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文字的演变,1、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 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金文:又叫铭文,是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毛公鼎,其 他 书 写 材 料,草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书体的演变,隶书,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万:形如蝎子。安蝎子为胎生昆虫,性撢。母蝎产子,每胎可达数一甚而百集幼蝎不等。幼蝎产出后,即自动攀附于母蝎身上,背部尤多,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人见之,即以蝎子之形喻不可胜数之“万”字。,动手找一找: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天文成就:1、夏朝有了最早的日食记载。2、商朝甲骨文有许多日食、月食的
2、记载。3、诗经等古籍对日食和哈雷彗星的记载。,历法成就:1、夏朝已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3、战国已测定出24个节气。,医学成就: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想一想:屈原为什么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比一比,看谁说的快,我国什么传统节日同屈原有关?说说它的由来。,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整套编钟,课堂练习,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代B夏朝 C商朝 D西周2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C,C,3关于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是春秋末期楚国人 B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C他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楚辞 D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自己动手做一做,找不同的书写材料,体验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写字的,BYEBY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新课 标人教版 初中历史 年级 上册 中华文化 勃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8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