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理).ppt
《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理).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节 孔子和老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他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学术地位,(一)孔子其人:,一、孔子的学说,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子的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_”和“_”提倡:为政以_,以_治国,教育思想:主张“_”教学思想:“_”、“_”、_与_相结合,学习要有_态度,有_,编订的文化典籍,1、“仁”和“礼”的思想(核心):“仁”的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礼”的主要内容是“克己复礼”,即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提倡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2、“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3、“敬鬼神而远之”: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阐释孔子的政治思想,(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兴办私学。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2)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等教育观念,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
3、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评价:(1)孔子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其“仁”的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阐释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易、乐等;(2)根据鲁国资料编成史书春秋;(3)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再现孔子的文化成就,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也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孔子参见
4、老子图,(一)老子其人及其著作,二、老子及道家思想,老子也称老聃 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老子的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_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_矛盾双方可以_,主张:“_”,主张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1、哲学思想:(1)对世界本原的认识:“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孔子 老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