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ppt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六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本章要求:了解: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与控制,汽油机燃烧室。理解: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影响燃烧的因素和措施。掌握:爆燃和表面点火形成原因与控制措施。,2,第1节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包括: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和后燃期三个阶段。,一、正常燃烧过程,1、着火落后期(1-2),从火花塞点火到火核中心形成开始燃烧(压力线明显脱离纯压缩线而急剧升高)。,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影响因素:,混合气浓度、气体温度与压力、点火能量、残余废气系数、气流运动等。,*思考:一般希望着火落后期越短越好,为什么?,3,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2、明显燃烧期(2-3),从开始燃烧到
2、压力达到最高点(通常也是温度最高点)。,特点:,1、火焰以球面火焰层的形式向周围传播,迅速烧遍整个燃烧室,此球面称为火焰前锋。,2、约80%的燃料在上止点附近燃烧放热,故压力、温度迅速升高。,(最高压力3-8MPa,最高温度2200-2800K),故也称为火焰传播阶段(30-70m/s)。,*思考:汽油机最高温度与压力比柴油机高,为什么NOx排放反而低?,4,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压力升高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越大,动力性与经济性越好;,但振动与噪音大,NOx排放增加。,最高压力点3的位置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推迟,动力性、经济性差,提前,压缩负功增加,、与 增大。,最高压力点的位置通常由点火
3、提前角来调整。,(一般要求不超过0.175-0.25MPa),(通常出现在上止点后12-15CA),5,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3、后烧期(2-3),从压力最高点到燃料基本燃烧完全。,特点:,1、燃烧速度低;,2、活塞已下行,作功效率低且散热损失大;,3、除未燃燃料参与燃烧外,一些中间产物(CH、CO等)将进一步氧化燃烧;,要尽量缩短后燃期,6,二、不规则燃烧,定义:,发动机稳定运转情况下,各气缸间的燃烧差异和各循环间的燃烧变动,某种程度上属正常情况。,1、循环变动(汽油机特有的燃烧现象),危害:,1、由于存在循环变动,故无法精确控制每循环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从而影响发动机各项性能的提升。,消除循环
4、变动后,可降低燃油消耗10%-15%。,7,2、严重时会导致低速(怠速)失火率的增加,使发动机运转不稳定(稀薄燃烧时尤为严重)。,循环变动产生的原因:,1、火花塞附近气体成分的变化,2、气流强弱(紊流,尤其火花塞附近),(影响落后期的长短),(影响火核中心的形成与火焰传播轨迹),8,改善循环变动的措施:,1、采用的过量空气系数;,2、适当组织进气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加快火焰传播速度,并可扫除火花塞附近的残余废气;,(但不可过强,否则会吹散火核),汽油机进气气流的组织,3、采用多点点火;,双火花塞点火,4、采用大的火花塞间隙和点火能量;,使火核远离壁面和电极,9,2、各缸工作不均匀,产生的原
5、因:,1、各缸充量不均匀,2、各缸混合气成分不均匀,改善措施:,1、进气支管均匀配置(长度、大小、进气阻力),2、采用多点喷射或缸内直喷,10,三、不正常燃烧,火花塞点火后,火焰前锋未达区域由于先期发应速度加快,而引发自燃的一种现象(多点同时自然着火)。,1、爆燃(爆震)(敲缸),定义:,*思考:同样是多点自燃,为什么柴油机不会出现爆燃?,11,现象与危害:,1)局部压力、温度迅速升高,形成激波,撞击燃烧室壁面,发出敲缸声(高频振荡,频率5000次/s)。,2)零件的冲击载荷增大;,3)激波会破坏缸壁上的油膜和激冷层,导致磨损加剧、热负荷严重;,4)动力性与经济性明显降低。,爆燃时气缸压力变化
