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经济价值与教育资源利用.ppt
《教育的经济价值与教育资源利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经济价值与教育资源利用.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资源的利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它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谜”。一是“列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通过对美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分析,结论是;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大于出口产品,而美国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却大于进口产品。这种结论正好和传统的理论相反。因为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国际分工理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裕而劳动价格昂
2、贵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以换取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对此应作何解释?,二是西蒙库滋涅茨 之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不能说明“物质资本投资相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一直在下降的原因”,提出这个问题,使其遭受质疑的正是来自西蒙库滋涅茨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库滋涅茨在美国经济中的资本:其形成和财源(1961)一书中宣布了他的“使人惊讶”的研究发现,即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下降了。这意味着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美国的净资本形成却在减少。例如(库兹涅茨,1961),美国的资本产出比从18691888年期间的32提高到19091928年期间的36,但是在19461955年期间
3、却只25。“换言之,在最近几十年中,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这也就是说:“生产一定数量商品需要的实物资本量表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而在工业国家中,物质资本增长的需要少于生产增长的需要。”这一发现与美国这个历来被认为是资本高度密集国家的储蓄与资本的作用相矛盾,“在新发现的事实面前,理论存在缺点”,从而使传统的资本理论再次受到质疑。,按照传统的理论,一个国家的资本积累越多,相对土地和劳动.资本就会便宜,因此这个国家就会采用更多的资本而少用劳动,也就是说资本产出比例就会随着经济增长越来越高(这里的资本产出比例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但是,根据统计资料,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时.资本
4、产出比例不是越来越高,而是不断下降.对此又该作何解释?西蒙库滋涅茨对现代经济增长的研究揭示了世界实用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质量提高是高经济增长率的源泉。,三是经济增长中剩余因子的出现。按照传统的增长理论.产出增长是各种要素投入贡献之和,没有剩余,但是战后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用来生产国民收入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快得多,而且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表示一定时期内的产出量,K为常数,L表示同期劳动投入,C表示同期资本投入,和1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四是日本、西德在二战中损失惨重,但战后两国经济的复兴和增长速度之快却令人吃惊,其
5、原因又是什么?还有,战后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为什么增长很快,与此同时,劳动工时却大大缩短了?要解释上述之谜,传统的经济理论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提出新的理论来补充。人力资本理论以其独到的分析回答了这些问题。,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如果把由于人力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包括到资本中去.即只要有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上述之谜就迎刃而解。据分析,美国是一个人力资本多的国家,美国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国出口的产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美国是以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换取一般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尽管美国工资水平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但交
6、换仍然对美国有利。根据这种理论,一国输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要有充足连续的人力投资,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达到很高的程度,那么输出的就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仍然在国际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样,资本产出比例之所以下降,是因为产出中有一部分反映的是人力资本的增加.如果把这一部分加到资本之中,资本产出比例就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国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之所以比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速度快,是因为物质资本质量的改进和人力资本的增加未被计算进去.而这一被遗漏部分(即剩余因子)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对产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日本、西德两国战后能复兴那么快,是因为战争虽然严重地破坏了物质资本,但并未破坏人力资本.
7、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战后注意人力资本投资,是这两国经济在战后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至于战后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大幅度增长,原因也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工资又决定于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两种形式,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资所形成的一种资本。它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智力、枝能、经验和健康状况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形成的.人力投资包括用于教育和培训的支出、用于保健的支出、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用于移
8、民入境的支出等多个方面的直接费用。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人力资本的完整的、精确的定义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1)用于教育和培训的支出。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即提高劳动者未来的知识、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增加未来的收入。因而,用于教育和培训的支出,是最重要的人力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本的途径。(2)用于保健的支出。保健事业的发展,可以降低婴儿死亡率,增加未来劳动力的数量,可以减少疾病、死亡,保持现有劳动力的人数;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因此,用于保健的支出,也是对人力的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
9、途径之一。(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劳动力的国内流动有助于调剂国内劳动力的余缺和劳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因为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地方,存在着人力资本的浪费,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又存在着物质资本的浪费。另外,对于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人来说,人力资本的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人力资本的浪费。劳动力的国内流动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因而这种支出也是对人力的投资,是大力资本形成阵另一途径。,(二)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膺和资本存量的多寡。人类的未来并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将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物力资本投
10、资和人力资本投资都是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如没有人力资本投资,物力投资也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持久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生产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显著地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一切形态的资本生产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三)确定人力投资和物力投资的合理比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如何合理确定这个比例,应视收益率高低情况来凋整。一般来说,收益率高的就应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无视或忽视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片面增加非人力资本的结果,只能使资本吸收速度减慢.引起经济发展迟缓。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一个国家恒
11、久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人自身的投资.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特征的不是这个国家的物质资本,而是这个国家拥有人力资本的多少。,(四)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但提高人口质量是关键。人力资源质量又表现为先天的能力和后天获得的能力。先天能力一般差别不大.而后天能力表现为知识、技能、文化水平等等,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成人教育等途径获得的,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以人为本下投资,开发人力补天力。,(五)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活动是使蕴于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活动,不能把它视为一种消费活动。政府和企业有意识地进行人力
12、投资,为的是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它蕴藏在人体内会在将来释放能量。根据实证分析.教育投资的效益远远超出非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成本效益分析,既看到教育的成本,又考虑其带来的收益,强化了新的成本意识。另外医疗保健投资等也是如此,因为人的健康状况也包含在人力资本存量之中。,(六)人力投资的市场机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世界。一国企图对所需的人力资源制定出长远的计划并按计划执行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人力投资要以市场的供求变化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信号,对教育和人力资源进行市场的自发调节。,但人力资本理论也并非十全十美。近年来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对六七十年代人力资本
13、理论的研究高潮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舒尔茨等人的人力资本计量分析结果夸大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估算人力投资的机会成本、收益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人力资本理论作了不少不大科学的假设。计算结果具有一定水分、因此、必须寻找出更为科学地衡量人力资本作用的方法;人力资本投资应在重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还应当注意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本理论也存在理论上的错误,例如,人力资本理论把工人的工资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报酬,其大小取决于工人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率,因而完全抹杀了资产阶级的剥削本性。他们还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失业归咎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少,更荒谬的是,该理论认为人力投资的结果可
14、使人人都成为资本家,因为人人都可能拥有人力资本。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写道:“工人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已成为资本家”。,目前,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也还存在着不少难题。首先,人力资本投资决定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表现为投入产出之比,但这种资本投资的产出效益往往不直接表现为实物价值的增加,而只是表现为人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存量的增加。只有当这些人力资木质量存量投入到生产运行中,才可能间接地看出它们对经济活动的实际影响。这里必然存在计算上的难点。至于在更高层次上,如何衡量这些投资对实现更高社会目标的作用程度,则是更加困难的事情。其次,由于单纯的人力资本
15、投入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单独形成生产能力。人力资本的改善总是和非人力资本的改善结合在一起、才能对生产经营发生实际影响,因此,人们实际上很难把人力资源的作用和物力资本的作用单独区分开来。最后,人力资本不同于其他任何资本.它的载体是人本身,而人的思想、感情、经历和环境、个人态度或积极性对其工作都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极其巨大的。此外,在市场发育不完全、不充分的条件下.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往往更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理想化地套用人力资本理论,很可能是纸上谈兵。,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筛选理论筛选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
16、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伯格教育与职业:训练大盗阿罗斯宾斯、斯蒂格利茨,W:薪金 H:人口中能力高的数量L:人口中能力低的数量P:表示能力收入转换比例系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收入正相关的论断,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皮奥雷、多林格、戈登,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以下特征: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的机会;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经济 价值 资源 利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