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ppt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ppt(1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and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5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5.2 原电池5.3 电极电势5.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5.5 电池电动势的应用5.6 电解与电化学技术5.7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5.8 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电极电势5.9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和滴定曲线5.10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人类一切生产和生命活动:能量供应问题。煤、石油等燃烧发热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生物电现象(心电、脑电),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
2、本概念,一、氧化值二、氧化还原反应三、氧化还原电对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氧化值(氧化数)1.作用:氧化值是用以表示化合物分子中某元素的化合状态的。2.定义:元素的氧化值是指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这种荷电数是把成键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的。,3.氧化值与化合价的区别(1)氧化值表示的是化合物分子中某元素总体的化合状态(整体);化合价表示的是化合物分子中某元素某个原子的化合状态(个别)。(2)氧化值有分数而化合价无分数。,4.确定氧化值的规则(1)单质中元素的氧化值为零;如Zn、Cl2。(2)单原子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Ca2+,+2;Cl-,-1。
3、(3)多原子离子中,所有元素的氧化值之和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 数。如ClO-中Cl为+1,O为-2。(4)在电中性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氧化值之和等于零。如Al2O3、H2O。(5)氧在化合物中氧化值一般为-2,但在过氧化物(如H2O2)中 为-1,在超氧化物(如NaO2)中为-1/2,在OF2中为+2;氢在化合物中氧化值一般为+1,但在金属氢化物(如KH、CaH2)中,H 的氧化值为-1;所有氟化物中,氟的氧化值为-1。,例 求Na2S2O3和Na2S4O6中S的氧化值。,解 设S在Na2S2O3中的氧化值为x,则2(+1)+2x+3(-2)=0 x=+2;设S在Na2S4O6中的氧化值为y,则
4、2(+1)+4y+6(-2)=0 y=+5/2。,二、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 元素的氧化值发生了变化的化学反应。Sn2+Fe3+Sn4+Fe2+2、特点(1)存在着氧化剂与还原剂;(2)存在着氧化态与还原态。,三、氧化还原电对,1、电对Ox+ze Red 同种元素的氧化态与还原态构成了氧化还原电对,记作Ox/Red。如Sn4+/Sn2+,Fe3+/Fe2+,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由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组成。,2、电极反应,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可拆分为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半反应(半电池反应,电极反应):Fe3+e Fe2+Sn2+Sn4+2e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两个共轭电对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3.电对拆分
5、:,2MnO4-5H2C2O4 6H 2Mn2 10CO2 8H2O MnO4-8H 5e Mn2 4H2O H2C2O4 2CO2 2H 2e MnO4-/Mn2;CO2/H2C2O4,离子-电子法1.配平原则: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电荷守恒: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2.配平的具体步骤:,(1)写出离子方程式:,MnO4-SO32-H Mn2 SO42-H2O,(2)将反应分解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式:,还原反应:MnO4-Mn2,氧化反应:SO32-SO42-,(3)配平:使半反应两边的原子数和电荷数相等,MnO4-8H+5e=Mn2 4H2O,SO32
