阻的并联,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4)并联电阻上电流分配与电
3、阻成反比。,(1)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6)应用:分流、调节电流等。,特点:,(5)功率关系:,P=UI=UI1+UI2=U2/R1+U2/R2=U2/R=P1+P2,R,R,例1:电路如图,求U=?,解:,得,2.1.3 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图示为变阻器调节负载电阻RL两端电压的分压电路。RL=50,U=220 V。中间环节是变阻器,其规格是 100、3 A。今把它平分为四段,在图上用a,b,c,d,e 点标出。求滑动点分别在 a,c,d,e 四点时,负载和变阻器各段所通过的电流及负载电压,并就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其额定电流比较说明使用时的安全问题。
4、,解:,UL=0 V,IL=0 A,(1)在 a 点:,例2:,解:(2)在 c 点:,等效电阻 R 为Rca与RL并联,再与 Rec串联,即,注意,这时滑动触点虽在变阻器的中点,但是输出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而是 73.5 V。,RL=50,U=220 V规格:100、3 A,注意:因 Ied=4 A 3A,ed 段有被烧毁的可能。,解:(3)在 d 点:,RL=50,U=220 V规格:100、3 A,解:(4)在 e 点:,RL=50,U=220 V规格:100、3 A,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Y-等效变换,电阻Y形联结,如何求RAB?,等效变换的条件:对应端流入
5、或流出的电流(Ia、Ib、Ic)一一相等,对应端间的电压(Uab、Ubc、Uca)也一一相等。,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IC为零,ab端等效电阻),(Ia为零,bc端等效电阻),(Ib为零,ac端等效电阻),Y,Y,将Y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联结时若 Ra=Rb=Rc=RY 时,有Rab=Rbc=Rca=R=3RY;,将形联接等效变换为Y形联结时若 Rab=Rbc=Rca=R 时,有Ra=Rb=Rc=RY=R/3,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对图示电路
6、求总电阻R12,R12,1,由图:R12=2.684,R12,R12,R12,例1:,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解:将联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联结的等效电阻,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解:,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 电压源模型,电压源模型,由上图电路可得:U=E IR0,若 R0=0,理想电压源:U E,UO=E,电压源的外特性,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若 R0 RL,U E,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O,电压源,理想电压源(恒压源):RO=0 时的电压源.,(1)输出电 压不变,其值恒等于电动势。即
7、 Uab E,(2)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3)恒压源实际并不存在,只是抽象出的元件模型。,(4)不同恒压源不可并联,否则违背KVL。,(5)恒压源不可短路,否则Is=。,(6)多个恒压源可串联,E=Ei(代数和)。,特点:,(7)对外电路来说,凡与恒压源并联的元件(电阻、恒流源)均可除去,但需要计算流经恒压源电流时不可除去。,例,图中求U时,可以除去恒流源。即U10V,I10/2=5A,但求I1时,不可不记恒流源。即由KCL得 2+I1I0即 2+I150得 I13A功率平衡关系:2 10+3 10=5 10 PS+PV=PR,2.3.2 电流源模型,U0=ISR0,电流源的外特性,
8、理想电流源,O,IS,电流源是由电流 IS 和内阻 R0 并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由上图电路可得:,若 R0=,理想电流源:I IS,若 R0 RL,I IS,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电流源,理想电流源(恒流源):RO=时的电流源.,(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流源电流 IS;,(2)恒流源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3)恒流源实际并不存在,只是抽象出的元件模型。,(4)不同恒流源不可串联,否则违背KCL。,(5)恒流源不可开路,否则UU0=。,(6)多个恒流源可并联,IS=ISi(代数和)。,特点:,(7)对外电路来说,凡与恒流源串联的元件(电阻、恒压源)均可除去,但需要计算流经恒流源端
9、电压时不可除去。,例,图中求U时,可以除去恒压源。即IIS=2A,UIRL=2 2=4V,但求U1时,不可不记恒压源。即由KVL得 10-U1U0即 U1=1046V功率平衡关系:2 4+2 6=2 10 PR+PS=PV,2.3.3 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由左图:U=E IR0,由右图:U=ISR0 IR0,(2)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1)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注意事项:,例:当RL=时,电压源的内阻 R0 中不损耗功率,而电流源的内阻 R0 中则损耗功率。,(4)任何一个电
10、动势 E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例1:,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解:,例2:,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2电阻中的电流。,解:,由图(d)可得,解:统一电源形式,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电路中1 电阻中的电流。,例3:,解:,电路如图。U110V,IS2A,R11,R22,R35,R1。(1)求电阻R中的电流I;(2)计算理想电压源U1中的电流IU1和理想电流源IS两端的电压UIS;(3)分析功率平衡。,解:(1)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例4:,(2)由图(a)可得:,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理想电流源两
