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词语句子修订.ppt
《现代文阅读-词语句子修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词语句子修订.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理解重要词语句子,考纲回放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3,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重要词语(含短语)”一般指: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 4、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代词)5、比喻、借代、反语等特殊的词语 6、根据语境随情而作
2、别种义项的词语,理解词语含义题考什么,1、词语的语境义.2、词语的指代义.3、词语的修辞义.4、词语的概括义.,1、词语的语境义,高考中对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一般不可能是纯粹的平面诠释(字典意义),而是动态的解释(特定语境中的词义)。特定语境中的词义,是由文章的具体内容所赋予的,这就是要求我们应着眼于具体的文句,联系上下文并紧扣文章的有关内容,得出切合该词的特定环境意义的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旧题回顾,一日的春光 冰心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吞咽的本义是吞
3、食,这里的含义:尽情地享受.(2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喜爱之情.(2分),词语的语境义旧题回顾,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人间鲁迅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铺垫与厚饰答:过分的抬高与美化,词语的语境义规律总结,(1)联系词语的本义,善于从本义推究其隐含意思。(2)整体把握文段内容.因文析义,体味作者用意.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3)斟酌字句,注意准确表达.,2、词语的指代义,所谓理解词语的指代义,一般指对文中出现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所替代的对象的理解和确认。但是,散文中有些词语是对文章中很多信息的概括和提炼,它的含义实际上就隐含在文章中,所以理解词语的指代义又包括对其他一些词语在文中所指代的信息的认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词语指代义的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词语的指代义旧题回顾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
5、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作者称自己是“难度的俗物”,原因是什么?“俗益”所指的内容是什么?答:没有从松木场下船,慢慢儿品赏沿途景色,而是坐了 汽车,飞鸣而过缺少一种雅兴。欣赏到沿途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渺渺茫茫,青青绿绿;春秋时节,微雨之中,沿山大道的好景。,词语的指代义规律总结,(1)明确词语是代词还是非代词。如果是代词,其指代内容一定在前文出现过;如果是非代
6、词,其指代义一般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2)弄清指代的范围,注意上下语境的限制或提示。(3)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注意:由近及远 瞻前顾后,3、词语的修辞义,规律总结:(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答题关键:扣住“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将比喻义转换成平实的语言即可。(2)拟人:将所描之物(景)赋予人的特征,具体形象,阐明事理或抒发感情。答题关键:只要将拟体还原为本体,理清“我”与描写对象的关系。(3)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答题关键:结合语境,辨明词句的象征义、寓意。,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
7、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小说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他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察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索,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是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问:“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这一比喻中“密叶”的含义 答:指书中种种涂饰和废话。,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简机构。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
8、污染,由于填滩盖疗养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时野性全无,被引去耕地发电。上级领导来了,才开闸放松辔头,暂现片刻龙腾虎跃的真身,幕闭锣鼓停。如此观瀑布,跟看马戏团表演差不多。尤其当你听说,放两个钟头的水,将损失5000块钱,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因而很是心疼。(姜桂华不忘露珠寂静之味)问:请解释本段文字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精简机构:湖泊水位降低,面积缩减。管教:瀑布被人类控制,失去了自然之态。,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
9、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门问: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关门”的含义。“开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关门”意味着一个结束。,词语的概括义,规律总结:1,准确而全面地寻求问题的信息点.2,对信息加以概括和整合.3,注意表达的层次与精练.,词语的概括义旧题回
10、顾 阳关古道苍凉美(新坐标182页)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答: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词语的语境义巩固练习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新坐标183页,参考答案:1.来源2.抗敌御辱、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3.(1)首尾照应(2)渲染气氛,引发思古幽情4.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出试办外表磨损,古韵犹存的意蕴。5.CD6.(1)小镇的经济繁荣(2)小镇的文脉深厚(3)小镇的历史人物辈出7.(1)对悠久历史的赞叹(2)对物是
11、人非的惆怅(3)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词语的指代义巩固练习 高原与民歌新坐标179页,1.(4分)(1)指的是高原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坚强、痴气、真性情与灵气。(2)民歌中蕴含着高原人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和经济腾飞的美好梦想。(每句2分)2(6分)高原的地理条件决定民歌的风格,民歌的风格反映了高原人的生存环境。(2分,每点1分)恶劣的环境使得民歌凝重、悲怆、荒凉;在商品经济下,民歌渐渐荒落;当人们认识到要保护生存环境时,民歌变得明朗起来。(4分,答出1点得2分)3(4分)看到了树林,听到了悠远、明快的歌声(1分);拨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陕北民歌在历史与现实里的迷雾(2分);想到了高原的美好未来(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 阅读 词语 句子 修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