6、-H2O=SO42-2H+2e,(4)使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数为其最小公倍数,合并成一个配平的离子反应式:,2)MnO4-8H+5e=Mn2 4H2O,+5)SO32-H2O=SO42-2H+2e,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例1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KI+H2SO4 K2SO4+Cr2(SO4)3+I2+H2O解:先写成离子反应式:Cr2O72-+I-+H+Cr3+I2+H2O将离子反应式分成两个半反应:I-I2Cr2O72-+H+Cr3+H2O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2I-=I2+2eCr2O72-+14 H+6e=2Cr3+7 H
7、2O,使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数为其最小公倍数(e=6),合并成一个配平的离子反应式:Cr2O72-+6I-+14H+=2Cr3+3I2+7H2O最后写出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K2Cr2O7+6KI+7H2SO4=Cr2(SO4)3+4K2SO4+3I2+7H2O,例2 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H2S+H2SO3 S+H2OH2S-2e S+2H+H2SO3+4H+4e S+3H2O 2+得:2H2S-4e 2S+4H+2 H2SO3+4H+4e S+3H2O 2H2S+H2SO3=3S+3H2O,例3:配平Cl2(g)+NaOH NaCl+NaClO3,解:Cl2(g)+2e=2Cl-Cl2(
8、g)+12OH-=2ClO3-+6H2O+10e 5+得:6Cl2(g)+12OH-=10Cl-+2ClO3-+6H2O化简得:3Cl2(g)+6OH-=5Cl-+ClO3-+3H2O3Cl2(g)+6NaOH=5NaCl+NaClO3+3H2O,第二节 原电池,一、原电池的概念二、原电池的组成式三、电池电动势四、电极类型,一、原电池的概念,1.定义 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2.原电池的构成 电势不同的两个电极;盐桥;外电路(检流计)。,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Zn极电势低,为负极;Cu极电势高,为正极。,3.Daniell电池,4.特征 正极:氧化剂(Cu2+)被还原,半电池
9、反应为:Cu2+2e Cu负极:还原剂(Zn)被氧化,半电池反应为:Zn Zn 2+2e 电池反应为:Cu2+Zn Cu+Zn 2+,二、原电池的组成式(电池符号),1.书写要求(1)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2)正负极之间用盐桥“”相接;(3)极板与溶液之间用一竖线“”隔开;(4)同相之不同物质间用“,”间隔;(5)若为离子时应注明其活度(浓度亦可);(6)若电对不含金属导体,则需加一惰性导体;(7)纯气体、液体或固体与惰性电极之间以“,”间隔,并应注明其状态,与溶液以竖线“”隔开。,2.应用示例,例4将氧化还原反应2MnO4-5H2O26H=2Mn2 8H2O 5O2拆成两个半电池反应
10、,并写出电极组成和电池组成表示式。解(1)根据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原则,拆分此氧化还原反应为两个半电池反应:正极反应:MnO4-8H5e Mn2 4H2O 负极反应:H2O2 2H O2 2e,(2)电极组成:正极:PtMnO4-(c1),Mn2(c2),H(c3)负极:Pt,O2(p)H2O2(c4),H(c3)(3)电池组成表示式:(-)Pt,O2(p)H2O2(c4),H(c3)MnO4-(c1),Mn2(c2),H(c3)Pt(+),三、电池电动势,1、定义 电池电动势是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瞬时电势差。(在接近零电流下所测定的电势差)2、表示 电池电动势 E E+-E-E+
11、某时刻正极的电势,E-某时刻负极的电势。,思考:为什么手电筒电光愈用愈暗?,因为其电池电动势愈用愈低。,四、电极类型,1.金属-金属离子电极:Zn|Zn2+(c)电极反应 Zn2+2e Zn 2.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Ag,AgCl(s)|Cl-(c)电极反应 AgCl+e Ag+Cl-3.氧化-还原电极(双离子电对电极):Pt|Fe2+(c1),Fe3+(c2)电极反应 Fe3+e Fe2+4.气体电极:Pt,Cl2(p)|Cl-(c)电极反应 Cl2+2e 2Cl-,第三节 电极电势,一、电极电势的产生,1、电极的双电层结构,M(s)Mn+(aq)+ne,由于在金属与溶液间的界面处
12、形成双电层结构,电极电势产生了。,双电层结构的电极电势为绝对电极电势。,2、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电极电势的大小与(1)金属的本性;(2)金属离子的浓度;(3)温度 有关。,二、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1.标准氢电极的作用 无法直接测出表面电势和相间电势不能确定电极电势的绝对值。实际中选定一个标准电极,将其电极电势定义为零,即可确定其它电极的电极电势。IUPAC规定,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基准电极。,2.标准氢电极的组成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SHE,(1)海绵状铂黑作电极导体;(2)H2压力维持100kPa;(3)H+活度为1(1.184molL-1);(4)EH+/H
