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一.ppt
《国际经济合作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合作一.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经济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概念(本教材)国际经济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是指二战以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遵照平等互利原则,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竞争与协作活动;还包括以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为重要内容的国际经济协作活动。,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和方式,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一)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划分北北合作(发
2、达国家之间)、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二)根据所含经济内容的不同划分 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除国际贸易以外的国际经济协作活动)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仅指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和对外经济援助。),(三)根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分类宏观国际经济合作、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宏观经济合作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及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微观经济合作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公司或企业间开展的各种经济合作活动。,(四)根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个数分类1.多边国际经济合作2.双边国际经济合作,(五
3、)根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 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技术和生产水平接近的厂商、或商品生产处于同一产品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则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技术和生产水平差异较大的厂商、或者商品生产处于前后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二、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一)国际直接投资合作(二)国际间接投资合作(三)国际科技合作(四)国际劳务合作(五)国际土地合作(六)国际经济信息与国际经济管理合作(七)国际发展援助(八)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九)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三节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基本
4、特征:,(1)国际经济合作反映了一种新型的国家间关系(相互尊重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2)国际经济合作已形成了全球性、广泛性和多层次的格局。(3)国际经济合作常常是多种生产要素的复合转移,(4)国际经济合作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矛盾与协调的运动规律国际经济关系的“4C规律”,即:竞争(Competition)-矛盾(Contradiction)-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operation),第四节 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一、吸收外资 中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形式多样,大致分为三类:对外借款,包括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以及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对外发行债券等;外商直
5、接投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合作开发项目等;外商其他投资,包括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加工装配以及对外发行股票等。,二、“走出去”对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对外直接投资-境外投资领域在不断拓宽境外投资方式也在增多境外投资水平逐步提高境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基本理论,第一节 传统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一、国际分工理论(一)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1)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提出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之父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理论观点,2
6、2模型:即2个国家、2种商品 两个国家分别在一种产品上有优势,另一种产品上有劣势 各国分别生产各自有优势的商品 取得通过交换取得绝对利益 生产要素的绝对低成本,(2)比较利益理论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提出者: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1817年出版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理论观点,22模型:即2个国家、2种商品 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均有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上均有劣势 两国分别生产各自相对有优势的商品
7、 取得通过交换取得比较利益 生产要素的相对低成本 特别强调自然资源要素成本的差异,(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提出者:赫克歇尔(1879-1952)在1919年发表的重要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以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各项假定为依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来解释李嘉图学说中两国之间比较成本差异。通过分析,他提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两个国家的要素赋予不一样;另一个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俄林(1899-1979)接受了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重要的资源赋予理论。(1977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俄林的
8、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与赫克歇尔的理论密切相关,因此两者合起来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em)。,理论观点,生产要素的禀赋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 生产要素的供给决定了生产要素成本的不同 进口的是使用高昂的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采用的是静态分析法,(三)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1941年,P.A.萨谬尔森(P.A.Samuelson)和斯托尔帕(W.F.Stolper)合著了
9、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该理论认为,由于每个国家出口的商品生产中,都密集地使用了它所拥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在各国间不能直接移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因此,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间生产要素流动的代替物。按照该理论,国际贸易会导致低工资国家的工资提高和高工资国家的工资降低,导致不同国家的资本获取相同的利润,土地获取相同的地租。,二、国际相互依赖理论什么是国际相互依赖?,国际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广泛的,一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类型,1.双向的相互依赖和单向的相
10、互依赖;2.正向的(积极的)相互依赖和反向的(消极的)相互依赖;3.对称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称的相互依赖。,三、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或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是 瑞典经济学家 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第二节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一、生产要素的含义我们所探讨的生产要素是指:使产品和
11、服务等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备的一切物资投入和非物资投入。它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要素形式。,二、生产要素流动分析,(1)劳动力 在上述传统的理论分析中,一般假定劳动力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流动的,而在各国间是完全不流动的。但在现实中,劳动力在国内并非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也并非完全不流动。劳动力国际流动是客观存在的。,(2)资本 资本的国际流动在许多国家没有障碍,甚至许多国家鼓励对外投资和大力吸引外资。但是我们在对资本国际流动性进行分析时,也必须看到资本国际流动的阻碍。阻碍资本国际流动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大的是投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
