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单层工业厂房.ppt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单层工业厂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单层工业厂房.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材作者:梁兴文课件制作:丁怡洁课件审查:梁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章 楼盖和楼梯,主要内容:,受弯构件塑性铰和结构内力重分布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重点:,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弯构件的塑性铰和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1 概述,1 楼盖是房屋建筑中的主要承重结构之一,(a)单向板肋梁楼盖,(b)双向板肋梁楼盖,(c)无梁楼盖,(d)密肋楼盖,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1 概述,(e)井式楼盖,(f)扁梁楼盖,楼盖结构类型(types of floor systems),1 楼盖是房屋建筑中的主要承重结构之一,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1 概述,2
2、 楼盖结构选型,按施工方法,混凝土楼盖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楼盖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盖 按结构形式,现浇混凝土楼盖可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无梁楼盖 密肋楼盖 井式楼盖 扁梁楼盖,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1 概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1)对两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时,宜按双向板计算;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注:长边长度;短边长度,3 单向板与双向板,单向板: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或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
3、的板。双向板: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4 梁、板截面尺寸(承载力和刚度),梁、板截面的常用尺寸,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1 概述,5 现浇整体式楼盖结构内力分析方法,弹性理论 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塑性理论 内力分析与截面计算相协调,结果比较经济,但一般 情况下结构的裂缝较宽,变形较大。,板和次梁:按塑性理论分析内力 主 梁: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 主梁为楼盖中的主要构件,要保证使用中有较好的性能。,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2 受弯构件塑性铰和结构内力重分布,1 受弯构件的塑性铰(plastic hinge),塑性铰的形成,
4、在钢筋屈服截面,从钢筋屈服到达到极限承载力,截面在外弯矩增加很小的情况下产生很大转动,表现得犹如一个能够转动的铰,称为“塑性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2 受弯构件塑性铰和结构内力重分布,1 受弯构件的塑性铰,塑性转角及塑性铰的转动能力(plastic rotation capacity),塑性铰转角:,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1)钢筋种类。受拉纵筋采用软钢(HPB235,HRB335,HRB400,RRB400级钢筋)时,较大。(2)受拉纵筋配筋率。较低时,较大。值直接与塑性铰转动能力 有关。(3)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极限压缩变形大
5、,较大。混凝土的强度 等级低,箍筋用量多或受压区纵筋较多时,都能增加混凝土的极限 压缩变形。,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2 受弯构件塑性铰和结构内力重分布,1 受弯构件的塑性铰,塑性铰的特点,(1)塑性铰实际上具有一定长度,分析时可认为是一个截面;(2)塑性铰能承受定值弯矩,即截面的屈服弯矩;(3)对于单筋受弯构件,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4)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2.2 受弯构件塑性铰和结构内力重分布,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过程(以矩形等截面两跨连续梁为例),两跨连续梁内力变化过程,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两跨连续梁内力
6、变化图,第一过程:裂缝出现塑性铰形成以前,原因为裂缝的形成和开展。第二过程:塑性铰形成以后,原因为塑性铰的转动。,条件:(1)(2)适筋梁(3)达 之前不 发生剪切破坏,2.2 受弯构件塑性铰和结构内力重分布,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2 受弯构件塑性铰和结构内力重分布,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幅度,指截面弹性弯矩与该截面塑性铰所能负担弯矩的差值,通常以相对值表达:,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设计考虑,(1)“充分的内力重分布”(2)“不充分的内力重分布”(3)一个截面的屈服并不意味着结构破坏(4)塑性铰截面不必考虑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必须满足平衡条件(5)一般调整幅度不应超过25%,2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7、,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和板的布置,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价及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结构的平面布置。根据工程实践,常用跨度为:单向板:(1.72.5)m 次 梁:(46)m 主 梁:(58)m,结构平面布置方案,(a)主梁横向布置,(b)主梁纵向布置,(c)只布置次梁,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方案,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简图,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1)板,1)计算单元:1m宽板带2)荷 载:均布荷载3)连 续 梁:次梁、墙作为板的不动铰支座 4)
8、计算跨度:中间跨:边跨(边支座为砌体墙):通常a为120mm,(2)次梁,1)荷载范围:次梁左右各半跨板 2)荷 载:均布荷载 恒载:次梁左右各半跨板自重、次梁自重 活载:次梁左右各半跨板上活载,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3)连 续 梁:时,认为主梁是次梁的不动铰支座,否则应取交叉梁系进行分析 4)计算跨度:中间跨:边跨(边支座为砌体墙):通常a为240mm,(3)主梁,1)荷载范围:主梁左右各半个主梁间距,次梁左右各半个次梁间距 2)荷 载:集中荷载 3)连 续 梁:当 较小,可将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 框 架:时,应考虑柱
9、对主梁的转动约束作用 4)计算跨度:与次梁相同,通常a为370mm,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连续梁、板的计算跨度,(a)边跨,(a)中间跨,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次梁抗扭刚度对板的影响,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活荷载不利布置规律:(1)求某跨跨中,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2)求某跨跨中 或,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3)求某支座,该支座左、右跨
10、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4)求某支座,与(3)相同,连续梁的实际跨数 5跨时:按5跨计算 实际跨数 5跨时:按实际跨数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等跨或跨度差 10%且各跨受荷相同的连续梁),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活荷载在不同跨间时的弯矩图和剪力图,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内力计算,连续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可按一般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内力。对于等跨连续梁(或连续梁各跨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由附表1查出相应的内力系数,利用下列公式计算跨内或支座截面的最大内力。
11、,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在集中荷载作用下:,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内力包络图,由内力叠合图形的外包线构成,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和布置钢筋的依据。,均布荷载作用下五跨连续梁的内力叠合图和内力包络图,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控制截面及其内力,控制截面:对受力钢筋计算起控制作用的截面 梁跨以内:包络图中正弯矩最大值(配正钢筋)负弯矩绝对值最大值(配负钢筋)支 座:支座边缘处负弯矩最大值,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设计 第二 单层 工业 厂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