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二版)第七章基元反应动力学.ppt
《物理化学(第二版)第七章基元反应动力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第二版)第七章基元反应动力学.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化学,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组,电子教案,化学动力学-引言,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局限性,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化学热力学只能预测反应的可能性,但无法预料反应能否发生?反应的速率如何?反应的机理如何?例如:,热力学只能判断这两个反应都能发生,但如何使它发生,热力学无法回答。,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局限性,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机理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把热力学的反应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化学动力学的研究
2、对象,例如:,动力学认为:,需一定的T,p和催化剂,点火,加温或催化剂,1848年 vant Hoff 提出:,1891年 Arrhenius,设 为与T无关的常数,1935年 Eyring等提出过渡态理论,1960年 交叉分子束反应,李远哲等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第七章,基元反应动力学,第七章,7.1 基本概念,7.2 基元反应动力学规律,7.3 气相反应的简单碰撞理论,7.4 过渡状态理论,7.1,基本概念,一 化学反应速率,二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三 基元反应,基元反应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历程的学科。化学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考察反应过程中物质运动
3、的实际途径;研究反应进行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介质、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过程速率的影响;揭示化学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们能够选择适当反应条件,掌握控制反应的主动权,使化学反应按所希望的速率进行。,化学动力学,按其研究层次常可分为:唯象动力学(先取象,分析规律,后得其结果)基元反应动力学 分子反应动态学。,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反应速度与速率,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反应进度,转化速率,反应速率,绘制动力学曲线,反应速度和速率,速度 Velocity 是矢量,有方向性。,速率 Rate 是标量,无方向性,都是正值。,例如:,平均速率,它不能确切反映速率的变化情况,只提供了一个平均值,用处不
4、大。,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上,在时间t 时,作交点的切线,就得到 t 时刻的瞬时速率。显然,反应刚开始,速率大,然后不断减小,体现了反应速率变化的实际情况。,瞬时速率,反应进度(extent of reaction),设反应为:,1.转化速率(rate of conversion),化学反应 的转化速率定义为:该反应的反应进度 随时间 t 的变化率,即 按照反应进度的定义,如果B为参与反应的任一种物质则,那么转化速率还可以表示为:这一定义在描述化学反应快慢时具有通用性,但化学反应转化速率这一概念在用于不同化学反应系统时缺乏可比性,因为转化速率并没有规定系统的大小。,2.反应
5、速率(rate of reaction)r,定义单位体积反应系统中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作为反应速率,以符号r表示,即 r=反应速率r 的常用单位是 mol dm-3 s-1 对均相恒容反应系统反应速率的定义可以写成 或 r 的量纲为浓度时间-1,常用单位是:mol dm-3 s-1。对气相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以压强作为浓度单位这时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为Pa s-1。,3.组分速率rB,使用一种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反应的快慢,称之为组分速率并用符号rB表示,即 rB=对于反应 有 rE=-dE/dt,rF=-dF/dt rH=dH/dt,rG=dG/dt。因此各组分速率之间有