13、2=0 V,(5)标准氢电极的组成式 铂黑上吸附的H2与溶液中的H建立如下动态平衡:,2H(aq)+2e H2(g),标准氢电极的组成式可表示为:Pt,H2(100kPa)H(a=1),3.标准电极电势,(1)定义 处于标准态下的电极的电势称为该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用符号E表示。(2)标准态 溶液活度为1,或气体压力为100kPa,液体和固体为纯净物。,4.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首先和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其次确定被测电极是正极还是负极。若为正极,则其标准电极电势E+E+EH+/H2 E若为负极,则其标准电极电势 E-EH+/H2-E-
14、E EOx/Red定义为给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对值)。,电池电动势 E E+-E-,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例5 简述测定Pt|Fe3+(1.0),Fe2+(1.0)的标准电极电势的方法及结果。解 将Pt|Fe3+(1.0),Fe2+(1.0)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从实验电流的方向确定此待测电极为正极,标准氢电极为负极。测得电动势为0.771V,则 E E+-E-EFe3+/Fe2+-EH+/H2,式中E 的右下角注明了参加电极反应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上角的表示标准状态。,EFe3+/Fe2+E 0.771V.,标准锌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Zn|Zn2+(1.0)H+(1.0)|
15、H2(100kPa),Pt(+),测得此原电池的电动势E=0.7618 V,由于 E E+E-E HH2 E Zn2Zn 0 E Zn2Zn E Zn2Zn-0.7618 V。,标准电极电势表中,以标准氢电极为界,氢以上电极的E 均为负值,氢以下电极的E均为正值。某电极的E代数值愈小,表示此电对中还原态物质愈易失去电子,即还原能力愈强,是较强的还原剂;若电极的E代数值愈大,表示此电对中氧化态物质愈易得到电子,即氧化能力愈强,是较强的氧化剂。,5.标准电极电势的物理意义:,三、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其应用,附录:常见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1.标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1)判断氧化剂与还原
16、剂 对比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便可知道此氧化还原反应在标准态时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标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判断标准态时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方向:强Ox+强Red 弱Ox+弱Red 电极电势愈高,氧化还原电对中的氧化态得到电子变成其还原态的趋势愈强;电极电势愈低,氧化还原电对中的还原态失去电子变成其氧化态的趋势愈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电极电势高的电对的氧化态氧化电极电势低的电对的还原态。,解 首先,将此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并查出这两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Fe3+e Fe2+EFe3+/Fe2+=+0.771V,Br2+2e 2Br-EBr2/Br
17、-=+1.087 V,其次,找出标准电极电势高的电对中的氧化态(Br2),和标准电极电势低的电对中的还原态(Fe2+),此二者应是该自发反应的反应物。故该反应正向(向右)自发进行。,例6 判断标准状态时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2Fe2+Br2 2Fe3+2Br-。,例7 判断标准状态下反应Ag+Fe2+Ag+Fe3+自发进行的方向。,解 将此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并查出两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Ag+e Ag EAg+/Ag=+0.7996 V,Fe3+e Fe2+EFe3+/Fe2+=+0.771V,反应系统中较强的氧化剂是Ag+,较强的还原剂是Fe2+,故反应正向(向右)进行
18、。,2.使用标准电极电势表注意事项:,无论反应物是电对中的氧化态,还是其还原态,氧化还原电对的E的符号不变。,2Fe3+Sn2+2Fe2+Sn4+,E Fe3+/Fe2+=+0.771V,2Fe2+Ag+Fe3+Ag,E Fe3+/Fe2+=+0.771V,(1)E ox/red所对应的电极反应均写成:Oxze Red,(2)标准电极电势是强度性质,不具加和性。,Zn2+2e Zn E=-0.7618V,2Zn2+4e 2Zn E 2(-0.7618V),(3)E只能判断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如:,Ag+Fe2+Ag+Fe3+,Ag+e Ag EAg+/Ag=+0.7996 V
