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申报表培训-下(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ppt
《完整版申报表培训-下(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申报表培训-下(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纳税调整项目,(一)表格架构 15=1+12+2,一、总体介绍,1、展现财税差异。梳理财税差异,在2008版纳税调整表的基础上,在覆盖全面与突出重点中进行平衡,明确列举了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特殊事项、特别纳税调整、其他共六大类36小类的纳税调整事项。2、丰富信息采集。为后续管理、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部分调整事项设置了三级明细附表,进行明细信息的采集,部分表格兼具信息披露功能,如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要求披露捐赠支出的明细信息。,(二)设计思路,3、优化表格设计 一是体现在申报层级上,纳税调整及附表,共三个层级,对需填报附表的项目金额,由附表直接对应切入填写
2、,从三级到二级再到一级附表,汇总填报到主表中,层次更为清晰顺畅。同时也明确,在发生纳税调整时才进行填报(两个例外:资产损失、折旧、摊销附表为发生涉税事项时填报,全口径填报)。二是体现在明细附表设计上,前面也提到既要列示税会差异,尽可能多的采集涉税信息,又要兼顾纳税人申报负担,在纳税调整表明细附表的设置上,对重要事项(如企业重组)、跨年度管理事项(如符合条件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等进行了明细附表设置,同时对需要明细数据支撑的如专项申报资产损失申报表、加速折旧统计表进行延展,设置了三级明细附表。,(三)新、旧纳税调整比对,1、纳税调整结构。旧:1张纳税调整表+7张相关、平行申报明细表(广告费、资产
3、减值准备、资产折旧摊销、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计量、税收优惠、成本支出)VS 新:一级纳税调整主表1张 二级纳税调整明细表12张 三级纳税调整明细附表2张,2、纳税调整项目 旧: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准备金调整、房地产预计利润调整、特别纳税调整、其他七类51小类 VS 新: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特殊事项、特别纳税调整、其他六类36小类 通过归并调整项目,压缩纳税调整主表行次,如将工资、福利等归并为职工薪酬调整、将资产折旧、摊销项目归并。同时,部分项目调整至其他附表进行反映。(3651)增加:投资收益、政策性搬迁、销售退回、佣金手续费、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特殊行业准备金、加收利息等列举调整项
4、目,新增事项:企业重组、政策性搬迁、特殊行业准备金、预计利润均设置二级明细附表,3、特别指出 旧:包括境外所得、税收优惠(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减、免税项目所得、抵扣应纳税所得额)VS 新:境外所得,主表、境外所得明细表进行境内、外所得的计算。(28行境外所得分摊的共同支出)税收优惠,税收优惠相关明细表,例外:加速折旧在纳税调整中进行填报,二、具 体 填 报,适用于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纳税调整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法、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会计处理、税法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汇总反映纳税调整情况,其调增金额、调减金额,转入主表15、16行进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5、。表中15项项目要求根据相应附表填报,其他直接在本表填报。,(一)A105000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1.“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税,条例56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无论大于,还是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都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权益法核算,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
6、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无差异),2.“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税,Add Youritle,会,条例56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
7、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差异,需调整)贷:银行存款等,3.“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税,Add Youritle,会,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高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异,调整)公允价值低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异,调整)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变动主要:交易性金融资产、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4.“不征税
8、收入”、“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税,企业所得税法第7条: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是财政拨款;二是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条例第26条: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条例第28条: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财税(2012)27号: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动漫企业),企业会计准则16号
9、: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收到补助: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发生支出:借:管理费用等(差异,调整)贷:银行存款等分摊递延收益,同时结转营业外收入: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差异,调整),4.“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
10、用”,(1)第8行“不征税收入”第3列: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取得财政性资金且已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部门,应计入应税收入额的金额;第4列:填报符合税法规定不征税收入条件并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且已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2)第24行“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第3列:填报符合条件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支出金额。(3)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同步调整,若会计处理严格按照政府补助,基本无差异。表中分收、支两个项目调整,考虑到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限期使用(上缴)问题,更清晰反应不征税收入相应调整情况
11、。(4)与A105020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中“政府补助”项目的衔接,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直接按不征税收入进行申报,不需填报A105020表;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资产,在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进行填报。(5)第8行“不征税收入”与第9行“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关系(第24行与第25行):第8行第9行。,4.“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4.“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税,商业折扣,国税函(2008)875号: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商业折扣后
12、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会计准则14号: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确认收入时进行折扣扣除,基本无差异,税,销售折让和退回,国税函(2008)875号: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会计准则14号: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折让,
13、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退货退回的,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成本等。,基本无差异,资产负债表日后追溯调整,存在差异,需调整,4.“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5.“业务招待费支出”,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不论是哪个部门发生的,统一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部分企业出于会计核算可理解性原则
14、的要求,将专设的销售机构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放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将其余的业务招待费放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对企业会计损益和所得税没有产生影响。,条例43条: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国税函(2009)202号: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应包括视同销售(营业收入)。国税函(2010)79号: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照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国家税务总局公
15、告2012年第15号: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1)关于业务招待费扣除基数:A100000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A类)第1行“营业收入”+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视同销售(营业)收入”税收金额+A105010表第23行“销售未完工产品的收入”税收金额-A105010表第27行“销售未完工产品转完工产品确认的销售收入”税收金额+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及股权转让收入。(2)填报说明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
16、业务招待费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的金额,即:“本行第1列60%”与当年销售(营业收入)5的孰小值。,5.“业务招待费支出”,6.“利息支出”,税,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条例38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
17、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1、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确定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鉴于目前我国对金融企业利率要求的具体情况,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中,应包括在签订该借款合同当时,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提供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该金融企
18、业应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可以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是指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担保以及企业信誉等条件基本相同下,金融企业提供贷款的利率。既可以是金融企业公布的同期同类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业对某些企业提供的实际贷款利率。,6.“利息支出”,企业发生委托贷款利息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问题企业通过银行取得委托人为非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其发生的利息支出按照向金融企业取得贷款发生的利息支出进行税务处理,还是按向非金融企业取得贷款发生的利息支出进行税务处理?委托贷款是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的贷款对象、用途、期限、
19、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借款人从银行取得的委托贷款,实质是委托人贷给借款人。因此,企业通过银行取得委托人为非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应按向非金融企业取得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进行税务处理,其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数额部分的利息支出准予从税前扣除。,6.“利息支出”,资本弱化管理-特别纳税调整,2、关联方利息支出: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1)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企业实际支
20、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2)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3)企业同时从事金融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其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没有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的,一律按本通知第一条有关其他企业的比例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4)企业自关联方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利息收入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6.“
21、利息支出”,3、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
22、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6.“利息支出”,4、投资者投资未到位发生的利息支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312号)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6.“利息支出”,7.“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赞助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税,增加了“
23、加收利息”调整项目,企业所得税法第10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二)企业所得税税款;(三)税收滞纳金;(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六)赞助支出;(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条例第121条: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做出的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前款规定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8.“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企业会计
24、准则第14号第五条: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9.“佣金和手续费支出”,税,税前比例扣除(15%、10%、5%);新增调整项目,财税(2009)29号: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1)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
25、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2)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15号公告: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如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等),需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其实际发生的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维简费、安全生产费用,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6号:煤矿企业实际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申报 培训 纳税 调整 项目 明细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6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