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ppt
《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14,1,高校教师教师资格考试培训教育心理学,刘如平,2023/11/14,2,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结构,第一部分 序篇 概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第二部分 学篇(核心与主线)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发展理论)学习的主要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心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第三部分 教篇(以学的规律为基础)教学心理(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师心理(职业素质,专业发展,心理健康),2023/11/14,3,第一部分 序篇(P1-2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202
2、3/11/14,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其中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发展规律学习规律,教学理论教师心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P3-7),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2023/11/14,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P9-16),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国,西方)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诞生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成熟与完
3、善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2023/11/14,6,2023/11/14,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原则,2023/11/14,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基本过程: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注重预测控制;强调事实的客观实在性;重视经验证实。,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定性研究: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解释其行为的实质意义的科学研究。重视对意义的理解;强调对象的主观意向性;重视解释建构。,2023/11/14,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量化的方式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4、从而解释教育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分为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采用测验法和实验法。,实证研究方法与描述研究方法,描述研究方法:通过客观系统的描述研究,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的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2023/11/14,10,描述研究举例:观察法小学生注意力研究,一.代码设计 1.坐不住 2.安静但走神 3.专心听讲、做事 4.表情与学习同步二、观察记录 记录表 班级 日期 记录者三、数据统计及分析,2023/11/14,11,因果研究举例:实验法小学生注意力研究,一.实验设计 自变量:不同课程 因变量: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无关变量:教师差异、学生差异、教学条件
5、实验控制:各年级等组,相同教师,相同教学条件 1班 数学课 例:一年级 2班 语文课 学生专心注意的时间 3班 科学课 平衡无关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二、实验实施及其记录三、数据统计及分析,(李老师),2023/11/14,12,第二部分学 篇,2023/11/14,13,学篇基本结构,学生心理 学习理论 学习心理,2023/11/14,14,一、学生心理(P24-51),2023/11/14,15,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顺序性、联系性,差异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教育必须要适应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教育在心理发展中
6、可以起促进作用,广义:个体终生发展中心理发生、发展以 及变化的有次序的过程。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过程中所发生的 一系列的心理成熟。,(一)学生的心理发展,2023/11/14,16,学生的心理发展,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29-30)中学生的心理发展(P30-31)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32),2023/11/14,17,心理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年龄特征,(二)学生的个体差异,2023/11/14,18,个体的智力差异个体学习的风格差异人格因素与学习,2023/11/14,19,1.个体的智力差异(P33-37),智力理论 智力的二因素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讨论了不同的智力差异 三元智力理论,智力的二
7、因素理论,斯皮尔曼 一般因素:用于许多不同任务中的智力因素。特殊因素:用于某一任务中的智力因素。卡特尔流体智力: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受先天影响大,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衰退。晶体智力: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的能力。后天学习形成,一生都在增长。,2023/11/14,20,传统智力测验:测查一般因素,用智商表示个体的智力的高下。,把先天素质与后天养成区分开来,有研究和应用意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P34-35),2023/11/14,21,教学启示:正确评价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教学方式多样化,动用学生的多种智能。,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智力理论成分亚理
8、论:解决问题时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情境亚理论:智力在日常情境中具有适应当前情境和改变旧环境的功能,包括适应、选择、塑造。经验亚理论: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加工的能力。,教学启示:不仅要强调智力的学术性方面,也要强调其 实践性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影响。,2023/11/14,23,2.个体学习的风格差异(P37-41)学习风格: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学习风格的生理因素,学习风格的心理因素,学习风格的社会因素,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思考型冲动型 抽象型具体型,独立学习结伴学习竞争合作成人支持,对声音、光线、温度、时间