6、,5)排放变差,积碳增多。,冷却水和壁面气体附着层的作用,维持壁面200-300的温度。,12,影响暴燃的因素:,1)燃料性质(辛烷值的大小),2)使用因素:,(1)发动机转速,转速,进气速度,紊流强度,燃烧速度,爆燃倾向。,(2)废气残余系数,废气残余系,混合气自燃温度,爆燃倾向,(3)混合气浓度(过量空气系数时,爆燃倾向大),(4)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最高爆发压力和温度,爆燃倾向,13,(4)燃烧室积碳,形成炽热物并使散热不良,使终端混合气加热,爆燃倾向增大。,3)结构因素:,(1)压缩比,压缩比,压缩终了温度和压力速度,爆燃倾向。,(2)火花塞位置、燃烧室结构与气缸直径大小(影响火焰
7、传播距离),(5)发动机负荷,负荷,缸内温度和压力,爆燃倾向。,14,凡不依靠火花塞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火花塞电极、排气门、积碳等)点燃混合气的现象。,2、表面点火,定义:,分类,非爆燃性表面点火,爆燃性表面点火,早火或早燃,后火或后燃,1)后火:,火花塞点火之后,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通常炽热表面温度较低,与爆燃不同的是,其火焰以正常速度向外传播)。,后火通常对发动机影响不大。,15,2)早火:,火花塞点火之前,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炽热点温度较高,通常由于发动机长时间高速、大负荷运行所至)。,早火的危害:,(1)压缩负功增大(单缸机甚至引起停车);,(2)压力升高率大,工作粗暴,机械负荷
8、与热负荷严重,且易促进更多炽热点的形成;,(3)会促进爆燃的产生(与爆燃为相互促进的关系);,3)表面点火与爆燃的区别,一个是自燃,有激波和清脆的敲缸声,一个是炽热表面点燃,无激波,敲缸声沉闷。,16,影响暴燃的因素与防止措施:,凡是能使缸内的T、P降低、减少气缸积碳的因素,都可预防热面点火(1)选用低沸点汽油和成胶性小的机油;(2)在燃料中加抑制热面点火的添加剂(如磷化物);(3)适当降低压缩比(8.5以下);(4)避免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和频繁减速运行。,17,第2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简介,1、功率混合气(13.514),一、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属于浓混合气,输出功率大,但燃烧温度高,C
9、O和HC排放大。,2、经济混合气(1617),属于稀混合气,油耗低,但富氧使NOx排放大。,基于节能和减排,应使空燃比精确控制在14.7附近。,空燃比与发动机性能关系,18,二、典型的汽油机电子燃油控制系统,油箱,ECU,冷起动喷油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1、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带空气流量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喷油器,怠速控制阀,19,2、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带进气压力传感器),20,水温传感器、进、排气温度传感器、油温传感器等。,一、温度传感器,第3节 电控系统传感器简介,构造与原理:,热敏电阻(NTC
10、型),21,作用:,1、水温与进气温度传感器用于喷油量的修正;,2、排气温度传感器用于三元催化异常高报警;,3、油温过高报警。,检测:,22,二、空气流量传感器(流量计),种类与构造:,补偿挡板,缓冲室,翼片,温度传感器,旁通气道,调节螺钉,电位计,叶片式,卡门式,作用:,检测进气量,确定基本喷油量。,23,控制电路,热膜,温度补偿电阻,防护网,热线式,热膜式,热式空气流量计反应灵敏,测量精度高且不受气流脉动影响,适合各种工况下的精确测量,是目前应用的趋势。,热线式具有自洁功能;热式空气流量计采用12V工作电源。,24,三、进气压力传感器,构造与原理:,半导体压敏电阻式、变阻器式、电容式等。,
11、1、压敏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桥式电路),检测时(就车):怠速信号电压1-1.5V,加大油门信号电压应逐渐增大,全开时应为4.5-5V。,25,2、变阻器式:,3、电容式:,输出数字信号,26,四、曲轴位置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构造与原理:,电磁式、霍尔式、光电式等。,1、电磁式,特点:,1、输出正弦波,为模拟信号;2、信号大小与间隙和转速有关,信号容易畸变和丢失,不适合低转速测量。,作用:,测量曲轴转角位置和发动机转速。,27,2、霍尔式,特点:,数字信号、适合各种转速测量。,3、光电式,特点:,数字信号、精度高,但使用要求高。,*思考:如果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丢失会怎么样?,28,五、节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油机 混合 形成 燃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