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第四章.ppt
《形式逻辑-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式逻辑-第四章.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0,复合判断,复合判断是自身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判断都由支判断和联项两部分组成。复合判断研究的是组成复合判断的支判断间的逻辑联系。根据支判断间不同的逻辑联系,可将复合判断分为假言判断、选言判断、联言判断、负判断等。,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第一节 假言判断,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它是陈述某种事物情况是另一种事物情况的某种条件的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种。1、假言判断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它是陈述某种事物情况是另一种事物情况的某种条件的判断。如:如果天下雨,那么马路就会湿。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2、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2,2、由假言联结词联结两个支判断而构成。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果,那么”或“只有,才”等联结词为假言联结词;两个支判断分别称为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如果”(或“只有”)后面的支判断称前件;“那么”(或“才”)后面的支判断称后件。假言判断只断定前件是后件的某种条件,并未断定前件和后件各自的真假。,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3,二、假言判断的种类,假言判断,根据假言联结词所表示的条件关系的不同而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种。(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是其假言联结词为“如果,那么”的假言判断,它断定前件是
3、后件的充分条件。,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4,2、充分条件:事物情况p存在时,事物情况q必存在,即有p必有q,换言之p真时q必真。如:如果A和B是对顶角,那么A和B相等。如果眼下寒冬来临,那么离春天就不远了。3、在汉语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联结词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除“如果那么”以外,还有“若则”、“只要就”、“假如,那么”、“倘若,便会”、“要是就”等等。,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5,4、“p”表示前件、“q”表示后件,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这种判断形式称蕴涵式,其符号公式为:pq。“”是蕴涵符号,“pq”读作:p蕴涵q。5、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断定的
4、是其前后件之间不具有“前件真而后件假”的关系。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其前件真但后件却假时,它才是假的。,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6,在前件真、后件真;前件假、后件真;前件假、后件假这三种情形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都是真的。只有在前件真、后件假这一种情况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才是假。如: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对他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许诺:“如果今年你考上重点大学,那么我给你买一辆摩托车”。,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7,6、前件p、后件q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总结如下表:pq的真值表7、逻辑性质: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形
5、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8,(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其假言联结词为“只有,才”的假言判断,它陈述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2、必要条件:事物情况p不存在时,事物情况q必不存在,即无p必无q,p假时q必假,则p就是q的必要条件。如:只有A和B相等,A和B才是对顶角。只有小王高考成绩达线,才会被高校录取。,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9,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联结词的语言形式除“只有才”外,还有“必须才”、“除非才”、“仅当才”、“没有就没有”等。4、以“p”表示前件、“q”表示后件,则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这种判断形式又称逆蕴涵式,其符号公式可表
6、示为:pq。“”是逆蕴涵符号,读作:p逆蕴涵q。,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0,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陈述的是其前后件之间不具有“前件假而后件真”的关系。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其前件假但后件却真时,它才是假的。在前件假、后件假,前件真、后件真,前件真、后件假这三种情形下,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都是真的;只有在前件假、后件真的情形下,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才是假的。,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1,6、前件p、后件q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q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总结如下表:pq的真值表7、逻辑性质是: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
7、二),12,(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其假言联结词为“当且仅当”的假言判断。它断定前件是后件的充分必要条件。2、充分必要条件是指: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即有p必有q,并且无p必无q,则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如:ABC是等边的,当且仅当它是等角的。今天是星期一,当且仅当明天是星期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毛泽东语)。,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3,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既陈述了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又陈述了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常用两个假言判断的合取形式表达:如果p那么q,并且只有p才q。如:如果世界上有阶级
8、,那么世界上有国家,并且只有世界上有阶级,世界上才有国家。,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4,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其前件与后件在事实上是否等值,若等值就是真的,若不等值便是假的。,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5,6、前件p、后件q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 q之间的真假关系总结如下表:p q的真值表7、逻辑性质是:只有当前、后件真值相同时,它才是真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假的。,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6,三、使用假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识别一个句子是否表达假言判断。如:如果上次是他的错,那么这一次就是你的错。这个句子只不过在语言形式上与假言判断相同,
9、但是语言形式并不等于逻辑形式。第二,注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不要把充分条件当成了必要条件;也不要把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7,第三,注意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转换关系。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后件是前件的充分条件。可以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转换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也可以将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转换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8,第四,注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后件之间的互换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决定了其前
10、、后件之间是完全等值的关系。前后件互换,得出的新判断仍然是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19,第二节 选言判断,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之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20,一、选言判断,1、选言判断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之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如:小丁成绩不好,或是由于基础较差,或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或是由于不够努力。甲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或者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构成过失杀人罪。,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21,这两个判断都是选言判断。两种事物情况
11、之中至少有一种是存在的,即至少有一种是真的。选言判断的支判断称为选言支。选言判断的联结词主要是“或者”。“或者”表示由它所联结的各支判断之间存在选择关系,即至少有一支为真的关系,但却并未陈述究竟哪个支是真的。,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22,一个选言判断至少有两个选言支。超过二支的选言判断,其逻辑性质与二支选言判断相同。选言判断就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为相容关系,一种为不相容关系。如果各个选言支可以同真,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称为相容的;如果各个选言支不能同真,只能有一支为真,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称为不相容的。,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23,二、选言判断的种类,根据选
12、言支之间关系的不同,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1、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其选言支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用联结词“或者”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而形成的。如:那种空调滞销,或者因其质量差,或者因其售价高,或者因其款式旧。,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24,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p或者q。这种判断形式又称析取式,其符号公式为:pq“”是析取符号,“pq”读作:p析取q。相容选言判断的特点在于各个选言支可以同真。选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至少有一个选言支真。,形式逻辑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25,如:本案或者是赵某所为,或者是钱某所为。选言支p、q与相容选言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形式逻辑 第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