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中级).ppt
《教育技术培训(中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培训(中级).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技术培训(教学人员中级),集中培训:培训前热身;对机考的考纲进行解读并进行应试指导;网上培训指导,网上培训: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中的讨论题及作业。如果平台导出分数为合格,准予参加全国机考。,培训前热身,请登录网络平台,修改个人信息。平台网址:http:/172.31.222.197:8080/帐号与密码:帐号:4002*密码:123修改个人信息学习小组分配情况(按机器号)请选出本组信息技术素养较好的教师为组长。组长职责:将本组组员加为QQ好友;督促、协助其他组员完成网上培训内容;,第一组:1、2、3、4、5第二组:6、7、8、9、10第三组:11、12、13、14、15第四组
2、:16、17、18、19、20第五组:21、22、23、24、25第六组:26、27、28、29、30第七组:31、32、33、34、35第八组:36、37、38、39、40第九组:41、42、43、44、45第十组:46、47、48、49、50,教学人员中级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教学人员中级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目录,第一篇考试说明第一章考试介绍第二章考试要求与内容第三章中级考试大纲与初级考试大纲的比较第二篇考试解读与应试指导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二章教学方案设计第三章资源准备第四章教学实施第五章教学评价第三篇样卷解析,第一篇 考试说明,考试简介,考试方式:机考考试时间:120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科
3、目: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第45页,考试介绍,命题原则,坚持“任务导向”的命题思路每一份试卷都将置于一个情境化的、具体的教学实践背景下。考查重点是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初、中级考试合理衔接无纸化考试,各类题型配合使用从批卷形式客观题(由计算机程序阅卷题目)(初级全是客观题)主观题(由人工参与阅卷题目)从题型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初级只有单选题)填空题(比初级多)匹配题简答题(主观、客观题都有)(初级没有)操作题(主观、客观题都有),考试介绍,多选题采用选错不给分,少选则按比例给分,总体要求、考试内容,总体要求: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第6页考试内容: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第711页基本知识教学方案设
4、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考试介绍,两本教材都包含这五项知识内容,“教程”一书将内容分散在九模块中详细讲解,而“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一书是按照这五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前者为网上培训用书,后者为全国统考指导用书。,中级、初级考试大纲比较,基本知识:研究性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方案设计:知识可视化工具资源准备:网页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学评价:常用评价方面、工具;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设计,P1215,第二篇考试解读与应试指导,第一章 基础知识,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认知领域: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泊尔九段教学法加涅,基本知
5、识,P22,教学理论,加涅的九段教学法,基本知识,行为主义学习方式:刺激-反射教学设计:程序教学传统认知主义认识结构的变化以“教”为主的模式建构主义依据经验,创造意义以“学”为主的模式,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学习理论,P23,基本知识,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教育传播的概念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育传播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通道环境,教育传播过程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与传送,传播理论,P25,基本知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P28教程P13-18,基本知识,例题:信息技术在课
6、程整合中的(A),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A 演示工具 B学习对象 C交流工具 D个别辅导工具,研究性学习,概念特点设计方法,P30教程P73,例题: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环境、社会现象。基于上述定义,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A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B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实践性。C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开放性。D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E以专题、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F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传递和记忆。,基本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行动研究概念: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
7、共同参与的研究和实践。基本特征: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特点:实践性、合作性、及时反馈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Blog与老师研究日志,Blog作为网络日志记载方式,与行动研究的研究日志有着内在联系。Blog是行动研究最好的电子载体。,基本知识,P32教程P189,博客(Blog)使用,了解“博客(Blog)”,博客是英文Blog的音译,是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网络日志”,可以让你在网上设置自己的私人空间,发布自己的信息,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进行网上交流。可以申请博客的网站:新浪、网易等。中国教师博客网:大连教师网:,博客的基本操作,注册在首页中找到“博客”
8、超链接,登录“博客”网页;点击“注册”字样,输入个人信息,点“立即注册”(记住申请时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录博客发表博文点“发博文”按钮。编辑博文(打开自己发表的博文)编辑删除搜索博文、博主输入关键字,选择“博文”或“博主”;加入好友看到好的博文后,找“加入好友”字样(需要对方确认)。发表评论博文分类,“博客(Blog)”练习,在新浪网申请博客。发表“培训感受”相关博文。加我和小组内成员为好友。搜索自己喜欢的主题博文,并发表评论。,例题:以下属于博客功能的是(ABCD)A信息发布 B信息管理 C信息共享 D信息交流 E即时通讯,例题: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的形式,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越来
