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复习(第二单元).ppt
《文化生活复习(第二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复习(第二单元).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生活复习第二单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继承创新,多样性与传播,继承与发展,多样性,传播,途径、手段、意义、怎样做,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含义、特点、形式、态度,关系、影响的因素,文化发展的实质源泉、动力、目的、检验标准为什么要创新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表现、为什么、怎样做(态度和原则),文化创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重点掌握知识,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2、传统
2、文化含义、特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3、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一、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的文化遗产,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102011年的6月12日是我国的第六个个“文化遗产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价值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
3、感的集中表达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A.B.C.D.,D,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具有为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没有不同民族、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1)、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由于各民族的经济和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
4、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文化的统一性(共性),(3)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差异性(个性),(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构成,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为什么?),任何一种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统一),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3)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民族文化,为什么:,(1)文化是民族的、又
5、是世界的,(2)必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怎么办:,(2)原则: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理解:,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子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和而不同。,、“和”指的是不同民
6、族文化的普遍规律(共性),“不同”指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个性)。、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可以和平共处,而且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6春节这个蕴含着丰富中国文化符号的节日,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成为世界的商机-大批中国人选择出国过大年,众多老外和海外华人一起吃年夜饭、买年货有外国朋友说,春节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给各国带来了“财气”,带来了机遇。这表明()A中外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辨析:认同本民族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答: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1)要正确对待
7、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2)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应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二、文化传播,1、重要途径有:
8、A、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B、人口迁移;C、教育。(最直接)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不要混淆,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1)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2)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3)特点:A、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B、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C、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如中法,中俄文化交流),(1)有利于各国优秀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2)有利于加深理解、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密切各国联系(3)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发展,怎么办?、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
9、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D,多选172008年5月23日至6月8日,中意两国在罗马音乐公园共同举办了“走近中国”文化节。这次文化节是中国在意大利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文化节的举办A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有利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C有利于消除两国间的文化差异D
10、有利于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A、B,三、传统文化,(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二)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传统文化保留着基本特征,但是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2、影响:传统文化
11、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6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中国人爱用筷子是对_的继承。A.传统思想 B.传统文艺 C.传统习俗 D.传统建筑,C,2、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较强的融合性 D.明显的渗透性,A,单项选择 1、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
12、生活产生持久和深远影响是A 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C 传统艺术 D 传统思想,A,2.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反对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材料一:中秋节与元宵节
13、、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愚人节”“圣诞节”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2)对这些传统文化,有人认为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又有人认为应全部抛弃?,(1)他们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2)既不能一
14、概保留,也不能全部抛弃。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祖国的传统习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的加以改造或剔除。对于西方传统习俗要充分吸收其有益成果,要求用海纳百川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在学习和借鉴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的原则。,27材料一:“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出现了鲜花祭祖,树植祭祖,网络祭祖等新方式,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一般文明新风。材料二:“世博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生活 复习 第二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