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ppt
《湘教版选修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选修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据报道:1949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达121.3万人,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7%;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40%。,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一、我国的干旱灾害,【阅读分析】阅读下列资料,总结我国干旱 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资料: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我国干旱灾害的基本特征,三是影响范围广,二是持续时间长,一是出现次数多,【实践活动】,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图中能反映出来
2、的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有哪些?,出现频次高、影响范围广。,(2)分析干旱灾害与干旱的区别。,气候意义上的干旱,是指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候现象,但它不一定会造成灾害,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气候区划。干旱灾害则是指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灾害的干旱。,?,干旱灾害多与干旱气候直接相关,但干旱灾害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吗?,干旱灾害不仅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生,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也有干旱灾害发生,并且由于那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发性干旱的影响时,就会形成重大的灾情,是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3)读出我国干旱灾害的严重区。,我国的旱灾主要
3、分布在四个区域:华北旱灾区、华南和西南旱灾区、长江中下游旱灾区和东北旱灾区。l951一l988年间出现旱灾频次都在20次以上。,(1)降水:,形成原因:,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长江以南:华北、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伏旱为主,春旱为主,春夏连旱,冬春连旱为主,(2)水资源的匹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春旱严重,耕地面积广,以旱作农业为主,春季作物生长关键期,需大量灌溉水源旱上加旱,伏旱严重,耕地不如北方多,以水田为主,农业发展需水量大旱情严重,人口增加: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农业活动: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增加;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使受旱威胁的面积进一步扩大。,(3
4、)社会经济:,【探究活动】,阅读“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答问题:,城市名 45月 78月 全年 齐齐哈尔 0.43 0.21 0.14 北京 0.54 0.31 0.26 延安 0.44 0.31 0.18 开封 0.47 0.35 0.20 苏州 0.27 0.38 0.16 南昌 0.26 0.43 0.16 汉口 0.27 0.56 0.19,1.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点拨】,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大,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降水相对变率越小,说明降水的年
5、际变化越小,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小。2由“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45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两地春季最易出现干旱。3我国江南丘陵78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该地盛夏季节最易出现伏旱。,【思考活动】,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我国水资源分布以及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春旱,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还未来临,农作物需水量大。,伏旱,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冬春连旱,依靠西南季风带来降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思考活动】,如何应对干旱灾害?,1、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牧相结合地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 生态环境
6、。,2、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作物。,3、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4、加强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5、跨流域调水。,二、我国的洪涝灾害,【阅读】阅读课本39页材料“1998年长江流域的雨情”,分析:暴雨的时空组合特点,【探究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98年长江流域的水情 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受特大洪水,长江于流先后出现8次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多次超历史最高水位。在19条主要支流中,有一些水丈站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长江中下游超警戒水位时间大多在5796天之间。,1读下面两图,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
7、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大、水位高,但二者不成正比。1998年该段流量远低于历史最大流量,但其水位却一直居高不下,多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可见,l998年该段的洪水灾害特点是:小水量、高水位、大灾难。,2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最大流量,但洪水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试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观点一: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观点二: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小。观点三: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观点四:暴雨成灾,流量增大,水位抬升。,观点一:正确。由于长江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观点二:正确。由于人口
8、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小。观点三:正确。由于人口增长,使耕地不足、薪柴不足,导致大量植被的破坏。观点四:正确。由于气候的异常,导致长时间持续暴雨成灾。,3根据上述的有关资料,从洪水水位和流量、洪水的持续时间等方面,概括1998年洞庭湖一带洪水的基本特征。,水位高、流量大、持续时间长。,【思考】,我国l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形成原因。,【图表分析】,阅读教材38页“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表,分析我国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流域。,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
9、域、辽河流域。,【读图分析】,阅读“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的最严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洪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洪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洪涝空间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点拨】,【讨论】,结合我国雨带空间移动规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组合规律。,夏季的锋面雨带的推移和热带气旋的强弱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选修 我国 干旱 洪涝 寒潮 台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