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专网故障处理手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路专网故障处理手册.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电路专网故障处理手册,提纲,数字电路技术介绍维护保障指标要求故障处理步骤 排查故障思路总结,数字电路技术介绍,目前公司数据业务类型:集团专网(数字电路专网、VPN专网)、互联网专线、个人宽带。数字电路专网是指用户租用以2M带宽为单位的SDH(同步数字传输体制)、PDH(准同步数字传输体制)、MSTP(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AP线路组建的专网。采用数字电路进行组网时,传输线路一般提供E1(G.703)、V.35、CPOS接口与用户路由器对接。也可使用E1/10BaseT协议转换器提供FE接口与用户路由器/交换机对接。,光传输网络发展,数字电路技术介绍,1、只有地区性的电接口规范,
2、不存在世界性标准。现有的PDH数字信号序列有三种信号速率等级:欧洲系列、北美系列和日本系列。各种信号系列的电接口速率等级以及信号的帧结构、复用方式均不相同,这种局面造成了国际互通的困难,不适应当前随时随地便捷通信的发展趋势。2、没有世界性标准的光接口规范。为了完成设备对光路上的传输性能进行监控,各厂家各自采用自行开发的线路码型。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实现横向兼容。这样在同一传输路线两端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的设备,给组网、管理及网络互通带来困难。,PDH技术的缺陷,数字电路技术介绍,3、无法从高速信号识别和提取低速信号。由于PDH采用异步复用方式,那么就导致当低速信号复用到高速信号时,其在高速信号的帧结
3、构中的位置没规律性和固定性。也就是说在高速信号中不能确认低速信号的位置。4、网络运行、管理、维护(OAM)功能不足。DH信号的帧结构里用于运行维护工作(OAM)的开销字节不多,这对完成传输网的分层管理、性能监控、业务的实时调度、传输带宽的控制、告警的分析定位是很不利的。5、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由于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这就使你买一套某厂家的设备,就需买一套该厂家的网管系统。容易形成网络的七国八制的局面,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电信管理网。,PDH技术的缺陷,数字电路技术介绍,由于PDH传输体制的种种缺陷,使其越来越不适应传输网的发展。于是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首先提出了用一整套分等级的标准数字传递结构组成的
4、同步网络(SONET)体制,CCIT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概念,并重命名为同步数字体系(SDH),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纤传输,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SDH是一套可进行同步数字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标准化数字信号等级结构。SDH(同步数字传输体制)有一套标准的信息结构等级,即有一套标准的速率等级。基本的信号传输结构等级是同步传输模块STM-1,相应的速率是155Mbit/s。高等级的数字信号系列例如:622Mbit/s(STM-4)、2.5Gbit/s(STM-16)等,可通过将低速率等级的信息模块(例如STM-1)通过字节间插同步复接而成,复接的个数是4的倍数,例如:S
5、TM-44STM-1,STM-164STM-4。而1个155Mbit/s(STM-1)可拆分出63路2Mbit/s,即155Mbit/s=632Mbit/s。,SDH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STM-N信号帧结构的安排应尽可能使支路低速信号在一帧内均匀地、有规律的分布。因为这样便于实现支路的同步复用、交叉连(DXC)、分/插和交换,说到底就 为了方便的从高速信号中直接上/下低速支路信号。,SDH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SDH的技术优势:1、线路接口(光接口)采用世界性统一标准规范。2、能从高速SDH信号中直接插/分出低速支路信号。3、强大的(OAM)功能,使网络的监控功能大大加强。4、很
6、强的兼容性,当组建SDH传输网时,原有的PDH传输网不会作废,两种传输网可以共存。,SDH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SDH的安全性:SDH使用的是同步复用模式,其功能为将业务信号进行封装,复用,传输。一个E1信号被封装到一个VC12容器(也称VC12时隙)中进行传输,VC12容器从起点到终点占用通道一旦人为指定,此通道就为此VC12容器固定专用,此E1信号从起点到终点就在此专用管道中流动。不同的通道间不能交换数据,通道间是物理隔离的。不同的E1业务信号占用的一个通道是人为指定并且固定专用,不同的E1占用不同的通道,所以不同的E1业务间是物理隔离的。E3等其它级别的信号传输原理相同,只是占用的
