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自然人和法人.ppt
《国际私法自然人和法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私法自然人和法人.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律适用,(教材对应内容:第七-十六章)第三部分“一般问题”讲的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这一部分讲具体的法律适用规则即冲突规则,是国际私法的核心规则。,法律适用,方法:法律适用或法律选择即准据法的确定,国际私法借助连接点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法律适用主要是连接点的选择问题,这是基本的方法。选择连接点考虑的因素有:问题与法域联系的实质联系;法律适用的可预期性和灵活性;等等。,一、自然人,(教材对应内容:第七章第一节)国际私法主体与民法主体没有不同,因此不再单独讲第五章(国际私法主体)。国家和国际组织作为民事主体的特殊性,是因为它们在国际法上享有豁免权(immunity),需从国际公法的角度
2、考虑。,一、自然人,案例 法国人皮埃尔20岁时与中国甲公司在中国签订一份原料购销合同。合同签订后,原料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大涨,皮埃尔没有履行合同。中国甲公司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皮埃尔承担违约责任。皮埃尔答辩称,法国法律规定的成年人年龄为21岁,签订合同时他20岁,属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因此不应承担责任。问题:皮埃尔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一、自然人,(一)概述 自然人(natural person)的法律适用是指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即自然人属人法(personal law)的确定问题,相应涉及到涉外失踪和死亡宣告的管辖及法律适用。,一、自然人,(
3、二)自然人属人法的连接点(教材相关内容:第五章第一节)自然人属人法的可能连接点:国籍nationality住所 domicile 居所 residence 惯常居所 habitual residence法院地 forum行为地 place of act,一、自然人,1、自然人国籍及其冲突(1)概述 国籍(nationality)是个人与一国之间的法律联系:国家依国籍区分本国人与外国人,据此对本国人进行属人管辖和保护;个人依国籍接受本国管辖,享受公民权利并承担公民义务。,一、自然人,在国际公法上,一国是否给予某人国籍完全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一般根据血统、出生地或其他条件确定。当不同国家对国籍的
4、取得、丧失或恢复设定不同条件时,可能产生以下情况: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籍(国籍的积极冲突);一个人不具有任何一国国籍(国籍的消极冲突)。,一、自然人,注意:虽然在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上国籍冲突都是重要问题,但二者的关注重点不同:国际公法上考虑消除双重国籍或无国籍现象,主要是为了确保个人得到本国的外交保护;国际私法考虑国籍主要是为了解决法律冲突即确定自然人的属人法。,一、自然人,(2)自然人国籍冲突的产生原因各国国籍法的冲突自然国籍的取得方式:原始取得(血统主义、出生地主义、混合制)继受取得(归化、婚姻、收养、领土合并或割让)自然人国籍的丧失方式:自愿丧失(申请出籍、双重国籍时选择一个而
5、放弃一个)非自愿丧失(由于婚姻、收养、入籍而自动丧失原国籍),一、自然人,(3)中国国籍的取得与丧失:国籍法第4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中国血统+中国出生=中国国籍第5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中国血统+外国出生=中国国籍(血统为主)但是:父母定居国外+出生时有外国国籍=无中国国籍(适当考虑出生地,不承认双重国籍),一、自然人,第6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中国定居)+本人中国出生=中国
6、国籍第8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不承认双重国籍第9条: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一、自然人,(4)中国关于自然人国籍冲突的规则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九条:依照本法适用国籍国法律,自然人具有两个以上国籍的,适用有经常居所的国籍国法律;在所有国籍国均无经常居所的,适用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国法律。自然人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的,适用其经常居所地法律。解读:国籍积极冲突,先适用经常居所地国法,后适用最密切联系地国法;国籍消极冲突,适用经常居所地国法。,一、自然人,2、自然人住所(domicile)及其冲突(1)概
7、述 住所,顾名思义是指居住场所,或者是合法的或法律意义上的居住地,但各国对于这一术语的界定各不相同。各国对于住所的认定标准不同,导致有些自然人有两个以上住所(积极冲突)或者没有住所(消极冲突)的情况,这给法律适用带来麻烦。,一、自然人,(2)跟住所相关的概念 居所(residence)居所是暂时或客居的地方,相比之下住所是常住的地方。在认定居所时,不要求有常住的意思,只要求居住事实。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使用了居所概念。,一、自然人,惯常居所(habitual residence)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最早使用,现在使用越来越广泛。与住所的区别只是不要求久居的意思。民法通则使用的“经常居住
8、地”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使用的“经常居所地”,与惯常居所同意。,一、自然人,(3)中国关于自然人住所的相关规定立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二十条:依照本法适用经常居所地法律,自然人经常居所地不明的,适用其现在居所地法律。,一、自然人,3、国籍与住所作为自然人属人法标志的比较 关于属人法连接点,各国存在住所和国籍两种选择。(1)历史演变中世纪时,住所地法(lex domicilii);民族国家兴起后,欧陆国家转向本国法(lex patriae);战后欧陆国家重新重视住所地法,但不再强调久居的意思,惯常住所地法得到更多采用。中国民法通则以来的国际立法,也体现了这一趋势。,一、自然人,(2)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私法 自然 人和 法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