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机原理1-第一章.ppt
《彩色电视机原理1-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色电视机原理1-第一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彩色电视原理,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章 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1.1 光的性质 1.1.1 看见光谱 光学和电磁场理论指出: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可用频率或波长表示.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图1.1 电磁波辐射波谱,可见光频率范围:(3.857.89)1014HZ 波长范围 380780 nm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后引起的颜色感觉不同,按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单一波长的光叫单色光,太阳光是包含全色谱的复合光。,1.1.2 标准光源,物体呈现的颜色与照射的光源光谱成分不同而存在光色差异,即不同光源的照
2、射,呈现不同的颜色。通常用“色温”来表征各种光源的具体颜色。绝对黑体: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色温:当某一光源的相对辐射功率波谱及相应颜色与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热力温度(单位为K)下的辐射功率波谱及颜色相一致时,则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热力学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单位以绝对温度开氏度(K)表示.,光源的色温并非光源本身的实际温度,而是与光源的相对辐射功率波谱、光色相同的绝对黑体温度,是用来表征光源相对辐射功率波谱与光色的参量。例如,白炽灯光源本身温度为2800K时,其色温是2854K。,A、B、C、D65和E白光源的功率波谱,E白光,1.2 视觉特性,人眼的亮度视觉人眼对不同颜色
3、光的亮度感觉不一样,人眼的色度视觉,1.2.3 人眼的分辨力,1.2.4 视觉惰性,视觉惰性是指人眼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光信号,不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临界闪烁频率,人眼临界闪烁频率:46HZ,人眼受周期性光脉冲照射,当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会产生一明一暗的闪烁感觉。不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临界闪烁频率,人眼临界闪烁频率:46HZ,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和饱和度称为彩色三要素,由这三个参量可以确切地表示任何一种彩色光。亮度: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与光的强度、物体的反射有关。色调:彩色的种类,如红、橙、黄、青、蓝、紫等不同颜色。色饱和度:指彩色的纯度,即掺入白光的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彩色电视机 原理 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