6、如下关系:r=rE/e=rF/f=rH/h=rG/g,化学反应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在恒定的温度下,反应速率是系统中各种物质浓度的函数,反应速率 r 对各物质浓度c1,c2,c3,cB,的这种依赖关系一般可表示为 r=f(c1,c2,c3,cB,)这就是反应速率方程(速率方程的微分式)。反应速率方程需要靠动力学实验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因此反应速率方程又被称之为经验速率方程。对指定反应系统速率方程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最常见、最方便动力学处理的速率方程形式为 或,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对同一反应系统经验速率方程的形式随实验方法、测定范围、准确程度及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
7、而有所区别。例如气相反应:H2+Br2=2HBr,速率方程为 r=k 如果考察的仅仅只是反应初期的动力学行为则得到 速率方程为 r=k 如果控制反应物的浓度 H2Br2,那么动力学实验中观察到似乎只有H2 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即速率方程为 r=kobs,反应级数(order of reaction),定义: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 n 等于经验速率方程 中浓度因子的指数和,其中 nB 称作组分B的反应级数。作为实验结果的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零甚至分数。是实验的结果。例如:,反应级数(order of reaction),例如:,准级数反应(pseudo order reaction),在速
8、率方程中,若某一物质的浓度远远大于其他反应物的浓度,或是出现在速率方程中的催化剂浓度项,在反应过程中可以认为没有变化,可并入速率系数项,这时反应总级数可相应下降,下降后的级数称为准级数反应。例如:,反应速率系数(rate coefficient of reaction),经验速率方程r=k 中 的比例常数 k 称为反应速率系数或比速率,k 在确定速率方程的实验条件下应该是一个与浓度无关的常数,因此它在考察其它因素的影响时格外有用。如果速率方程为 r=k 控制反应物的浓度 H2Br2,那么速率方程为 r=kobs 在这种情况下 kobs=k Br21/2。通常将kobs称作表观速率系数。k 的量
9、纲_ 浓度1-n时间-1 k 的单位:对一级反应-s-1,二级反应-mol-1 dm3 s-1。Pa-1 s-1。,例,气相分解反应:2N2O=2N2+O2 的经验速率方程为:rp=kp p2(N2O)。实验测得T=986K 时在12.0dm3的恒容反应器中,当p(N2O)=50.0 kPa 时反应速率 rp=2.05 Pa s-1。(设反应系统中各组分均可视为理想气体。)(1)求该反应以Pa为浓度单位时的反应速率系数 kp;解:(1)因为rp=kp p2(N2O),由 rp=2.05 Pa s-1,p(N2O)=50.0 kPa 求出 kp=2.05/(50.0103)2=8.2010-10
10、 Pa-1s-1,例,rp=kp p2(N2O),T=986K,V12.0dm3,p(N2O)=50.0 kPa 时 rp=2.05 Pa s-1。(2)求该反应以mol dm-3为 单位时的反应速率系数 kc;(3)求p(N2O)=10.0 kPa时氮气的生成速率及转化速率。解:(2)因为rp=kp p2(N2O),rc=kc N2O2 且理想气体p(N2O)=N2ORT,rp=rcRT 所以kc=kp RT。由T=986K,求出 kc=6.7210-3 mol-1 dm3 s-1(3)=26.7210-3=2.010-8 mol dm-3 s-1=12.02.010-8/2=1.210-7
11、 mol s-1,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kinetics equation),一般形式为 f(c1,c2,c3,cB,;t)=0,这种表示浓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关系的解析表达式称之为反应动力学方程(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直观地表示出物质浓度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这类 c t 曲线通常叫动力学曲线。,绘制动力学曲线,动力学曲线就是反应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了动力学曲线才能在 t 时刻作切线,求出瞬时速率。测定不同时刻各物质浓度的方法有:,(1)化学方法 不同时刻取出一定量反应物,设法用骤冷、冲稀、加阻化剂、除去催化剂等方法使反应立即停止,然后进行化学分析。,绘制动力学曲线
12、,(2)物理方法 用各种物理性质测定方法(旋光、折射率、电导率、电动势、粘度等)或现代谱仪(IR、UV-VIS、ESR、NMR、ESCA等)监测与浓度有定量关系的物理量的变化,从而求得浓度变化。,例,在527时异戊二烯(A)的二聚反应:2 A=A2,实验数据如下表。求(1)t=0.2 s时该反应的速率r;(2)t=0.2 s时A2的生成速率。t/s 0 0.1 0.2 0.3 0.4 0.5 A/(mol dm-3)1.00 0.57 0.39 0.30 0.24 0.20解:以纵坐标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利用上表的实验数据作图得异戊二烯(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曲线。(1)