12、于东道国政局的变化导致投资环境的变化,从而给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包括:政府干预、政策改变、征用、内乱和战争。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导致投资者在国外所投入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的高和低直接影响到资本国际流动的方向和规模。,(3)土地 毫无疑问,土地这种要素是绝对不流动的。但事实证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是流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往往会直接流向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区进行组合与配置。这样,土地要素的不流动性反过来成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引力”,我们将此称为土地要素的相对国际移动。,(4)技术 技术的国际流动性是不同的,作
13、为专利形式,可以看做像商品一样在国际间完全流动。如果把技术看做是劳动者的一种附属能力,则它的流动受到很大限制;如果技术包含在资本中,则它又基本上是流动的。,(5)经济管理和信息 经济管理和信息要素是非物质的生产要素,由于它具有一种知识方面的性质,它是可以传播的。而且,经济管理和信息要素常常与其他要素结合起来,因此它在国际间是基本流动的。,三、生产要素移动的原因(一)生产要素禀赋在各国间的差异性(二)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四)在国际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移动(五)科学技术与国际分工的发展(六)追求高利润的结果(七)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八)社会发展要求,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
14、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主要指投资主体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将货币、实物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要素投入国际经营的一种经济活动。根据投资主体是否拥有对海外区域的实际经营管理权,将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指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也称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跨国直接投资(Trans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TDI)、海外直
15、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ODI)。,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1)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2)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3)投资周期长、风险大;(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一)国际合资企业(二)国际合作企业(三)国际独资企业(四)国际企业收购,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一)市场导向型动机1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2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巩固市场3接近目标市场4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二)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1出于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2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
16、要素方面的考虑3出于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考虑4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5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专利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三)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四)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五)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六)全球战略导向型动机(七)进口替代导向型动机,第三节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与环境评估方法,一、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概念 投资环境,顾名思义,是指投资者进行生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其英文是“Investment Climates”,直译应为“投资气候”。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时所面对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17、寻找安全度高,获利大的国家和地区),(二)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分类1.从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来看,可以把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能源供应、交通和通讯、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生活服务设施等软环境:外资政策、法规、经济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2.从各因素的稳定性来区分,可将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因素归为三类,即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见表31)。,表31 国际投资环境因素稳定性分类,3.从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所包含的内容和因素的多寡方面来划分,可以分为狭义的投资环境(是指投资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产业结构
18、、外汇管制和货币稳定状况等)和广义的投资环境。,(三)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主要内容,1.政治环境(政治制度、执政者治理国家的能力及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政局稳定性与政策连续性、东道国与国外的政治关系)2.法制环境3.经济环境(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稳定性、市场和产业环境、生产要素供应、涉外经济状况)4.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文字、民族、宗教、风俗、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教育水平、人口素质等)5.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6.基础设施环境(7个系统:能源供应系统、供水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邮电通信系统、防灾系统、环境系统、生活服务系统),二、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一)投资障碍分析法 投资障碍
19、分析法是依据潜在的阻碍国际投资运行因素的多寡与程度来评价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包含了以下十个方面的障碍因素:,(一)政治障碍(二)经济障碍(三)资金融通障碍(四)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缺乏(五)国有化政策和没收政策(六)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歧视性政策(七)政府对企业过多的干预(八)普遍实行进口限制(九)实行外汇管制和限制汇回(十)法律和行政体制不完善,(二)国别冷热比较法 国别冷热比较法又称冷热国对比分析法或冷热法,它是以“冷”、“热”因素表示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估方法,热因素多的国家为热国,即投资环境优良的国家,反之,冷因素多的国家为冷国
20、,即投资环境差的家。,美国学者艾西亚A利凡克(Isiah A.Litvak)和彼得M班汀(Peter M.Banting)从美国投资者的观念研究加拿大、希腊、埃及等10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对10各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一一评估并以冷热来区分。热的表示投资的机会大,冷的表示投资的机会小。,他们认为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下列七个:一是政治稳定性;二是市场机会;三是经济增长和发展;四是文化一元化;五是法令障碍;六是基础设施;七是地理、文化与投资国差异。,(三)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又称多因素等级评分法,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伯1969年提出的。,等级评分法的特点,首先将直接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
21、因素分为八项;然后再根据八项关键项目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而确定其不同的等级分数;再按每一个因素中的有利或不利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评分;最后把各因素的等级得分进行加总作为对其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总分越高表示其投资环境越好,越低则其投资环境越差。,这些因素分为如下八个方面:资本外调 允许外国所有权比例 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与控制 币值稳定程度 政治稳定程度 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 当地资本的供应能力 年通货膨胀率,(四)动态分析法 投资环境不仅因国别而异,在同一国家内也会因不同时期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评估投资环境时,不仅要考虑投资环境的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要预测环境因素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化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合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