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农科课件3不饱和脂肪烃.ppt
《有机化学农科课件3不饱和脂肪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农科课件3不饱和脂肪烃.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Alkenes、Alkynes and Conjugated Dienes,第一节 单烯 烃(Alkenes),一、烯烃的结构特征二、烯烃的命名三、烯烃的物理性质四、烯烃的化学性质五、烯烃的制备六、烯烃的来源和用途,引言:,烯烃是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烃类化合物,数不饱和化合物。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比相应碳原子数的烷烃少两个。烯烃的通式为:CHnH2n。同系差为:CH2。碳碳双键属烯烃的官能团,是烯烃的反应中心。,一 烯烃的结构特征,双键碳的sp2杂化分子中存在-键C=C键长比C C短烯烃存在立体异构(顺反异构)烯烃的分子轨道图形如下:,乙烯的键长和键角,乙烯的p-键,碳碳双
2、键具有刚性结构,一般情况不能发生旋转。且碳核对电子的控制较弱,电子云暴露在分子平面的上下方,当外界存在一种带有正电荷的亲电试剂时,很容易受到其攻击。从而打开键发生化学反应。,烯烃的异构,烯烃和烷烃一样,四个碳以上也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并且其异构现象比烷烃更为复杂。不仅存在碳架异构,还有由于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官能团位置异构,统属构造异构。另外,由于双键的刚性结构,还存在双键碳原子所连基团在空间不同伸展方向的排列方式。构型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这就产生了空间异构(立体异构)一种几何异构(顺反异构)。,几何异构(顺反异构),定义:几何异构是由于(双键的)刚性结构,使分子中(双键碳原子
3、上所连)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产生不同的排列方式所引起的异构现象。这种构造相同、构型不同的异构属立体异构。两个互为几何异构的物质在组成上相同(分子是相同),在构造上也相同(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顺序和官能团的位置均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原子或基团的空间伸展方向不同。,烯烃的顺反构型表示法,顺反异构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不同侧为反式,次序规则的主要内容,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顺序大;原子序数小,顺序小;同位素中质量高的,顺序大。I Br Cl S P F O N C D H 多原子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它相连的其它原子(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大小,其它依次类推,烯烃
4、的Z,E构型表示法,Z,E异构根据次序规则,较大基团在同侧为Z型,不同侧为E型,含双键或叁键的基团,则作为连有两个或叁个相同的原子。,孤对电子最小。构造相同,R型次序大于S型,次序大的基团称较优基团。,存在几何异构的必要条件: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各自连有的原子或原子团必须是不相同的。即在双键一端的碳上不能连有相同的两个原子或基团。,存在几何异构的:,不存在几何异构的:,二 烯烃的命名,主链应含双键主官能团的位号尽可能小烯烃存在位置异构,母体名称前要加官能团位号 C10称“某碳烯”,(4Z,6E)-3-甲基-4,6-十二碳二烯,(4Z,6E)-3-Methyl-4,6-dodecadiene,
5、5-甲基-2-丙基-1-庚烯,5-Methyl-2-propyl-1-heptene,使用Z/E标记法时应注意:“Z”虽然有共同、“E”有相反的意思。但在命名时有时会出现与“顺反标记法”相矛盾之处。例:,Z/E标记法:E-2-氯-2-丁烯,顺反标记法:顺-2-氯-2-丁烯,烯 基,三 烯烃的物理性质,四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虽然也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但其化学性质与烷烃相差较大。电子云流动性大,易被极化,受亲电试剂进攻,发生断裂形成两个饱和的键称为亲电加成反应。其次,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a-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其他原子取代。不同的杂化方式的碳原子具有不同的电负性。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在spn杂化轨
6、道中,n的值越小,s 轨道的成分越高,杂化轨道表现出的 s 轨道性质越强,轨道的电负性也就越大。,四 烯烃的化学性质,4.4.1 催化氢化4.4.2 烯烃的亲电加成4.4.3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4.4.4 烯烃的氧化4.4.5 硼氢化反应4.4.6 烯烃的聚合4.4.7 烯烃与卡宾的加成4.4.8 烯烃的a-卤化,加成反应:,具有重键的分子,键发生破裂,键连原子与反应试剂作用,形成两个单键,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烯烃的催化氢化、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均属于加成反应。是烯烃的主要化学反应。,4.4.1 催化氢化Catalytic hydrogenation,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加成得烷烃。常用
