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授.ppt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授.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概述,知识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第二节,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第四节,二、教学的发展 促进 理论研究 教学实践深入 推动,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总趋势是步步深入和完善的,概述: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概述,分期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属于探索阶段-主要讨论教学实际问题。1953年,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 1953年第7期)195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对
2、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特点:A、一开始就注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对本国人进行的母语教学区分开来,探索一条第二语言教学的路子。B、在重视掌握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四项技能的基本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践和运用。,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50年代的教学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为汉语作为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分期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教学经验也更加丰富总结建国以来的教学经验。钟梫15年汉语教学总结(语言教学与研究1972.2)一文,充分反映了这一点。这一时期的教学理论研究重点和特点是提出了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理论原则:1、“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
3、”的实践性原则。2、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3、“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的主要教学原则。这些教学规律的探索为学科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分期介绍,20世纪70年代,70年代的教学理论研究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总的成果不算多。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着重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注意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教学中的矛盾,将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结合起来。a.在论述具体教学问题时,较多受到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的学说影响。b.把实践性原则定位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中进行句型教学实验。c.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听说和读写作为两类课型
4、进行了分开教学。1987),总体上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一定的局限;理论意识和学科观念尚不够鲜明;理论研究的成果还不够系统。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时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的初步确定,以及有限而宝贵的研究成果,都为以后的教学理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分期介绍,真正从学科建设高度进行教学理论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吕必松、盛炎等为代表)。80年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为:a.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研究论述本学科的性质、特点,提出了学科建设的任务和总体设计理论。b.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展开了全面研究。c.对教学法原则的
5、研究进一步深化。d.提出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得到了空前繁荣和发展。到8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宏观体系已基本形成。,其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华语教学出版社,1987)及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90)、张亚军对外汉语教法学(现代出版社,1990)、赵贤周等对外汉语教材教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等等。,分期介绍,90年代以来,进入90年代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外汉语 教学 基本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6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