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ppt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理论部分 1、导论 2、国际分工 3、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4、对外贸易政策 5、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6、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 7、区域经济一体化 8、世界贸易组织,指导教材 国际贸易,薛荣久,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海闻,上海人民出版社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学习网站国际采购网,合众出口网,中国国际贸易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对外经济合作部,中国商务部,,熟悉的进口商品,国际互联网(美国)收索引擎:Yahoo(美国),Google(美国)手机:诺基亚(芬兰),摩托罗拉(美国),苹果(美国),三星(韩国)游戏:魔兽世
2、界(美国),传奇(韩国)摄像设备:索尼(日本),佳能(日本),柯达(美国),上述品牌均通过国际贸易进口到中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国际贸易。,世界各国都需要国际贸易,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是个历史范畴,他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古代的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所以,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公元前3500年前后,人类文明在中东产生。当时中东成为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原因:(1)三教合一的发源地;(
3、2)农业、城市、贸易出现。,2、公元100年前后,古典时代进入鼎盛,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发展成为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实体。“地区间贸易”产生3、中世纪后期(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打通了地中海的通道,将西欧融入世界。西欧人看到了东方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资源,征服异教徒和获取黄金及资源的欲望强烈的冲击着西欧人,促使西欧不断向外扩张。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欧洲形成了几个主要贸易区,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德国北部的汉萨贸易区,亚洲以中国、日本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区、以越南、柬埔寨为中心的东南亚贸易区和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贸易区。15世纪
4、以前,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依照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此时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传播上帝福音、通过贸易牟利和开辟新通道的需要,使得“地理大发现”成为必然结果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8年,达.迦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年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经大西洋南美洲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大发现”,使各大洲的国家之间贸易具有了“世界”的概念。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表现为(1)使欧洲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各国之间的贸易量不断扩大,促进了专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的专业化分
5、工,各国不同的产品价格造成的巨大利润推动了为牟利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法国和英国的西印度公司。(2)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葡萄牙占领非洲西海岸,巴西及非洲南部和东海岸,印度、锡兰、马六甲海峡及中国澳门。西班牙先后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整个南美洲,大量从事奴隶贸易;荷兰继葡、西之后,先后占领了原葡萄牙的殖民地,势力范围超过葡、西两国;英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到18世纪中期,占领北美、西印度群岛、亚洲和非洲的土地,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实际上,地理大发现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从单纯的互通有无转向牟利性质的商业交换行为,但决定商品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
6、和生产技能。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信条件的约束,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商品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世界上只有部分国家纳入跨国交换体系,各国出口本国特有的产品,进口本国基本不生产的物品,因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以殖民贸易为特征。,2、第一次产业革命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德国际贸易,16世纪18世纪,欧洲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地理大发现欧洲各国从海外获取大量的金银财富,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刺激了欧洲工业生产的发展,欧洲生产力得到的长足发展。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在欧洲,以英国为代表,完成了工场手工业
7、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生产力出现质的飞跃,生产效率提高,社会产品大量增加,为国际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蒸汽机在各种交通工具中的使用,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革,相对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出现几大特点:(1)国际贸易总量快速增长 1720-178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为1.5%,世界贸易增长率为1.1%1780-1820年,分别为2.6%和1.37%1820-1840年,分别为2.9%和2.8151840-1860年,3.5%和4.84%(超越)1860-1870年,2.9%和5.53%1800-1870年实际贸易量增长9.6倍。,(2)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机器纺织品、机器
8、设备、金属制成品如机车、铁轨、蒸汽机、矿山机械,成为主要的贸易交易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提高。(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以英国为中心,德国、美国、法国等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较强的地位。,3、第二次产业革命后(19世纪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以电力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以重化工业兴起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被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欧美国家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到1914年,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先后完成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转变,并通过贸易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
9、界范围扩展。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出现几大特点:(1)国际贸易规模继续扩张,但增长速度减缓 1870-1900年,国际贸易量增长1.7倍 1900-1913年,增长62%扩张导致经济衰退,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限制进口,抑制国际贸易发展速度。,(2)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纺织品比例下降,金属产品比例上升;化学产品、纸张、木制品、玻璃制品比例上升。矿产原料比例上升,食品和农业原料比例上升。(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英国仍居第一,但重要性在下降欧洲仍控制国际贸易。其他国家对外贸易对欧洲的依赖程度较强。经过工业革命,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一个有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
10、初级产品并进口欧美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世界贸易的基础已不仅仅是各国的天然资源。各国生产技术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异成为决定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1914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期,世界生产和贸易经历了衰退和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缩减40%,直到1924年才略微超过战前水平。19291933年大危机,国际贸易继续萎缩,到1937年,世界出口额还没有恢复到1929年水平。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增长极慢,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例迅速增加,矿产品和石油比例提高,由于战争原因,
11、这一期间的国际贸易中,欧洲的重要性降低,美国地位迅速上升。,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战后,以美国为先导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合成材料、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此外,资本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迅速增长深化了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世界范围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国贸易政策趋向自由化,则为国际分工与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公正、自由的环境。世界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世界出口贸易额从1950年的607亿美元,升到2004年的8907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大体可以分为
12、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到1973年;第二个阶段1973年1990年;第三个阶段是1990年以后。,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的特点:(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出现重大差异 第一阶段:国际贸易迅速发展,1950-1973年,国际贸易总额从607亿增加到5740亿,增长9倍 第二阶段:国际贸易缓慢发展,1975-1980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4%。原因:(1)1973年后,经济周期影响;(2)各国实行保护贸易,对进口严格限制,积极鼓励出口,贸易战激烈 第三阶段:国际贸易重新进入快速增长期(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0
13、年,服务贸易额为800多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4026美元,1990年到8962亿美元,2000年达到16136亿美元(4)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6)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在提高 从1970年开始,低收入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8%提高到40%,中等收入国家从25%提高到50%,高收入国家从29%提高到41%,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与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对外贸易: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或服务交换的 活动。从一个国
14、家的角度考察,岛屿国家又称“海外贸易”。国际贸易:指从国际范围来看的各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又称“世界贸易”。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对外贸易只包含货物贸易,广义的对外贸易还包含服务贸易。目前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仍然是货物贸易。国际货物贸易占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1990、2000、2002、2004年度分别为80.93%、80.96%、79.9%、80.74%。,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年度平均数,%),二、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国际贸易额(International Trade Value)和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
15、rade),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有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由于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一般按离岸价格(FOB价格)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价格)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货物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表1-2 中国对外贸易额(货物),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国际贸易额一般指世界出口总额。国际贸易量:使用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贸易额,提出价格变化对贸易额的影响,相当于按照不变价格或固定价格及计算的报告其的贸易额,主要反映贸易规模的状况,使的不同时期的贸易额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国际贸易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国际贸易 理论 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