9、的偏好对感觉通道的偏好,2023/11/14,24,3.人格因素与学习(P41-44),自我概念与学习1.自我概念界定自我概念: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2.自我概念与学习 客观积极的自我概念利于学习。,2023/11/14,25,控制点与学习控制点: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内部控制者: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结果是由自己 具有的因素决定的。外部控制者: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 些外部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着自己的力量。相信成败由自己能力和努力决定的内部控制者利于学习。,2023/11/14,
10、26,焦虑与学习(一)焦虑概述焦虑: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而产生 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二)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适度焦虑利于学习,过度焦虑干扰学习。(三)考试焦虑与学习 做好准备、增强自信最重要。,2023/11/14,27,动机(焦虑)对不同难度学习的影响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2023/11/14,28,(三)心理发展的理论,认知发展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个性(人格)发展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2023/11/14,29,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1)心理发展的本质及影响因素发展的本质:主客体相互作用,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所 产生的个体心理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
11、建。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平衡,2023/11/14,30,(2)心理发展的阶段,运算:内在的智力操作,能在头脑中合逻辑地将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2023/11/14,31,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1)“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存在两种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活动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潜在发展水平:学生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2)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教学不应仅仅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期”,让学生达到潜在发展水平。,2023/11/14,32,(1)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人格是人与社
12、会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格发展经历了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个阶段的顺逆都是后来阶段的基础。,3.埃里克森心理(人格)发展理论,2023/11/14,33,(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2023/11/14,34,二、学习理论(P52-93),2023/11/14,35,这是学习吗?,一个幼儿迈出了他(她)的第一步。当儿童看到医生带着针筒走进来时,他感到害怕。一个少年长得越来越高。一个学生在学会如何做乘法后发现,乘以5的另一个方式是:用2除后再乘以10(如,4285 可以表示:428/2=21410=2140),2023/11/14
13、,36,学习的定义,在最广义的意义上: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较稳定的变化的过程。(格里格和津巴多,2003),2023/11/14,37,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人类的学习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过程,其目的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2023/11/14,38,学习的类型,我国: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心智的以思维能力为主的学习 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前苏联:反射学习 认知学习(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奥苏贝尔
14、:机械的接受学习 机械的发现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加涅:信号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 语言连锁学习 多重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原理)学习 高级规则(问题解决)学习布鲁姆: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2023/11/14,39,学习的实质,行为主义:在教师的强化下形成有效行为的过程。认知主义:在教师的帮助下生成行为潜能(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个人在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事物意义的过程。,2023/11/14,40,学习的机制,生理机制:从大脑结构和功能方面探讨人类学习的物质基础。如脑科学研究。心理机制:从功能模拟角度,探讨人类学习的共同特征和认知加
15、工方式。如学习理论。现代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主要依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机制实现。,2023/11/14,41,学习理论的发展,从古至今,对于学习的实质及其形成机制、条件和规律的系统阐述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仅在过去的20世纪,人们对学习的看法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2023/11/14,42,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主义逐渐取代行为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一直盛行20世纪末,建构主义成为发展的新方向,2023/11/14,43,(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57-70),行为主义强调可
16、观察行为的获得,当环境刺激与个体的行为反应的联系巩固下来,学习就产生了。,2023/11/14,44,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20世纪初),理论要点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SR联结2.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试误,直至SR联结形成3.SR联结形成的规律有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等 教育启示1.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2.要奖励学生的正确行为3.要加强练习,2023/11/14,45,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20世纪4050年代),理论要点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有效行为2.形成有效行为的关键是强化 正强化:施加喜爱性刺激使正确行为频率增加 负强化:撤销厌恶性刺激使正确行为频率增加 正惩罚:施加厌恶性