7、通道带宽大小不同。所以采用SDH能实现内网,外网间在传输网层面的物理隔离。,SDH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SDH的可靠性:SDH传输网一般多采用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功能,可以提供链路安全保障。环网由二根光纤组成,分别记为S1/P2和S2/P1。每根光纤传输容量的一半作为工作通道(S),另一半作为保护通道(P),且为另一根光纤的工作通道提供反方向保护。当光缆被切断,两个节点分别执行时隙交叉功能。业务信号从故障光纤的工作通道交叉到正常光纤的保护通道上。,SDH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MSTP(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
8、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国内传统通信网络包括SDH传输网和IP数据网。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这样就需要一个 可承载多业务的网络平台。MSTP在传统SDH传输网的基础上,对TDM,以太,ATM等业务共同承载、高效传送,成为“业务网络逐步融合的”开端。MSTP技术1999年北京通信展上提出,并于2002年正式发布,目前是城域传送网最合适的的主流技术。,MSTP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MSTP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MSTP除具有标准SDH传送节点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特征:,(1)具有TDM业务、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功能;,(2)具有TD
9、M业务、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传送功能包括点到点的透明传送功能;,(3)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带宽统计复用功能;,(4)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映射到SDH虚容器的指配功能。,MSAP技术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由于MSTP平台接入层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一种能使接入网络更加灵活、更易于管理、具备更强的可扩展性并且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维效率的接入平台,MSAP由此产生。MSAP是指基于SDH 的多业务接入平台。04年部分接入厂商做出MSAP的雏形,但业务的特点不突出。后来逐渐形成了准确的MSAP概念,并被大家普遍接受。,MSAP接入方式介绍,数字电路技术介绍,汇聚协转,2.5/1
10、0GE,西安广电本地传输网,陕西建行MSAP组网方案,MSTP,汇聚路由器,SDH,省建行机房,广电核心机房,1+1光口保护,GE,接入机房,接入机房,接入机房,MSAP,SDH,SDH,MSAP,建行网点,FE,SDH 155M,建行网点,FE,SDH多业务光端机,建行网点,FE,建行网点,FE,SDH 155M,SDH 155M,155/622M,155/622M,155/622M,网管平台,FE,数据线缆,光纤链路,网管通道,SDH多业务光端机,SDH多业务光端机,SDH多业务光端机,MSAP与MSTP接入方式比较,数字电路技术介绍,多E1 PDH接入,单E1/V35 PDH接入,以太接
11、入,多E1 PDH接入,单E1/V35 PDH接入,以太接入,DDF架,DDF架,N*E1,E1,FE,MSAP,MSTP,155M/622M,本地网,本地网,维护保障指标要求,集团业务服务承诺(1)网络监控和故障受理:724小时全天候。(2)提供服务的线路可用性应达到99.99%,对于重要用户或特殊需求,在要求的时间内线路可用性应达到99.999%。(3)故障恢复率100%。(4)故障恢复及时率大于95%。集团业务故障响应(1)故障响应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2)故障响应率100%。,维护保障指标要求,故障处理时限(1)非光缆、设备故障恢复时间为4小时内。(2)接入光缆故障恢复时间为24小时
12、内。(3)重要设备硬件故障,有备件时2小时内修复,无设备备件或整机故障时,按照厂商维修周期确定。(4)利用多种手段及时发现专网故障,本着“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积极处理,尽可能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压缩故障历时,尽量减小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5)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及时修复,可与用户协商处理时限。,维护保障指标要求,线路巡检 分公司在年初制定集团业务用户回访和用户端设备及线路的巡检计划,建立用户端巡检档案和巡检记录卡,记录巡检人和巡检日期。具体巡检作业如下表:,维护保障指标要求,2M数字电路技术指标标准提供2Mbit/s速率传输。端口符合G.703协议标准。单条电路可用率优于99.9%。2M电路的
