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发展.ppt
《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发展.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发展与数学教学改革,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发展 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与培训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内容有机 地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我国高校数学建模教学二十年,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大学课堂,到80年代末形成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但总体来说规模不大;90年代发展迅速的十年,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相互促进,最少三四百所学校设课或讲座,出版了三四十本教材,各校针对具体情况相对稳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90年代末至今,一些学校在将数学建模融入主干课、开设数学实验课和数学建模系列课等方面作了许多改革试验,正在推动数学建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1992年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2、CSIAM)组织第一次竞赛,1994年起由教育部高教司和CSIAM共同举办,每年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迅速发展的十年,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数学建模进入大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的迅速发展,为数学建模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数学迅速进入一些诸如经济、生态、人口、交通等领域,为数学建模开拓了许多新的处女地.,“数学是一种关键的,普遍的,可应用的技术”,数学“由研究到工业领域的技术转化,对加强经济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必须反映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计算与建模成为中心课题,它们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数
3、学建模进入大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两种能力:“算数学”(计算、推导、证明)和“用数学”(实际问题建模及模型结果的分析、检验、应用);,传统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偏重前者,忽略后者;,数学建模引入教学是不打乱现有体系下的教改实验。,数学建模进入大学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建模引入教学旨在培养“用数学”的能力 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 介绍方法 培养能力,数学实验课程给数学建模教学的启示,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要提高;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的发展,给开设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在计算机上学数学、用数学提供了物质条件;1996年教育部立项的面向21世纪非数学专业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
4、的总体构想中,把“数学实验”列为数学基础课之一;“通过自己动手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试验组织数学实验课程。”(姜伯驹)国外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内容引入数学教材,如“微积分(哈佛)”,“微积分(Thomas)”,“数学实验室”,背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己动手、动眼、动脑为主,借助计算机的运算、图形功能和方便的数学软件,通过数值的、几何的观察、联想、类比,去发现线索,探讨规律,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亲身感受“用数学”的酸甜苦辣,“做然后知不足”,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意识和能力,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数学
5、基础课)、启下(研究生课程)的作用。,目的,集数值计算、优化方法、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及数学软件技术于一体,以“了解数学基本原理、知道主要数值算法、会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培养数学建模能力”为基本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平台,如MATLAB,能够方便地实现上述内容的主要算法;以数学方法为横向安排课程内容,以数学建模为纵向引入问题、引出方法,最后落实于问题的解决。,内容,从2000年春季学期起,每学期开3至4个大班课(每班约200人),讲课3学时/周,课外上机实验6学时/周,现已有两三千名学生上过此课;针对课程需要知识面广、实例多、方法与软件计算交叉等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实例生动、信息量大、便于接受
6、;精心安排学生的实验,保证上机时间,对实验报告提出严格、合理的要求,一学期完成10个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完全开卷,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期末根据实验报告成绩,辅以面试,给予部分学生免试。,实施,我国高校数学建模课程和教材的主要内容形成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参考的主要是国外70,80年代的教材;受当时数学软件发展水平所限,课程内容和教材很少涉及较大规模的数值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回归模型由于数值求解和结果分析的不便,在数学建模课中讲授受到较大限制。,数学建模课程发展情况与问题,数学实验课程给数学建模教学的启示,可以在课堂上方便地利用数值的、图形的结果作有趣的观察和猜测,在此基础上再对模型进行理
7、论上的探讨;,可以借助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适当增加数值计算,以及在实用中有着重要意义的数值模拟及敏感性分析;,数学实验课程给数学建模教学的启示,可以扩大(增加)优化模型、回归模型的内容,如变量挑选、模型选择、奇异值处理等;,加强学生的综合练习(Projects)。,数学实验课与数学建模课的关系,课程目的基本一致:着重培养“用数学”的能力,课程内容差别较大:1)数学实验课介绍若干数学方法(数值计算、优化、统计)及相应的软件,能方便地完成模型的求解;数学建模课很少涉及模型解法。2)数学实验课中的建模问题大多较简单(如能明确地看出用哪种数学方法);数学建模课传授丰富的建模案例。,3)数学实验课学生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建模 教学 竞赛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