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12章.ppt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1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12章.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要求,任何课程的知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不要经常逃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听课时要多作笔记,笔记是知识的框架,教材是对知识的充实。二者缺一不可。对于老师布置的习题,要认真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媒体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学习时要搞清理论,特别要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打鸟问题,某日,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智力题,请小岚回答,老师的题目是这样的:“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于是小岚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罗?”“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2、”“不犯。”,打鸟问题,“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者饿得飞不走的鸟?”“没有。”,打鸟问题,“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不算。”“打鸟的人眼睛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没有花,就10只。”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小岚继续问:“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小岚
3、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晕倒。,教材和参考书目,初级教程:高鸿业:宏观经济学,高教出版社(第四版)(主要教材)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梁东黎:宏观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经济学(下)中级教程: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多恩布施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级教程: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罗默: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也有上财版),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学习目的要求:,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的形
4、成与发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2、明确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内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测算方法以及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弄清国民收入核算与总支出、总收入分析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国民产出决定与变动,以及国民产出与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周期、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学科。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个术语,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中提出的。
5、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被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从时间顺序上看,宏观经济学经历了从威廉配第到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再到凯恩斯、佛里德曼、卢卡斯、萨缪尔森等理论学说的演变过程。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时期:,2、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被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他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一书被看作是西方经济学中第一部以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赋税论(1662年)、政治算术(1676年)、货币略论(1682年)中,曾研究过国家经济政策、
6、捐税的征收和滥造货币的经济后果。配第的这些研究,说明早期的经济学说已经关注宏观经济问题。,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弗朗索瓦魁奈在经济表(1758年)、经济表分析(1766年)中,研究了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之间的农业总产品的流通,富有创见地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第一次触及了宏观经济的运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中,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研究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并主张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产品在地主、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规律,论及了资本
7、积累和再生产。,在第一阶段即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虽然已经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了,并且已经运用了总量概念,但是与19世纪晚期以后的各种宏观经济学相比,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仍有一些重要区别。,(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从19世纪晚期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于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上,形成了许多种宏观经济学说,如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英美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等人对国民收入和经济周期的研究等,使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
8、建立和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随着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出现,以1936年凯恩斯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为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才真正产生了,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与以前的宏观经济学相比,其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的关系,因此被称作收入分析。它通过收入分析得出的论断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4)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深化及其演变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佛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美国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
9、派(曼昆等人)等理论不断发展。本书所要介绍的主要是第三阶段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三、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一部分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中心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这是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3、经济周期理论经济运行周期的表现与原因4、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因素、模型;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对策5、开放经济理论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调节。,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的比较,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
10、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2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可以而且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3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
11、的充分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4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5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
12、方法是总量分析。,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二,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经济学的科学化也就是经济学的实证化,努力使所研究的问题摆脱价值判断,只分析经济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即解决宏观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是两者的共同目的。第三,两者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都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市场经济之下经济的运行规律与调控。所以,两者的理论分析只适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不适用于计划经济,也不完全适用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的转型经济。第四,
1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五、宏观经济学方法,宏观经济学运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它在运用总量分析法时,不仅要注意经济个体的数目,还要注意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宏观经济学中,同样有短期和长期,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还有大量运用在微观分析中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法。,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世界各国的GDP(2003年),01-美国-108572亿美元-人均-37051美元;02-日本-49487亿美元-人均
14、-38865美元 03-德国-23862亿美元-人均-28952美元;04-法国-17316亿美元-人均-28655美元 05-英国-17750亿美元-人均-29451美元;06-意大利-14554亿美元-人均-25067美元 07-中国-13720亿美元-人均-1056美元 08-加拿大-8505亿美元-人均-26161美元 09-西班牙-8271亿美元-人均-20536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人均-5827美元 11-印度-5561亿美元-人均-522美元 12-韩国-5209亿美元-人均-10718美元 13-荷兰-5093亿美元-人均-31207美元 14-澳大利亚-508
15、2亿美元-人均-25525美元 15-巴西-5070亿美元-人均-2754美元 16-俄罗斯-4288亿美元人均-2982美元 17-瑞士-3140亿美元-人均-42148美元 18-比利时-3008亿美元-人均-29023美元 19-中国台湾-2995亿美元人均-13165美元 20-瑞典-2975亿美元-人均-33092美元,2007年各国GDP排名,名次 国别 GDP(亿美元)人均GDP(美元)1 美国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德国 3280039710 4 中国 301002280 5 英国 2570042430 6 法国 2520041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 12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6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