7、的催化剂有:金属Ni、Pd、Pt、Ru、Rh、Pd/C、Pd/BaSO4。另外有Raney Ni Ni Al+NaOH Ni+NaAlO2+H2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催化氢化以顺式加成为主,这已在立体化学中得到证实,并在有机物的立体化学性质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催化氢化机理,烯烃的氢化热,烯烃加氢是一个放热反应,从反应的氢化热可判断其稳定性。,烯烃加氢的应用和发展,烯烃加氢主要应用于:加氢汽油、人造奶油、分析双键结构。近三十年均相催化发展较快。典型的均相催化剂有:三(三苯基膦)氯化氢钌():(C6H5)3P3RuClH三(三苯基膦)氯化氢铑():(C6H5)3P3RhClH
8、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并且也是顺式加成。,4.4.2 烯烃的亲电加成Electrophonic Addition Reactions,1.与卤素的加成2.与氢卤酸的加成3.与硫酸的加成4.与水加成5.与有机酸、醇、酚的加成6.与次卤酸的加成,1.与卤素的加成,烯烃与氯和溴很容易发生加成,生成邻二卤代烷。烯烃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可使溴的红棕色褪去,生成无色的邻二溴代烷,用于烯烃的鉴别。亲电试剂:是指进攻试剂,其本身是一个缺电子体系(路易斯酸),因而易于反应底物的富电子部分结合,发生亲电反应。亲电加成反应:由亲电试剂的正电部分首先进攻反应底物电子密度较高的部位,从而打开双键,形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9、,通过实验证明,反应是以反式加成形式进行。属共价键异裂的离子型历程。,溴化反应的相对速率,结 论,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立体化学上表现为反式加成,反应机理(Mechanism),诱导效应:,定义:因某一原子或原子团的极性而引起有机分子中电子沿着原子键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以I表示。原因: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由于它们的电负性不同,使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共价键带有极性。这种电子密度不均匀的变化不仅发生在直接键合的原子间,而且也可以影响到分子中的其他原子。一个键的极性通过静电作用沿着相邻的原子继续传递到另一个原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静电作用。,诱导效应的特点:,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I
10、、-I):以氢原子为相对标准。-+-C Y、+I;CH、I=0;C X、-I不同基团诱导能力的强弱,以键原子的电负性为依据:-I:-X-OH-NH2 sp杂化C sp2杂化C+I:(CH3)C-(CH3)2CH-CH3CH2-CH3-诱导效应沿碳链的传递迅速减弱。诱导效应具有加合性:例-I-CH2F-CHF2-CF3分为静态诱导和动态诱导。有机物的电子效应说明分子是一个整体。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不仅与键连原子的电负性有关,而且还受到分子内邻近原子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诱导效应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此外还有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场效应等。,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卤化氢、硫酸、水、和次卤酸都属于亲电试剂,可与烯
11、烃发生加成反应。,2.与氢卤酸加成,烯烃的反应活性(reactivity),反应的区域选择性(regiospecific),Markovnikov 规则 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H总是加在含氢多的双键碳原子上,X总是加在含氢少的双键碳原子上。,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电子效应:甲基具有供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双键电子云向某一方向转移,使1碳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有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碳正离子稳定性: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体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反应的取向。,可能发生重排反应,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中,组成分子的原子配置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组成相同,结
12、构不同的新分子。,氯乙烯加氯化氢的反应可用静态诱导效应和动态诱导效应以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加以解释:,不遵从马氏规则的实例,3.与硫酸的加成,烯烃与硫酸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硫酸氢酯,硫酸氢酯在水存在下,加热水解生成醇 间接水合法,4.与水加成,必须在酸催化下进行 直接水合法,直接水合制乙醇的工业法,5.加次卤酸,反应机理,4.4.3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Radical addition of alkenes,反应机理,卤化氢的键离解能,4.4.4 烯烃的氧化Oxidation of alkenes,1.被高锰酸钾氧化2.被过氧酸氧化3.臭氧化反应,1.被高锰酸钾氧化,2.被过氧酸氧化,3.臭氧化反应,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农科 课件 不饱和 脂肪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