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离散信号和离散傅里叶变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域离散信号和离散傅里叶变换.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2.1 引言 2.2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 2.3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及傅里叶变换表示式2.4 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模拟 信号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 2.5 序列的Z变换 2.6 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例 2.2.1 设x(n)=RN(n),求x(n)的FT,解:,(2.2.5),设N=4,幅度与相位随变化曲线如图2.2.1所示。,图 2.2.1 R4(n)的幅度与相位曲线,2.2.2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1.FT的周期性,M为整数,是的周期函数,周期是2,2.线性,那么,设,式中a,b为常数 3.时移与频移 设X(e j)
2、=FTx(n),那么,(2.2.7),(2.2.8),(2.2.9),结论:共轭对称序列的实部是偶对称序列(偶函数)而虚部是奇对称序列(奇函数),结论:共轭反对称序列的实部是奇对称序列(奇函数)而虚部是偶对称序列(偶函数),任意序列可表示成xe(n)和xo(n)之和:,例 2.2.2 试分析x(n)=e jn的对称性 解:将x(n)的n用-n代替,再取共轭得到:x*(-n)=e jn 因此x(n)=x*(-n),x(n)是共轭对称序列,如展成实部与虚部,得到 x(n)=cosn+j sinn 由上式表明,共轭对称序列的实部确实是偶函数,虚部是奇函数。,例 2.2.3 x(n)=anu(n);0
3、a1;求其偶函数xe(n)和奇函数xo(n)。解:x(n)=xe(n)+xo(n)得到,同样得到:,2.3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 及傅里叶变换表示式,例 2.3.1设x(n)=R4(n),将x(n)以N=8为周期,进 行周期延拓,得到如图2.3.1(a)所示的周期序列,周期为8,求 的DFS。解:,其幅度特性 如图2.3.1(b)所示。,图 2.3.1 例2.3.1图,表 2.3.2 基本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例 2.3.2求例2.3.1中周期序列的FT。解:将例2.3.1中得到的 代入(2.3.10)式中得到,其幅频特性如图2.3.3所示。,图 2.3.3 例2.3.2图,对比图2.3.1,
4、对于同一个周期信号,其DFS和FT分别取模的形状是一样的,不同的是FT用单位冲激函数表示(用带箭头的竖线表示)。因此周期序列的频谱分布用其DFS或者FT表示都可以,但画图时应注意单位冲激函数的画法。,序列的Z变换,2.收敛充要条件:X(z)绝对可和,(二)收敛域Roc与零极点,1.定义:使X(z)收敛的所有z值集合称作X(z)的收敛域,例 2.5.1 x(n)=u(n),求其Z变换。解:X(z)存在的条件是|z-1|1,,|z|1,由x(z)表达式表明,极点是z=1,单位圆上的Z变换不存在,或者说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因此其傅里叶变换不存在,更不能用上式求FT。该序列的FT不存在,但如果引进奇异
5、函数(),其傅里叶变换可以表示出来。该例同时说明一个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不存在,在一定收敛域内Z变换是存在的。,其收敛域应包括即充满整个Z平面。,例1:求序列 的Z变换及收敛域。,解:这相当 n1=n2=0 时的有限长序列,例 2.5.3求x(n)=anu(n)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在收敛域中必须满足|az-1|a|。,例 2.5.4求x(n)=-anu(-n-1)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X(z)存在要求|a-1 z|1,即收敛域为|z|a|,例 2.5.5 x(n)=a|n|,a为实数,求x(n)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解:,第一部分收敛域为|az|a|。如果|a|1,两部分的公共收敛域为|a|z