11、端的电压,U110V,IS2A,R11,R22,R35,R1 I1=10A,I=6A,各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分别是:,两者平衡:,(60+20)W=(36+16+8+20)W,80W=80W,(3)由计算可知,本例中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都是电源,发出的功率分别是:,U110V,IS2A,R11,R22,R35,R1 I1=10A,I=6AIU1=6A,UIS=10V,等效变换后内部不等效,等效变换不可变掉待求支路,第3讲结束,习题(2023年11月16日)第六版,第七版,,2.4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 定律(KCL、KVL)列方程组求解。,对上图电路支路数
12、:b=3 结点数:n=2,回路数=3 单孔回路(网孔)=2,若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程,1.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 标出回路循行方向。,2.应用 KCL 对结点列出(n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 方程。,3.应用 KVL 对回路列出 b(n1)个独立的回路 电压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4.联立求解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对结点 a:,例1:,I1+I2I3=0,对网孔1:,对网孔2:,I1 R1+I3 R3=E1,I2 R2+I3 R3=E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1)应用KCL列(n-1)个结点电流方程,因支路数 b=6,所以要列6个方程。,(2
13、)应用KVL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3)联立解出 IG,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例2:,对结点 a:I1 I2 IG=0,对网孔abda:IG RG I3 R3+I1 R1=0,对结点 b:I3 I4+IG=0,对结点 c:I2+I4 I=0,对网孔acba:I2 R2 I4 R4 IG RG=0,对网孔bcdb:I4 R4-E+I3 R3=0,试求检流计中的电流IG。,RG,支路数b=4,但恒流源支路的电流已知,则未知电流只有3个,能否只列3个方程?,例3:试求各支路电流。,可以。,注意:(1)当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时,若在列K
14、VL方程时,所选回路中不包含恒流源支路,这时,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含有恒流源,则可少列几个KVL方程。,(2)若所选回路中包含恒流源支路,则因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所以,有一个恒流源就出现一个未知电压,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不可少列KVL方程。,1,2,支路中含有恒流源,(1)应用KCL列结点电流方程,支路数b=4,但恒流源支路的电流已知,则未知电流只有3个,所以可只列3个方程。,(2)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3)联立解得:I1=2A,I2=3A,I3=6A,例3:试求各支路电流。,对结点 a:I1+I2 I3=7,对回路1:12I1 6I2=42,对回路2:6I2+3I3=0,当不需求a、c和b
15、、d间的电流时,(a、c)(b、d)可分别看成一个结点。,支路中含有恒流源。,1,2,因所选回路不包含恒流源支路,所以,3个网孔列2个KVL方程即可。,(1)应用KCL列结点电流方程,支路数b=4,且恒流源支路 的电流已知。,(2)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3)联立解得:I1=2A,I2=3A,I3=6A,例3:试求各支路电流。,对结点 a:I1+I2 I3=7,对回路1:12I1 6I2=42,对回路2:6I2+UX=0,1,2,因所选回路中包含恒流源支路,而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未知,需补充一个未知数UX,所以有3个网孔则要列3个KVL方程。,3,+UX,对回路3:UX+3I3=0,2.5 结
16、点电压法,结点电压的概念:,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用 表示),其它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结点指向参考结点。,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的电路。,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在求出结点电压后,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或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在左图电路中只含有两个结点,若设 b 为参考结点,则电路中只有一个未知的结点电压。,2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的推导,设:Vb=0 V 结点电压为 U,参考方向从 a 指向 b。,2.应用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1.用KCL对结点 a 列方程 I1+I2 I3 I4=0,将各电流代入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学 第七 上册 02 电路 分析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