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件第一章.ppt
《环境监测课件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课件第一章.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监测,二、环境监测实验,三、环境监测实习,一 环境监测理论学习(课堂讲授、课内练习、考试),教材:奚旦立编著环境监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参考书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大气污染监测方法催九恩等主编。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吴邦灿等编著。,第一章 绪论,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第七章 噪声监测,第八童 放射性污染监测,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第九章 监测质量保证,第十章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目 录,环境监测的实质环境介质的表征,环境质量指 标,有何用?代表的环境意义,是什么?指标的定义,如何测?测定原理方
2、法,第一章 绪 论,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第三节 环境标准,一、环境监测的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二、环境监测的分类,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大 气 污 染 监 测 水 质 污 染监 测 土 壤 和 固 废 监 测 生 物 监 测 噪声和 振动 污染 监测 放射 性污 染监 测,电磁 辐射 监测,其 它,一、环境监测的
4、发展,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 测阶段,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间分布性 2.空间分布性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 监测对象: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涉及该地区
5、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坚持长期测定,揭示变化规律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三、监测技术概述,(一)化学、物理技术重量法、容量分析、仪器分析(二)生物技术(三)监测技术的发展,环境是一个由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所组成的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从传统毒理学观点看,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单独作用,即当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发生危害,没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当这种作用等于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气中
6、二氧化硫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低浓度时)相乘作用,当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之间、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之间,就存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如动物试验表明,当食物中有30ppm甲基汞,同时又存在12.5ppm硒时,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是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有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污染因素,因其表现为慢性危害,往往不引起人们注意,而某些现实的、直接感受到的因素容易受到社会重视
7、(身边事)。,仪器分析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荧光射线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放射分析法(同位素稀释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等。仪器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对环境中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测定;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症状;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监测 课件 第一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9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