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论.ppt
《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论.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主讲人:贾小玫副教授,参考书目,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2.【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3.【美】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美】席勒。当代宏观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7.【英】迈克尔帕金。宏观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8.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
2、97年,9.梁小民.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0.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11.冯涛等。宏观经济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黄亚钧、袁志刚.宏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3.梁东黎。宏观经济学,第三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4.刘兴海、程瑜。宏观经济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15.范家骧、王志伟。宏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讲 绪论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讲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六讲
3、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七讲 ADAS模型第八讲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九讲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第一讲 绪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国民经济总体经济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关注社会经济总量是否以及如何处于最优水平。核心是以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business cycle)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收支与汇率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法(Aggregate Anal
4、ysis)宏观经济学把整个经济体系归纳为三类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三类主体(家庭、企业、政府)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为分析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以现实经济现象为基础构建经济模型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指经济活动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非均衡分析:通过引进计划、预期等概念,分析经济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对经济现象有关
5、变量的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对经济现象的连续过程进行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 所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 种划分。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客观性。是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与规范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分支。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辅修 专业 第一 绪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6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