6、|a|-1,其Z变换如下式:,|a|z|a|-1,如果|a|1,则无公共收敛域,因此X(z)不存在。当0a1时,x(n)的波形及X(z)的收敛域如图2.5.2所示。,图 2.5.2 例2.5.5图,z变换X(z)及其ROC才能唯一确定一个序列ROC内不能有极点,故:右边序列z变换ROC一定在模最大极点所在圆外左边序列z变换ROC一定在模最小极点所在圆内,结 论,Z变换与拉氏变换、傅氏变换的关系,序列的z变换:,连时间信号的Laplace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Fourier变换:,序列的Fourier变换:,1、z变换 Vs 理想抽样信号的拉氏变换,理想抽样信号:,其Laplace变换:,其z变
7、换:,结论,z平面:(极坐标),即:,讨论:复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抽样序列的z变换=理想抽样信号的Laplace变换,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是多值映射,:,:,:,:,2、z变换 Vs 理想抽样信号的傅氏变换,抽样序列在单位圆上的z变换=其理想抽样信号的Fourier变换,Fourier变换是Laplace变换在虚轴上的特例。,即:s=j,映射到z平面为单位圆,序列的Fourier变换=单位圆上的z变换,2.5.3 逆Z变换 已知序列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求序列称为逆Z变换。序列的Z变换及共逆Z变换表示如下:,(2.5.5),1.用留数定理求逆Z变换,例 2.5.7已知,求其逆变换x(n)。解:
8、该例题没有给定收敛域,为求出唯一的原序列x(n),必须先确定收敛域。分析X(z),得到其极点分布如图2.5.5所示。图中有二个极点z=a和z=a-1,这样收敛域有三种选法,它们是(1)|z|a-1|,对应的x(n)是右序列;(2)|a|z|z-1|,对应的x(n)是双边序列;(3)|z|a|,对应的x(n)是左序列。,图 2.5.5 例2.5.7 X(z)极点分布图,下面按照收敛域的不同求其x(n)。(1)收敛域|z|a-1|,种收敛域是因果的右序列,无须求n0时的x(n)。当n0时,围线积分c内有二个极点z=a和z=a-1,因此,最后表示成:x(n)=(an-a-n)u(n)。(2)收敛域|
9、z|a|这种情况原序列是左序列,无须计算n0情况,当n0时,围线积分c内没有极点,因此x(n)=0。n0时,c内只有一个极点z=0,且是n阶极点,改求c外极点留数之和,最后将x(n)表示成 x(n)=(a-n-an)u(-n-1)(3)收敛域|a|z|a-1|这种情况对应的x(n)是双边序列。根据被积函数F(z),按n0和n0两情况分别求x(n)。n0时,c内极点z=a x(n)=ResF(z),a=an,n0时,c内极点有二个,其中z=0是n阶极点,改求c外极点留数,c外极点只有z=a-1,因此 x(n)=-ResF(z),a-1=a-n 最后将x(n)表示为 an n0 x(n)=x(n)
10、=a|n|a-n n0,例 2.5.9 已知求 其逆Z变换x(n)。解:由收敛域判定,x(n)是左序列,用长除法将X(z)展成正幂级数,2.幂级数法(长除法),3.部分分式展开法 对于大多数单阶极点的序列,常常用这种部分分式展开法求逆Z变换。设x(n)的Z变换X(z)是有理函数,分母多项式是N阶,分子多项式是M阶,将X(z)展成一些简单的常用的部分分式之和,通过查表(参考表2.5.1)求得各部分的逆变换,再相加即得到原序列x(n)。设X(z)只有N个一阶极点,可展成正式,观察上式,X(z)/z在z=0的极点留数就是系数A0,在z=zm的极点留数就是系数Am。,(2.5.11),(2.5.12)
11、,(2.5.13),(2.5.14),求出Am系数(m=0,1,2,N)后,很容易示求得x(n)序列。,例2.5.10已知,求逆Z变换。,解,因为收敛域为22。第二部分极点z=-3,收敛域应取|z|3。查表2.5.1得到 x(n)=anu(n)+(-3)nu(-n-1)一些常见的序列的Z变换可参考表2.5.1。,表2.5.1 常见序列Z变换,2.6 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例2.6.1已知 分析其因果性和稳定性.解:H(z)的极点为z=a,z=a-1。(1)收敛域a-1|z|,对应的系统是因果系统,但由于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因此是不稳定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an-a-n)u(n),这是一个因果序列,但不收敛。(2)收敛域0|z|a,对应的系统是非因果且不稳定系统。其单位脉冲响应h(n)=(a-n-an)u(-n-1),这是一个非因果且不收敛的序列。,(3)收敛域a|z|a-1,对应的系统是一个非因果系统,但由于收敛域包含单位圆,因此是稳定系统。其单位脉冲响应h(n)=a|n|,这是一个收敛的双边序列,如图2.6.1(a)所示。,图2.6.1 例2.6.1图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