17、刺激使正确行为频率增加 负惩罚:剥夺喜爱性刺激使正确行为频率增加,2023/11/14,46,3.合理安排强化可以改善人类行为 可选择的强化安排有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一般来说,早期连续强化、后期间歇强化效果较好;可变比率或可变次数的间歇强化效果好些。,4.程序教学可以改善学校教学中的强化不足,2023/11/14,47,教育启示 1.程序教学 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反馈,学生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 2.行为塑造 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48,问题行为矫正例,儿童寻求关注和表现的欲望 正常表达 成人忽略 非正常表达 成人关注 非正常表达以寻求满足朋友造访“人来疯”以寻求满足 成人关注 朋友造访 人来疯
18、”以寻求满足 成人帮助 表演节目 获得满足 儿童形成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 启示:打破不良强化链,形成新的强化链,(前导事件),(问题行为),(强化),(前导事件),(问题行为),(新行为),(强化),2023/11/14,49,有效奖励的原则将奖励作为辅助性手段,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一致建立一套明确的奖励办法奖励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用实在的语言、真实的细节表扬学生。,2023/11/14,50,惩罚使用的原则就事论事,学生因这件事而非整个人受罚多用“负惩罚”,少用“正惩罚”切忌体罚学生运用逻辑后果:相关,合理,尊重,2023/11/14,5
19、1,运用逻辑后果的建议,*明确表达不满,清楚说明哪种行为不可接受。*清楚地提出你的期望。*让学生承担不当行为的后果。*给予学生选择,自行找出解决之法。*建议一些可以补救的方法。*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侵害他人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2023/11/14,5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0世纪6070年代),理论要点 1.交互作用论:观察学习是人行为学习的主要方式。2.观察学习经历了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四个阶段。3.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是影响人行为学习的重要手段。替代强化:奖励或惩罚榜样,对学习者产生影响。自我强化:行为者自己在内心里奖励或惩罚自
20、己。4.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人行为学习的内部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2023/11/14,53,矫正孩子作业拖拉例,孩子作业拖拉 妈妈提出限时要求和奖励条件 作业情况没有改观 为什么?与咨询师商议孩子作业拖拉 妈妈要求孩子自定时间 孩子在自定时间内没有完成 不允许加时完成 逻辑后果惩罚 孩子主动要求自定时间 作业效率提高 启示:想办法把学习由妈妈的责任变成孩子的责任。,2023/11/14,54,教育启示 1.重视教师、同学的榜样作用 2.重视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3.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023/11/14,55,(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70-81)
21、,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即行为潜能)的过程,而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反应习惯。,2023/11/14,56,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理论要点1.学习的实质是认知结构形成和改变 认知结构:个人关于外部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学科结构: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关系和方法。2.强调学习中理解的作用和提倡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让学生自己搜集、选择和处理资料,并从中作出推论或发现结论。,动物类别的认知结构(编码系统)示例:,吃东西 动物 呼吸 有翅膀 能游泳 鸟 鱼 会下蛋 有鳃 黄色 黑色 有利齿 是可吃的 金丝雀 乌鸦 鲨鱼 蛙鱼 会唱歌 呱呱叫 危险 逆
22、水游,4岁儿童学习乘法交换律例,2023/11/14,58,布鲁纳设计的用于乘法交换律学习的天平,2023/11/14,59,教学启示1.以学科结构为教学重心 2.发挥发现学习的远迁移作用,2023/11/14,60,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20世纪6070年代)理论要点,1.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更经济的方式 接受学习:教师通过讲授将知识结论告诉学生。意义学习:新旧知识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内容对学生有潜在意义2.新旧知识意义同化是实现意义学习的机制 下位学习演绎,逐渐分化;上位学习归纳,整合协调;并列结合学习类比,整合协调3.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
23、织者:在呈现正式学习材料之前,提供的一种起组织作用(衔接新旧知识)的引导性资料。,意义学习的条件,2023/11/14,61,先行组织者技术举例,回声(类比)雷达 工作程序与设备在峡谷里大喊一声 如同 一个脉冲发射出去 传播这个声波从悬崖上反射回来 如同 一个脉冲从遥远的物体反弹回来 反射接收到一个几乎和喊声一样的回声 如同 雷达脉冲的接收 接收发出喊声与听到回声之间有时差 如同 雷达时间的测量 测量与换算,2023/11/14,62,教学启示1.注重新旧知识衔接,必要时采用先行组织者技术2.根据新旧知识关系类型,促进学生的意义接受学习,2023/11/14,63,加涅的认知-指导学习理论(2
24、0世纪60年代以来),理论要点1.学习是对新信息的加工过程,由认知操作、执行控制、预期三种心理要素参与完成。元认知策略 动机 2.学习是经由八个层次的累积学习过程。3.学习成果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五个方面,达到这五种结果需要不同的内外条件。教学启示 提出了学习的层级加工和教学支持主张 提出了学生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培养问题,2023/11/14,64,(三)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P81-93),人本主义的学习观,2023/11/14,65,人本主义的学习观(20世纪60-70年代)(一)知识观 不要仅仅“颈部以上学习”、“左半脑学习”,需要的是使学习者成为“
25、完整的人”的学习。更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仅是学习内容。(二)学习观 学习的本质在于内在学习和经验(体验)学习。马斯洛: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开发潜能,自我实现。罗杰斯:认知学习的很大部分内容只涉及心智不涉及情感,对学生没有个人意义;经验学习把学习与学生的愿 望、兴趣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新知识(利于心智发展)有个人意义(利于人格发展),知识应有两种内容,2023/11/14,66,(三)学生观 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水和食物,儿童生命中本来就有的自我潜能才是种子。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儿童原本就有的自我潜能这粒“种子”更好的发芽、开花、结果。教人比教书更重要,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岗前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