13、在t=0.2 s处画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交曲线于a点。过a点作曲线的切线,求出该切线的斜率 m=dA/dt=-0.62/0.50=-1.24 mol dm-3 s-1。由于r=,所以反应速率 r=0.62 mol dm-3 s-1。,例,(2)因为 dA2/dt=r,所以0.2s 时二聚体的生成速率 dA2/dt=0.62 mol dm-3 s-1,基元反应与反应分子数,把那些能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所谓一步完成,系指反应物的分子、原子、离子或自由基等通过一次碰撞(或化学行为)直接转化为产物。例如 Br2*2Br;Br+H2 H+HBr,基
14、元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种(分子、原子、离子、自由基等)数目叫做反应分子数。将反应分子数分别为1、2的基元反应分别叫做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大多数气相基元反应是单分子或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已少见,更难有分子数超过3的。基元反应的特点如下页所示:,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1)基元反应是反应物分子的一次反应碰撞行为,因而“一个基元反应的逆反应也必然是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正反应和逆反应通过相同的过渡态”。这就是微观可逆性原理。不难判断反应 Pb(C2H5)4=Pb+4 C2H5 不可能是基元反应。(2)有一些基元反应,(在所包含的态态反应中)参加碰撞作用的粒子并不都化学地参加反应。例如基元反应 2I
15、+M=I2+M 仍然只是双分子反应,由于参加碰撞作用的毕竟是三个粒子,所以可称其为动力学上的三分子反应。,反应历程(reaction mechanism),通常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只代表反应的化学计量式,而并不代表反应的真正历程。如果一个化学计量式代表了若干个基元反应的总结果,那这种反应称为总包反应或总反应。例如总包反应:H2+Br2=2 HBr 实验证明H2与Br2的反应是通过一系列反应步骤完成的:Br2+M 2Br+M Br+H2 HBr+H H+Br2 HBr+Br H+HBr H2+Br Br+Br+M Br2+M,反应历程(反应机理),我们把完成反应物到产物转变所经历的基元反应序列称之为
16、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反应历程指出了完成反应方程式所示化学变化的真实过程。化学动力学中用“反应历程”一词仅限于基元反应层次。,反应历程中至少包含两个基元反应步骤的反应称之为复杂反应,有少数反应方程式既可表达反应的计量关系,同时也可视为基元反应,如:NO2+CO=NO+CO2 这类反应叫简单反应。,同一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有不同的反应机理。了解反应机理可以掌握反应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的驾驭反应。,7.2,基元反应动力学规律,一 浓度与反应速率质量作用定律,二 反应动力学,三 温度与反应速率Arrhenius 定律,四 Arrhenius活化能,质量作用定律(law of mass action),
17、对于基元反应 aA+bB gG+hH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乘积成正比。幂指数就是基元反应方程中各反应物的计量系数。即 r=k AaBb 按照质量作用定律 单分子反应:A P,r=k A 服从一级动力学规律;双分子反应:A+B P,r=k AB 2A P,r=k A2 均服从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质量作用定律适用范围,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基元反应。严格地说,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是有条件限制的。一是要求反应物浓度不能过大。二是在实验条件下反应速率真正由化学过程所决定。一般来说对一个基元反应,即使系统中存在涉及与该基元反应相同组分的其它基元过程,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性并不受影响。(a)Br2
18、=2 Br ra=kaBr2(b)Br+H2=HBr+H rb=kbBrH2 dBr/dt=2 ra rb=2 kaBr2-kbBrH2,3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 的区别,反应级数:是对总反应而言的,是实验结果,它可正、可负,可为零或分数.即使对同一反应,反应级数因实验条件、数据处理方式不同而有所变化.反应分子数:它是对微观分子反应而言的,是必然存在的,其数值只能是一、二或三。对于基元反应,一般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在数值上相等。但有些基元反应表现出的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不一致,例如乙醚在500左右的热分解反应是单分子反应,但当乙醚的压力低于20 kPa时反应级数就明显偏离一级,在低压下将表现为
