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纲展示,杭州下城小学补习班新王牌教育,你掌握了吗?1、你知道地震波包括那两类吗?能否比较二者的区别?2、地球内部圈层包括那几层?是如何划分的?岩石圈是如何划分的?在脑中勾绘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图。(参考必修一1.4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课本掌握)3、地球外部圈层包括那几层?是如何分布的?绘制简图。4、内力作用有哪几种形式?内力作用下会形成怎样的地表形态?试着举例说明。5、外力作用有哪些形式?能够利用景观图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6、你知道岩石的分类吗?它们有哪些特点?试着举例说明。7、各种岩石是如
2、何进行相互转化的?在脑中勾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并能够灵活认识其变式示意图。,1能说出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区分三大类岩石2重点探究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3能比较说明山地、高原、平原等不同地形对聚落形 态、密度和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密度的影响,能力要求,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等,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判读及实践意义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以区域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等的影响,命题预测,1,2,3,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
3、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 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 下图表所示:,考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图说考点,岩石圈地壳(1)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2)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误区警示,1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1)(3)题。,针对训练,(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A和BC是_,D是_,CDE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是_。(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解析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4、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跟踪练习:波浪岩一直被埋没在西澳洲中部的沙漠里.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被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波浪岩令无数的旅客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年都会有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拜访波浪岩。波浪岩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外力作用有关?A、海浪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
5、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图说考点,(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
6、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外力地貌的应用(1)风向的判定,迎风坡缓,背风坡陡,(2)河流流向判定,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区警示,(2011山东文综,3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针对训练,2,(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丙处
7、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丁处修建挡土坝,拦A B C D(2)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B、C、D、,解析(1)甲地位于山前缓坡处,在该处平整土地,可提高土地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故正确;乙处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并且是凸岸,为河流的沉积岸,护坡堤应该建在河流的侵蚀岸,故错误;丙地位于山脊处,坡度大,不宜修建水平梯田,故错误;丁地位于沟谷口处,在此修建挡土坝,会起到拦截沟谷中河流带来的泥沙、淤泥的作用,故正确。(2)图中显示,、处分布着深厚的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处是断层,处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可见和处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D项正确。答案(1)A(2)D,2012高考真题山
8、东卷)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上面的模式图:,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说考点,(2)变式图,【思维拓展】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和用途,【指点迷津】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
9、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这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了沉积岩。,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方法技巧,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结构 营造 地表 形态 力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