19、,Fe3+e Fe2+EFe3+/Fe2+=+0.771V,比较结论:反应正向进行。,但如果有,则反应逆向进行。问题:怎样知道在此条件下反应逆向进行?答案:这是比较电极电势的结果。,Ag+(0.10)+Fe2+(0.10)Ag+Fe3+(1.0),第四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Nernst方程式,一、Nernst方程式及浓度对EOx/Red及E的影响标准电极电势:只考虑电极本性的影响,故只能用于标准态下的氧化还原反应。非标准态下,EOx/Red:考虑电极本性、反应物浓度、温度以及溶液的酸度等因素。Nernst方程式:综合了上述影响因素的计算EOx/Red及E的公式。,1.电极电势的Nernst方程
20、式,对于任一电极反应,其电极电势的Nernst方程式为:,aOx+ne bRed,上式电极电势的Nernst方程式 式中E 电极电势(V)E 标准电极电势(V)R 气体常数(8.314 JK-1mol-1)F Faraday常数(96 485 Cmol-1)T 绝对温度(K)n 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mol)Oxa 电极反应中电对氧化态浓度幂的乘积 Redb 电极反应中电对还原态浓度幂的乘积 电极反应中的固体或纯液体,其活度视为1,气体的浓度用其分压表示。,E与电极反应物浓度的关系:E与电对中氧化态浓度呈正相关;E与电对中还原态浓度呈负相关。,当T298.15K时,例8 已知电极反应 Fe
21、3+e=Fe2,E=0.77V,试分别计算:(1)Fe3 Fe2=10;(2)Fe3 Fe2=1/10时的E值(298K)。解:由Nernst方程可得 E E+0.05916lg(Fe3 Fe2)(1)当 Fe3 Fe2=10 时 E 0.77+0.05916=0.83V E 0.06V(2)当 Fe3 Fe2=110 时 E 0.77-0.05916=0.71V E-0.06V 当Fe3升高时,E 升高,Fe3的氧化性增强。反之相反。,2.电池电动势的Nernst方程式,对于任一电池反应,其电池电动势的Nernst方程式为:,aOx1+bRed2 cRed1+dOx2,在298.15K时,代
22、入有关常数得,Ox1、Red2 正向反应物Red1、Ox2 逆向反应物E与电池反应物浓度的关系:E与电池反应中正向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与电池反应中逆向反应物浓度呈负相关。,3.应用注意事项,(1)除Ox和Red外,若有H+或OH-参加反应,则它们的浓度也应写进Nernst方程式。如 MnO4-8H5e Mn2 4H2O,298.15K时,(2)无论是计算电极电势,还是计算电池电动 势,都必须首先配平反应式。,(3)电极的电子转移数往往与电池反应不一致。,例9 已知半反应 MnO4-+8H+5e=Mn2+4H2O E=1.51V。MnO4-=Mn2=1.0molL-1,T=298K。计算(1)H
23、=0.10 molL-1;(2)H=1.0 10-7molL-1时的E 值各是多少。,解:由Nernst方程可得,二、溶液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2)当 H 1.010-7molL-1 时,由计算结果可知,MnO4-的氧化能力随H的降低而明显减弱。凡有H+离子参加的电极反应,酸度对E 值均有较大的影响,有时还能影响氧化还原的产物。如KMnO4:,MnO4-+8H+5e Mn2+4H2O(强酸性介质),MnO4-+e MnO42-(强碱性介质),三.生成沉淀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例10 已知半反应 Age=Ag E=0.80V 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Cl-离子,并设反应达平衡时,Cl-1.0 molL-
24、1,试求算电对 Ag/Ag的E 值。,解:加入Cl-离子后,Ag Cl-=AgCl,使Ag+大大降低,达平衡时:Ag=Ksp/Cl-=1.8 10-10 molL-1由Nernst方程可得 E AgAg E+0.05916 lg Ag 0.800.05916 lg(1.810-10)0.22V,由于有沉淀生成,使Ag+的浓度急剧降低,对 E(Ag+/Ag)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上面计算所得的E 值实际上就是AgClAg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其电极反应为,AgCl e Ag Cl-,四、形成难解离物质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例11 标准氢电极的电极反应为:,若向标准氢电极中加入NaAc并使Ac-维持1mo
25、lL-1,H2分压仍为100kPa,求此氢电极的电极电势。解 往标准氢电极中加入NaAc,将发生形成HAc的反应:,起始的H+=1molL-1,反应达平衡时仍维持Ac-=1molL-1,因KaHAc很小及Ac-的同离子效应,故HAc的解离对其浓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即HAc=1molL-1,H+Ac-HAc,2H+2e H2 E=0V,形成难解离物质对电极电势的影响,=0.05916lgH+=-0.05916pH=-0.05916pKa=-0.059164.75=-0.281V,由于生成难解离物质HAc,降低了电极电对中氧化态物质H+的浓度,故氢电极的电极电势降低了。,第五节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氧化 还原 平衡 滴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