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ppt
《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结构研究所 主讲 朱启建,第四节 风荷载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得地方流动形成风,当风遇到建筑物时,在建筑物表面产生的压力或吸力即建筑物的风荷载。,10,风荷载(风场),11,风荷载(风场),12,风荷载(风的破坏力),13,风荷载(风的破坏力),14,风荷载(风的破坏力),15,风荷载(风的破坏力),16,风荷载(风的破坏力),17,高、大、细、长等柔性工程结构的主要设计荷载,(1)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有关(2)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藐及周围环境(3)建筑本身的高度、形状以及表面状况有关,风力在建筑物表面的分布很不均匀,在角区和建筑物内收的局
2、部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风力。风力作用与建筑物外形有直接关系,圆形与正方形受到的风力较合理。风力受到建筑物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处于高层建筑群中的高层建筑,有时会出现受力更为不利的情况(4)与地震作用相比,风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其作用更接近于静力,但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出现较大风力的次数较多。(5)风力作用具有静力、动力两重性质。,风荷载特点,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与地球演化同在;无法避免。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有感地震(3级左右)约占总数的1%;很小的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9%;5级以上地震
3、(破坏性地震)即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 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什么是地震?,第五节 地震作用,一、地震与地震动,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1.地震成因与分类,(1)按地震成因分类,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占90%以上。,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
4、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1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产生的震动相当于一个6.7级地震。,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诱发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6.1级。,(2)按震源深浅分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称
5、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围大,但破坏力小。,2002年6月29日晨1:20发生于吉林的7.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40km,无破坏。,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1960年2月29日发生于摩洛哥艾加迪尔城的5.8级地震,深度为3km。震中破坏极为严重,但破坏仅局限在震中8km内。,(3)地震序列根据强烈地震中前震、主震和余震的分布特点,地震序列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主震型:主震震级显得很突出,且有很多余震,但其中与主震震级相近的地震很少。主震释放的地震能量 占全序列的9095%(如1975年海城
6、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2)震群型:地震能量主要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没有突出的主震。最大地震在全序列中所占 能量比例一般均小于80%。震群型地震的特点是地震频度高,能量的释放有明显的起伏,衰减速度慢,活 动的持续时间长。(3)孤立型:或称单发性地震。其显著特点是前震和余震都很少,且与主震震级相差很大。地震能量基本上通 过主震一次性释放出来。前震余震的能量总和通常不 到主震的0.1%(如1668年山东莒县临沂地震)。,2.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横波特点:周期长、振幅大、波速慢,100-800m/s,纵波特点:周期
7、短,振幅小,波速快,200-1400m/s,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主要由面波造成。,(1).定义,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倍。,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用M表示,式中A表示标准地震仪距震中100km纪录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2).震级与能量的关系,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一个两万吨级的原子弹。,能量E的单位:尔格(1尔格=),3.震级,(3).按震级的地震分类,微震-2级以下。人感觉不到,有感地震-2-4级 人有感觉,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 有破坏,强烈地震-7级以上 有破坏,特大地震-8级以上 有
8、破坏,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等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破坏力不一定就小。,4.地震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1).定义及影响因素,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2).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1-12度。,个别:10%以下少数:10%50%多数:50%70%大多数:70%90%普遍:90%以上,(3).基本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
9、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用Ib表示。,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下图是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表示。其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4).多遇烈度,(5).罕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荷载 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