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2章国际分工(8学时).ppt
《国际贸易第2章国际分工(8学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第2章国际分工(8学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第三章 国际分工,3.1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3.2 当代国际分工3.3 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3.4 国际分工理论,学习目标,掌握国际分工的含义和三种主要形式了解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了解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掌握国际分工理论,3.1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国际分工的三种形式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3.1.1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它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如:三次社会大分工,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
2、ion of Labor)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二、国际分工的作用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国际贸易格局和贸易利益的多寡,也决定着世界市场的规模和内容。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又是国际分工的实现手段和途径,其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的三种类型:,垂直型国际分工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
3、业的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 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3.1.3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以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为开端,伴随着殖民地的开拓,使市场大大地扩展了,促进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资本主义进入了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形式。国际分工的三个特点:1.国际分工的过程伴随着野蛮的掠夺。2.分工的主体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型分工。3.对强迫参与分工的另一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严重的
4、损失,甚至是倒退或毁灭。,(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使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工厂制度,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三个特点:1.机器大工业是国际分工形成的物质基础。2.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3.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1.机器大工业是国际分工形成的物质基础,第一,使生产和消费超越了国界,第二,新技术的运用,消除了世界大范围生产分工的时空障碍,第三,创造了冲破国内分工壁垒的重型武器物美价廉的商品,第四,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迫使各个国家按照世界市场的要求
5、进行生产,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资源的进贡者。北美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傲德赛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地海的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可在澳洲牧羊;我们可在美洲牧牛;秘鲁把他们的白银提供给我们;加利福尼亚和澳洲把自己的黄金提供给我们;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印度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法国和西班牙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是我们的果园;我们从北美合众国以及其他国家获得棉花。”【英】史丹莱杰温斯,2.英国成为国际分工中心,3.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和工业品代替了奢侈品,(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9世纪中叶-二战前)第二次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新
6、的国际分工体系迅速发展。国际分工的四大特点:1、进入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扩大。2、发达国家出现部门分工。3、亚、非、拉美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4、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3.2 当代国际分工,3.2.1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猛发展,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细分和现代工业品的高技术要求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贸易政策的操纵,使得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自由化程度高于其他产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推动,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主体,(二)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垂直型国际分工主流地位 已经让位于水平型国际分工,相对于二战前工
7、业品和初级产品的分工而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部门的分工是“脑”和“手”的分工。发达国家获得了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中国从芭比娃娃中获得贸易收益,(三)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产业内分工:一是同类产品差异化分工;二是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产品内分工: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进行。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等。,8家日本厂商生产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厂商供应机头和起落架3家意大利公司供
8、应机翼阻力板,波音777飞机有132,500个零件,由全球545家供应商生产,(四)国际分工的深化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四)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战后,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经贸集团内部通过贸易和投资等的自由化协调成员内部产业之间的分工。欧盟(25国)、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内部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的比重1980年-2004年分别从60.9%-67%,17.4%-22%,57.9%-72.2%。,(五)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垂直型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
9、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指垂直型和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六)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1、发达国家居于国际服务业分工的主导地位2、在服务业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金融、信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参与服务业国际分工;而发展中国家以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参加服务业国际分工。,有形商品领域,服务业领域,(七)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在国际分工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出现了介于二者之间的国家。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以跨国公司的全球商品链形成国际分工。,二、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各国参加国际分
10、工的程度加深。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构筑国际分工的纽带增多。,3.3 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国际分工需有两种前提:一种是由于各生产机体生存和自然环境不同决定的自然前提,另一种是由于各国文化程度不同,经济结构不同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所决定的社会前提。”,一、自然条件的因素,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自然条件对分工只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不是决定性因素,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小。,二、社会生产力的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
11、位3、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4、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资源性产品初级加工品工业制成品 零部件技术服务5、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三、人口与生产规模因素,人口、生产和市场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会使生产结构产生差异,从而使国际分工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需求。分工是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条件。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分工产生和最终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四、资本国际化因素,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加速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第一,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把子公司所在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他们的比较优势;第二,通过承包方式构筑世界性的生产
12、和营销体系,资本输出,东道国引入资金和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群崛起,国际分工地位改变,五、生产关系因素,国际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国际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国际分配、国际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六、经济贸易政策因素,经济贸易政策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请说说目前我国的经贸政策是什么样的?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及国际分工起着怎么样的作用?,Balance between liberalism and Protectionism,3.4 国际分工理论,国与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贸易利益的驱动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国际 分工 学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