13、传输比特差错率:1.0108,误码小于6个/2小时。G.703接口线路速率:2.048Mbps50ppm线路编码:HDB3成帧结构:G.704E1接口类型:非平衡(75),或平衡(120)可选主干环路切换时间:50ms。,故障处理步骤,数字电路专网根据所提供网络接口的不同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类:E1E1、V.35V.35、E1V.35、10BaseT10BaseT、CPOSE1/V.35。,故障处理步骤,E1-E1,故障处理步骤,E1-E1,步骤1:查看局端、用户端设备是否掉电。如果供电正常,进入步骤2;步骤2:查看两端PDH光端机RNL灯(光路指示灯)是否告警。如果RNL灯告警(红),说明本端光
14、端机光信号接收丢失。检查修复光路,或查看对端光端机发光是否正常(使用法兰对光路环回)。如果RNL灯正常(绿),进入步骤3;步骤3:看两端PDH光端机CH灯(E1支路指示灯)是否异常(连接正常CH灯绿色,异常灯灭)。若CH指示灯不亮,则说明本端光端机E1信号接收丢失。可能是本端光端机2M线问题,或者2M线外接设备问题。将2M线输出端的BNC接头进行环回,若CH灯依旧灭,则故障可定位为2M线问题。若CH灯绿,则说明光端机外接设备问题。若两端光端机RNL、CH指示灯均正常,则故障很可能是用户端设备问题或2M线连接错误造成。进入步骤4;,故障处理步骤,E1-E1,步骤4:开始环回测试。将B点用户端PD
15、H光端机DCE线缆的BNC接头使用2M对接头进行对接,即对整条线路进行硬环回测试。在A点的路由器查看S0/0端口状态。A点路由器配置模式下输入Show interface s0/0,如果显示Serial0/0 is up,line protocol is down(looped),则说明传输线路状态正常,用户检查路由器配置或硬件是否正常。如果显示Serial0/0 is up,line protocol is down,进入步骤5;步骤5:将B点局端PDH光端机2M线BNC接头进行对接,对远端(即A点)进行环回测试,A点路由器如果显示Serial0/0 is up,line protocol
16、is down(looped),则故障点可定位于B点两端PDH光端机2M线连接问题(如鸳鸯线)或光端机CH支路问题。检查2M线连接是否正确,若连接正确则更换另外一个CH支路进行测试。如果显示Serial0/0 is up,line protocol is down,则按照步骤4、步骤5的环回测试方法逐级向上排查,直至找到故障点。,故障处理步骤,10BaseT10BaseT(气象网),故障处理步骤,10BaseT10BaseT,LINK/ACT(绿色):本地以太网接收信号指示灯。绿灯亮本地以太网连接正常。灭本地以太网连接故障;LOS(红色):本地E1链路接收信号丢失告警。红灯亮本地PDH光端机至
17、协转连接故障。灭无告警;LER(双色):本地其余告警。红闪亮AIS告警、黄常亮LOF告警、黄闪亮CRC告警、灭无告警;RLP(双色):远端环回及误码仪测试指示灯。远端环回测试时,环回不成功黄闪亮,环回成功黄常亮;误码仪测试时,有误码绿闪亮;无误码绿常亮;正常情况灭;RAL(双色):远端设备的E1链路告警:红常亮LOS、红闪亮AIS、黄常亮LOF、黄闪亮CRC、灭无告警;,故障处理步骤,10BaseT10BaseT,步骤1:查看局端、用户端设备是否掉电。如果供电正常,进入步骤2;步骤2:查看PDH光端机RNL、CH支路灯是否异常。如果指示灯告警,按照3.1的故障排查办法检查并修复光端机传输线路部
18、分。如果光端机指示灯正常,进入步骤3,;步骤3:查看协转LINK/ACT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有告警(绿灯灭),说明本地协转至用户设备的五类线故障或设备硬件故障。若绿灯亮进入步骤4;步骤4:查看协议转换器LOS告警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有LOS告警,检查本地协转至PDH光端机之间的连接线。如果无告警,进入步骤5;步骤5:协议转换器两端连笔记本对PING。,故障处理步骤,V.35E1,故障处理步骤,CPOSE1(政法网、金财网),排查故障思路总结,查找故障基本方法,在处理故障时,一般应遵循一“查看”、二“询问”、三“思考”、四“动手”的基本方法。(1)、查看 首先到达现场后查看出现故障的现象,即查看
19、设备的哪一部分出现故障,有何种告警产生,严重程度如何,造成多大危害等,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2)、询问 观察完现象后,应询问各阶段现场人员,是何种原因造成了此故障或者,比如是否有人修改了数据、删除了文件、更换了单板、停电或雷击、误操作等等。(3)、思考 问明情况后,透过现象、原因等,根据自己的知识作思考、分析,判断何种原因可能引起该种故障等,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4)、动手 根据前面三个步骤找出故障点,通过修改数据、更换单板及芯片等手段解决、排除故障。,排查故障思路总结,排除故障的基本原则,故障排除的基本原则:应遵循“先抢通后修复、先外部后传输、先单站后单板、先线路后支路、先高级后低级”的原则。(1)、在出现故障时,系统维护者要首先抢通业务然后进行故障修复。(2)、在定位故障时,应先排除外部的可能因素,如光纤断、终端设备故障或电源问题等,再考虑设备的问题;(3)、在定位故障时,要尽可能准确的定位出是哪台设备的问题,再将故障定位到单板;(4)、群路板的故障常常会引起支路板上的异常告警,因此在故障定位时,先考虑群路,再考虑支路;(5)、在分析告警时,应先分析高级别告警,再分析低级别告警。,排查故障思路总结,解决故障的基本方法,(1)、观察分析法:(2)、环回测试法:(3)、插拔法:(4)、替换法(5)、仪表测试法,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