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周晓红).ppt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周晓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周晓红).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社会文化变迁、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人的现代化,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文化变迁,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家则常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我们将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演进的或缓慢的变迁,都称为社会文化变迁。,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的变迁因素,(1)环境和人口。(2)经济与技术。(3)文化创新与文化移入。(4)价值观和行为模式。,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阅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
2、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偏重并强调价值观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的应首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正是新教关于工作、禁欲、积累的新价值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的发展。在他看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规范从宗教化逐步走向世俗化、合理化的过程。,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二节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文化震荡的概念:现代社会的聚然巨变对人类的心理生活的强烈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能够使人们在前所未遇的社会压力面前张惶失措、无所适从,产生心理上的麻痹与震颤。这种由于内在的文化积累或外在的文化移入引起的急剧的变
3、迁对人的心理生活的冲击与震动称作“文化震荡”。文化震荡是急速的社会文化变迁引起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反应,它充分体现了变迁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毋庸置疑的影响。,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未来的震荡,托夫勒在在那本名噪一时的著作未来的震荡中,提出了,“未来的震荡”的概念。在他看来,“未来的震荡是一种时间现象,它是社会变动急剧加速的产物。它是发源于依附在旧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文化的附加物,是人们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所遇到的文化震荡。”这种特殊的现代社会的文化震荡,描绘出“人们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承受过多的变化之后感到压力重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现象。”托夫勒认为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特
4、征,变化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物品、社会和组织,变化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心态和行为模式。变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迅猛发展城市化:沧海桑田只在弹指挥间,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最为常见的三种人格取向,第一,进取型。这种类型的人虽然在原先社会化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价值观、行为规范,但他能随着外界事物的变化重新调整自己。这种人具有较强的再社会化能力,能较快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他们生活态度积极并能随时迎接新的挑战。第二,守旧型。这种类型的人在完成社会化以后,便始终坚信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表现形式是思想保守,具有
5、怀旧心理,以不变应万变,乃至表现出偏执狂式的人格障碍。中国历代均不乏其人。第三,反社会型。这类人在发现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起作用,而新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或难以形成时,则引起一种对现有社会形态或文化类型的不满或无知,导致越轨或犯罪。,2023/11/15,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边际人”现象,边际人也可称为“过渡人”或“边缘人”。边际人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它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碰撞、选择、冲突下导致人格分裂呈多变双重化的产物。边际人的心理处在一种失范状态,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急需选择又别无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社会 心理学 第十四 周晓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