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上课用).ppt
《春夜别友人(上课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夜别友人(上课用).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顾所学的离别诗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宋柳永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 宋晏殊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唐高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2、,送别诗小结,一、送别习俗喝酒送别,折柳送别、古道相送、夕阳挥手、芳草离情,二、送别诗的意象1、长亭、短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2、杨柳、杜鹃、鸿雁、浮萍。3、夕阳。4、酒。5、秋。,三、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5、坦陈心志的告白 6、积极奋发的勉励,四、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
3、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4、比喻修辞手法。如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作者简介 1、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集(或陈子昂集)。2、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
4、8首和登幽州台歌。3、地位:他的诗歌创作,是唐代诗坛从初唐向盛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白居易评价:“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写作背景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夜别 友人 上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