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第3课时(结晶).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第3课时(结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第3课时(结晶).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2)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情况如何?,猜想:将浓食盐溶液中的水蒸干会出现什么现象?热的浓硝酸钾溶液放在冷水中降温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分组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也可按照教材170页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学以致用,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当地居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分析: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的溶解度降低,所以大量析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蒸发快,所以食盐大量析出。,课堂练习,教材173页
2、9题 设计方案,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结晶后的母液是()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浓溶液 D稀溶液2、下列混合物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的是()A.KCl和MnO2 B.NaCl和KNO3C.Cu粉和MnO2D.Fe和CuSO4粉末,A,A,3、高温下用蒸馏水溶解NaCl和KNO3共同达到饱和,冷却此饱和溶液,析出的成分是()A.纯净的KNO3 B.纯净的NaClC.大量的KNO3 少量NaCl D.大量的NaCl 少量KNO34、用“”、“”或“”填空:(1)同一温度下,分别将100g饱和KCl溶液和200g饱和KCl溶液蒸发掉10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分别为mg和ng,则mg()ng(2)将5g胆矾(CuSO45H2O)完全溶于95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C,=,总结反思,蒸发溶剂和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是两种常用的结晶方法。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结晶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它可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等。,布置作业,教材173页 8、9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九年级 化学 第六 三节 课时 结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