19、二级反应。对于复杂反应,无反应分子数而言,反应级数与反应物计量系数之和也没有必然联系,相等仅是巧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对于反应:A P 速率方程为:r=k1 A,初始条件:当t=0 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A0;积分上限时间为t,反应物A的浓度用 A 表示:,写成指数形式:,一级反应动力学,以上各式均为速率方程的积分式,都是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对于气相一级反应,只要将浓度A用压力pA替代,处理方法及动力学规律完全相同。,如果令A0=a,至 t 时刻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x,反应物剩余的浓度为 a-x.那么转化率为 y=x/a,则:,或,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反应进行时,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按指数规律下
20、降。反应速率亦随之以相同的方式持续下降。,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A=0.5 A0或 x=0.5 A0 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half-life),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可见,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速率系数 k1 成反比,而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lnA 对t 作图为一直线,其斜率等于-k。lnA=lnA0-k t,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常见的一级反应有放射性元素的蜕变、分子重排、五氧化二氮的分解等。,*速率系数 k 的单位为时间的负一次方,时间 t 可以是秒(s),分(min),小时(h),天(d)等。,*,所有分数衰期都是与起始物浓度无
21、关的常数。,【例】,气相单分子反应:AB=A+B,在温度T 时,等容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t/s 0 20 50 80 100 p总/kPa 50.65 54.70 60.27 65.87 67.87 t/s 120 150 180 200 p总/kPa 70.91 74.45 77.49 79.52已知反应开始前系统中只有AB,求该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系数 k 及。,【例】,解:设 p0,p 分别表示AB 的初始压力与 t 时刻的压力。AB=A+B t=0 p0 0 0 t 时刻 p(p0-p)(p0-p)此时系统的总压为:p总=p+2(p0 p)AB在 t 时刻的压力为 p=2 p0 p总 t/s
22、 0 20 50 80 100 p/kPa 50.65 46.60 41.03 35.43 33.43 t/s 120 150 180 200 p/kPa 30.39 26.85 23.81 21.78,【例】,以 ln(p/kPa)对 t 作图得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 m=-4.2103s-1。按质量作用定律,该反应的 速率方程为 动力学方程为 因此 k=-m=4.2103s-1,=165 s。,例,某金属钚的同位素进行放射,14 d 后,同位素活性下降了6.85%。试求该同位素的:(1)蜕变常数,(2)半衰期,(3)分解掉90%所需时间。,解:,二级反应(second order react
23、ion),反应速率方程中,浓度项的指数和等于2 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常见的二级反应有乙烯、丙烯的二聚作用,乙酸乙酯的皂化,碘化氢的热分解反应等。,例如基元反应:,(单纯)二级反应动力学,令:A0=a,A=a x(转化率y=x/a),反应 2 A P,速率方程:r=k A2,2,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单纯)二级反应动力学的特点,1/A-t 作图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速率系数 k,截距的倒数为。,速率系数k的量纲为浓度-1时间-1 dm3 mol-1 s-1;(kPa s)-1。,(单纯)二级反应动力学的特点,可见,(单纯)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成反比。初浓度越高,消耗掉一半反应物所用
24、时间越短,消耗掉初始反应物量一半所用时间为再消耗掉余下的一半所用时间的1/2。,令 A=A0/2 求出半衰期:,对 的二级反应,=1:3:7。,(混合)二级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多组分反应动力学,在处理反应速率涉及多个组分浓度的动力学问题时常常引人单位体积反应系统中的反应进度 x=/V 作为共同变量(x具有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对任一反应物或产物B,当t=0时,其浓度为 B0,t 时刻浓度为 B,且 B=B0+B x。相应的反应速率:,【例】,已知恒容气相双分子反应:NO+O3=NO2+O2 在25时 k=1.20107 dm3 mol-1 s-1。如果 NO0=O30=0.1 mol dm-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化学 第二 第七 章基元 反应 动力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