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5版(周荷琴)-第一章.pptx
《微机原理-第5版(周荷琴)-第一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第5版(周荷琴)-第一章.ppt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第1章 绪 论,1.4.1 计算机的发展1.4.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4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4.1 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的标志。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从体积、规模和功能上讲,出现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和工作站。最早,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即各种信息的处理。还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
2、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走进了各个领域,甚至千家万户。,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7年),用真空电子管构成运控器,用延迟线或磁芯为内存,以纸带、卡片或磁带为外存。软件只有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机器体积庞大、耗电多、价格昂贵,ENIAC是其代表机型。,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年1964年),采用晶体管做基本器件,仍以磁芯为内存,以磁带或磁盘为外存,运算速度约几十万次/秒。开始配用高级算法语言,如BASIC、FORTRAN和COBOL。主要用于事务管理和工业控制,代表机型是IBM 7000系列计算机。与第一代相比,有体积小、速度快、能耗少、价格低等显著优点
3、,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TRADIC(催迪克),装有800个晶体管。,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年1972年),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基本器件,开始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做内存,以磁带或磁盘为外存,运算速度达到几十万几百万次/秒。除了能运行多种高级算法语言外,还配置了操作系统,除用于数值计算外,也开始在管理和控制领域发挥作用。代表机型是IBM System/360,其优点是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能耗更小、寿命更长。从这个阶段开始,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出现了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格局。,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
4、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IBM360系统。,机内的集成电路板,IBM360计算机,IC芯片与插座,第四代:LSI和VLSI计算机(1972年至今),从20世纪70年代初,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开始被应用到计算机设计中,并因此诞生了微处理器,高密度的半导体存储器、大容量磁盘和光盘被广泛采用。运算速度从几百万次/秒发展到了几百万亿次/秒,科学家已经开始用单位pflops(即每秒千万亿(1015)次浮点运算)作为当代计算机的速度单位。计算机正在各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计算机真正开始
5、改变我们的生活。,今天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游戏和上网的平板电脑或掌上型电脑(Pad),超薄超轻的超级本电脑(Ultra book),13mm厚,采用22nm低功耗CPU,电池续航12小时。,今天的计算机,采用触摸屏和Win8操作系统的一体机,采用主频3.4GHz,双核4线程CPU设计的台式计算机,今天的计算机,运算速度1206万亿次的国产天河1号巨型计算机,当前,计算机的发展仍处在VLSI时代,其发展趋势可用“巨-微-网-智”这四个字来概括,即:功能巨型化:研制千万亿次巨型机,用于天气预报、天文现象探索、地震机理研究、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IC设计和军事等需要大量科学计算的领域。体积微型
6、化:便携式和掌上电脑涌现,其体积缩小,价格便宜,智能手机、新型电器也都体现了体积微型化。资源网络化:引入了云计算,大力发展网络和通信技术,通过网络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数据和信息资源,开展科技合作。处理智能化:计算智能引入计算机,并研制出有听、说、读、写和思维推理能力的计算机,这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目前离“智能”距离很大,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迈入智能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4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4.1 计算机的发展1.4.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4.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微型计算机的诞生1971年11月15日,Intel公司开发成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集成230
7、0晶体管,字长4位,含45条指令,每秒执行5万条指令。被用于Busicom计算器设计。在1972、74、76年,Intel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8008、8080和8085,其它产品有Z80(Zilog)、MC6800(Motorola)、MOS 6502(MOS科技)、CDP 1802(RCA)。8080是40脚芯片,含6000晶体管,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2MHz频率,每秒执行29万条指令。1974年,用8080设计的计算机Altair 8800问世。,早期的微处理器,Intel 4004,Intel 8008,MOS 6502,Motorola MC 6800,Intel 8080,I
8、ntel 8085,Zilog Z80,1977年,采用6502的第一台个人机Apple问世,由苹果(Apple)公司形成8位微型机产品。,苹果机(Apple II),安装 在 手工制作的木头机箱里的Apple II原型机,2.视窗操作系统,早期8位机配的CP/M操作系统,16位PC机用MS-DOS或PC-DOS操作系统。Apple产品最早使用视窗操作系统,在90年代初的苹果电脑Machintoch上配置了黑白视窗操作系统,很受欢迎。因机器太贵,它未能得到发展。1983年,微软向苹果购买了Apple视窗操作系统。1985年,Windows 1.0问世,为16位PC机提供初步图形用户界面。199
9、0年推出Win3.0,1992年推出Win3.1,1995年发布的Win95,把微软推向计算机软件业的巅峰。接着,又推出了Win 98,Win 2000,WinMe(2000年),WinXP(2001年),Win2003,WinVista(2007年),Win(2009年)等台式机视窗操作系统。最新的Win 8也已发布。,难忘的Windows,1990年 Windows3.0,1992年 Windows3.1,1985年 Windows1.0,Windows1.0的工作界面,难忘的Windows,1995年 Win95,1998年 Win98,1999年 Win2000,2001年 WinXP
10、,难忘的Windows,2006年 Windows7,Win7的一个桌面,2012年 Windows8,Win8的激活界面,3.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微型机问世40多年来,以Intel、AMD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芯片制造商,为微型机提供了数十个品种几百个型号的CPU。数据宽度从4位、8位、16位发展到了32位和64位,一个芯片内包含的CPU核心,从单一的核心发展到双核乃至4个、6个和8个等多个核心。当前,微型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智能多核时代。下面,从PC机诞生开始,以PC机所用的CPU的发展为主线条,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3.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第一代微型机1978年6月,Intel发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原理 周荷琴 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