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ppt
《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奥地利人,修道士,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Mendel,1822-1884),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主要工作成就:发现两大遗传规律,一、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都为纯种,(2)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 表现类型,(3).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
2、狗的短毛 D、家鸽的长腿与毛腿,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其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用它作杂交实验,结果可靠,容易分辨。,2.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稳定遗传,3.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补:其他实验选材,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1)相对性状多、易于观察;(2)培养周期短;(3)成本低;(4)容易饲养;(5)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等。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1)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2)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结论更可靠。(3)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4)雌雄异花同株,杂交、自交均可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如何实现豌豆品种间的杂交?,避免外
3、来划分干扰,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P 高 矮,F1 高,F2 高787 矮277,比例约 3:1,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显性性状:在杂种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高茎)隐性性状: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矮茎),问题一:为什么F1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3 1,性状分离,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问题:为什么F2又出现了矮茎、且高矮之比为
4、3:1呢?,2理论解释P5(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 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5)遗传图解,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随机的,1:2:1,3:1,1/2,1/2,2,1:1,3,F1的雌雄配子各有 种,D:d=F2基因组成有 种,DD:Dd:dd=F2性状有 种,高茎:矮茎=F2中纯合子的比例: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F2中杂合子的比例:F2高茎中杂合子的比例:,2,2/3,1/4,1/2,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解释(假说)的验证,测交:让F1与隐性
5、纯合子杂交,孟德尔的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1 1,测交结果证明:1、F1为杂合子且基因型为Dd 2、F1产生了2种配子且比例为1:1,测交应用:1、鉴定纯合子杂合子。2、验证是否遵循分离定律。3、推断亲本基因型。,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高茎矮茎11,Dddd=11,五、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是遗传因子。,2、发生时期:,形成配子时。,3、定律实质:,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
6、因子彼此分离。,1、描述对象:,孟德尔实验的程序 科学研究的方法,蕴含,在观察和分析的基拙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足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科学研究用到此方法?,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研究过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理解释,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根据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演绎推理,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
7、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具有一定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等位基因,独立性。,等位基因,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P88 4,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实现的条件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 的,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2、子一代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 的。3、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在观察期是相等的4、显性是完全的5.统计的样本足够大,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1)完全显性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完全显性作用,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则被其完全“掩盖”。,(2)不完全显性,(3)共显性
8、,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3、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亲本,父本,1.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亲本,父本,基因分离定律中的基本概念(1)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交配类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用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用表示)。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正交和反交,(3)基因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存在:
9、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位置: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不发生交叉互换时)。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与a;B与b等。,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个体类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表现型: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二者之间
10、的关系如何?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2、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3、只有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也相同,表现型才相同。,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遗传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本节的概念比较多,要注意联系在一起,多作比较,可以采用如下的图解,帮助理解记忆。P89 6,六、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假设亲本是不同的纯种):第一、杂交优势利用,仅限第一代。第二、选显性性状需连续种植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第三、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子自交一旦出现即可选择。(2)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第一、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禁止生育)第二、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防
11、止近亲 结婚)第三、对遗传病的基因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七: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型:(1)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它在生物界中比较普遍。(2)不完全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如金鱼草的花色遗传.(3)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即为共显性。例如人群的ABO血型中A与B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不完全显性举例:茉莉花色遗传:P:红花(CC)白花(cc)F1:粉红色花(Cc)F
12、2:红花(CC)粉红花(Cc)白花(cc),1 2 1,(2010上海:)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灰翅45,白翅24。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33 B.50 C.67 D.100,不完全显性,1:2:1,Aa Aa,AA Aa aa,AA Aa,1/2AA+1/2 Aa,答案:B,八:复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的基因不是一对,而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这样的有关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例如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即A、B和i控制,A、B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上A抗原、B抗原的存在,它们的相互关系总结如下:,特殊情况,显(隐)性纯合致死:杂合子在雌
13、雄个体中表现型不同P92 9 10,方法一: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 的性状,则子代显现的性状为显性,未显现的为隐性;概念法、亲二子一】,例:红花白花全是红花,则红花为显性,例:红花红花 3红花:1白花,方法二: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分离法、亲一子二】,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方法三 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方法四: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P90 1,1、测交法若测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杂合子2、自交法若自交后代无
14、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杂合子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让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液。若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对于动物来说,一般测交法鉴别,2.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断方法,P91 4,(1)自交法F1显隐31即可证明。(2)测交法F1隐性显隐11即可证明。,3、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方法,(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孟德尔 豌豆 杂交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