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一优课《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ppt
《师一优课《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一优课《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授课教师:吴明清 奉节中学,水,二氧化碳,氧气,光,有机物,光合作用,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场所,条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7世纪40年代,海尔蒙特(J.B.van Helmont,比利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回眸历史,每天浇水,5年后,柳树增重80多kg土壤只减少100g,探究的一般步骤,植物生长的原料来自于水,植物生长的原料是水,与5年前进行对照土壤烘干后称重,只比原来减轻了0.1公斤,树增加了80多公斤,
2、植物生长的原料是什么,每天浇水,5年后,17世纪40年代,海尔蒙特(J.B.van Helmont,比利时),柳树增重80多kg土壤只减少100g,植物增重主要来自水分,不严密,没有考虑到空气的影响。,讨论:这个结论严密吗?他忽略了什么?,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探究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成分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成分。,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1,2,4,3,探究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成分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成分。,植物能产生动物呼吸和蜡烛燃烧所需要的气体。,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小鼠和点燃的蜡烛,光照,密闭玻璃罩,小鼠存活,蜡烛仍燃烧,光照,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
3、,小鼠死亡,蜡烛也熄灭,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1779年,英格豪斯实验,实验重复了500多次,结论:绿叶只有在光照下才能更新空气,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直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水,二氧化碳,氧气,光,?,光能,化学能,德国梅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只有在光照下绿叶才可以更新空气,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光能,化学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探究三:萨克斯的实验,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之外还有什么产物
4、?,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1864年,萨克斯实验,阅读P.102第一自然段,如何设置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为什么要黑暗处理?,如何将叶片脱色?为什么要脱色?,1864年,萨克斯实验,阅读P.102第一自然段,一半遮光一半曝光,为了使绿叶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绿叶中的色素会溶解在有机溶剂(酒精)中,有利于碘液染色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何设置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自变量是有无光照。,探究三:萨克斯的实验,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之外还有什么产物?,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曝光一侧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变成蓝色,而遮光一侧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不变蓝。,植物在
5、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光合作用的场所究竟在什么地方呢?,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就以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水绵是常见的淡水藻类每条水绵由许多个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细胞连接而成水绵很明显的特点是:叶绿体呈带状,螺旋排列在细胞里。,1880年,恩格尔曼实验,极 细 光 束,无空气、黑暗中,无空气、完全曝光,结论: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用极细的光束的照射,叶绿体可分为光照多和光 照少的部位,形成对比;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次验证实验结果,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选择水绵,其叶绿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师一优课 能量 光合作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7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