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x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
2、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3、二、基本内容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L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 .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 .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 .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7 .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8 .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
4、需求。9 .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11 .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 .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13 .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4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 .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
5、康,举止文明礼貌。(五)小学生发19. 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20. 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展知识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21.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2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23. 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24. 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专业(六)学科知识25 .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6 .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
6、、基本思想与方法。27 .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知识(七)教育教学知识28 .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9 .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0 .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31 .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通知)性(7识识32 .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4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5 .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九)教育教学设计36 .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37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38 .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十)组织
7、与实施39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0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41 .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42 .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43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44 .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45 .妥善应对突发事件。46 .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专业(十一)激励与评价47 .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8、。48 .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49 .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50 .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能力51.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十二)52.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沟通与合作53 .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4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55 .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十三)反思与发展56 .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7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58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三、实
9、施建议(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二)(三)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
10、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顾明远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11、。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标准来突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成为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中国也不例外。而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从现实层面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专业 标准 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6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