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性质与发展.ppt
《文字的性质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的性质与发展.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火腾日下驱幽暗,雨粟惊天泣鬼神,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2,中国语文,主讲教师:冶艳杰华中科技大学 主校区 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之,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3,课程安排,第一讲:语言与文化 第二讲:汉字与文化 第三讲:古籍与文化,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4,第二讲 汉字与文字,一 汉字的起源二 汉字的演变三 古文字和今文字四 汉字的特点五 专题报告:汉字的性质,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5,一 汉字的起源,1.汉字起源旧说2.仓颉造字说3.图画说,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6,1.汉字起源旧说,周易系辞下:古者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上古结绳而
2、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7,2.仓颉造字说,韩非子五蠹: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8,3.图画说,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年仰韶文化时期的几何符号,大汶口时期的图象符号,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9,炅,象形,会意,似画的文字,炯,形声,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0,昔者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许慎说文序),凿破鸿蒙文明曙光,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1,二 汉字的演变,1.甲骨文2.金文3.篆书4.隶书,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2,1.甲骨文,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3,1.甲骨文,数
3、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4,2.金文,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5,3.篆书,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6,4.隶书,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7,三 古文字和今文字,1.古文字和今文字2.古文字和 六书,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8,1.古文字和今文字,古文字保留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意图,结构反映本义今文字变线条为笔画,丧失造字意图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19,2.古文字和 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4、。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20,以棄为例,說文解字部:棄,捐也。从廾推棄之,从。,逆子也。弃,古文棄。,箕屬,所以推棄之器也。象形。,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21,甲文,金文,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22,古文,玺文,币文,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研究,23,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拆不副,無菑無害。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字 性质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