9、越广泛的应用。请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1)在当前的搜索引擎中搜索一篇广为流传的教育叙事只有你欣赏我;(2)按搜索到的地址访问博客网站;(3)该博客网站要求登录或注册才能进行,你从未访问过该网站,请选择适当方法访问网站;(4)阅读这篇教育叙事后,请在该文下的评论中发表你的读后感(不少于20字),例题:博客(Blog)作为一种知识交流与传播的新形式,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请按如下要求应用班级博客辅助学生课后的拓展学习。(9分)在当前浏览器中访问班级博客网站:http:/;登录该博客(用户名/密码:teacher/teacher);在当前博客中搜索一篇阅读材料Photoshop中的魔棒(
10、一),复制并粘贴到新建的博文中;回复该博文,给学生提出一个阅读思考题,并要求学生以回复本博文的形式作答。,第二章 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前期分析,美国学者哈里斯提出来的,分析内容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方案设计,教程P25,例题:教学前期分析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哈里斯提出来,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ABCE)。A 学习需要分析 B 学习内容分析C 学习者特征分析 D评价策略 E、学习环境分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学会学习认知的过
11、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人格完善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案设计,例题:第3题 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分类,结合“C:GATDoc”文件夹中的“电子课本.doc”文档,在“C:GATDoc”文件夹中的“学习目标设计.doc”文档中设计“七律长征”的教学目标,完成后请以原文件名为名保存在“C:GATAnswer”文件夹中。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设计”一列设计“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方面的教学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2条,“情感态度与
12、价值观”目标1条;教学目标的描述应尽量使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使用数字自动编号。,教学目标分析,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目标分为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不同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评价:指对材料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教学方案设计,P42,第4题“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教学目标.mm”是本课未完成的教学目标思维导图。请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13、理论,按照下列要求补充并完善该思维导图,并且导出jpeg格式,以“三维教学目标.jpeg”为文件名导出到“C:GATAnswer”文件夹中。“C:GATDoc”文件夹中的“教学目标.txt”中给出了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请将它们插入为所属教学目标类型的子节点。打开“C:GATDoc”文件夹中的“表.jpg”,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编写层次分别编写两条教学目标,作为该类教学目标的子节点插入;要求编写的目标应符合目标编写规范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领域目标的撰写方法:ABCD法,A:对象,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B:行为,C:条件,D: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或行为改变的程度),说明学习者通过
14、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或需)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案设计,P43-47教程P28-29,六年级一班学生,说出五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能写出800字左右的文章,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等因素,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误差在5毫米以内,学习者特征分析,概念: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前期阶段,对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特征: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教学方案设计,P48-51教程P35-3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者特征,练习:连线题,教
15、学策略的选择,常用教学策略教学主导策略:九段教学策略、情境陶冶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典型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教学方案设计,P51-55教程P48-63,例题:(D)主张,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适当地给以帮助和支持,随着学生自身能力的增长,教师逐渐减少支持,直到学生完全独立而全部撤除支持,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A情境性教学 B随机进入教学C抛锚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P56-61,Word考试内容,修订、写批
16、注;内容的复制、粘贴;运用模板与另存文档;格式与样式操作;表格;项目符号和编号;字体、段落应用中文板式,诸如“拼音指南”、“带圈字符”;运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函数;目录和索引,样式和格式,修改、删除样式格式样式和格式新设置样式,命名“new style”,样式类型为“段落”,字形、字体、对齐为黑体、4号、居中,并用新样式“new style”格式化“主题学习概述”部分的内容应用样式选中文字,在“样式”列表中选择样式。,公式编辑器,插入对象公式3.0,例题:新建名为“模板标题”的样式,并设置该样式字体为“楷体_GB2312”,字号为“小二”,段落前后间距为“6磅”,将此样式应用于三项标题。,运用模板
17、,应用模板文件-新建-任务窗格-本机上的模板创建并命名模板的方法新建,并编辑内容另存为文档模板(扩展名为.dot),例题:请按如下要求创建一个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使用该模板创建新文档并进行本课“小组讨论”教学环节的设计,完成后请保存文档到“C:GATAnswer”文件夹中。(16分)使用“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教学设计方案.doc”创建一个名为“教学设计方案模板.dot”的Word模板,要求该模板文档中的页眉为“作者:张春华老师”;使用模板新建一个名为“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doc”的文档,在“小组讨论”教学环节的对应单元格中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个方面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技术培训 中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