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学济国际贸易理论.ppt
《国际经学济国际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学济国际贸易理论.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国际贸易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能够利用相关的分析工具分析比较优势理论。了解现代主要贸易理论及战后贸易理论的主要流派。,第一节重商主义与成本优势理论第二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三节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第一节重商主义与成本优势理论,1.1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15世纪以后,西欧封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封建主阶级力量不断削弱,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的依赖日益加深。与此同时,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了金银货币,货币成
2、为全社会上至国王下至农民所追求的东西,并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态和国家富强的象征。而当时金银货币主要来自商业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内外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因此,对外贸易被认为是财富的源泉,重商主义便应运而生。,1.1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重商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后来流行到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16世纪末叶以后,在英国和法国得到了重大的发展。,重商主义贸易思想,早期重商主义: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叶 又叫重金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塔
3、福。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恩格斯:“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晚期重商主义:十六世纪下半期到十八世纪 又叫贸易差额轮,代表认为是英国的托马斯孟。重视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1.1 重商主义,1.1.1 重商主义贸易思想,重商主义提出
4、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主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货币政策 奖出限入政策 保护关税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政策,1.1 重商主义,1.1.1 重商主义贸易思想,对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评价,在理论上,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考察,指出了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在政策上,重商主义贸易学说提供了关于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一系列主张,当时西欧各国实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1.1 重商主义,1.1.1 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缺陷和不足,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的理论观点是不成熟的,没
5、有形成系统的理论。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是不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家间之所以会进行贸易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一是各国之间是不同的。像个人一样,国家也能通过专门做自己做得较好的事而得益。二是国家有了贸易就可以专门生产某些产品,而不需要什么产品都生产,从而使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获得规模经济。这两个基础实际上都是国际分工。,1.2 绝对优势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又名国富论。,背景: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财富的积累必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
6、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分工。基本思想:每个国家都应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出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各国按照各自有利条件(绝对成本低)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绝对优势理论的介绍,1.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论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1.2 绝对优势理论,1.2.1 绝对优势理论的介绍,2.绝对优势理论的阐述,亚当斯密认为,交换是出于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天生的倾向。人类交换的天性产生
7、分工,而分工则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其理由有个: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增进,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由于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如果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物品,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表达,大米产量 所需劳动(单位)(天数),国 家,铜产量 所需劳动(单位)(天数),国 家,大米产量 所需劳动(单位)(天数),绝对成本理论,进步性: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局限性:只
8、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从绝对优势论到比较优势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劳动时间都比别国多,也就是说,该国没有任何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是否也可以进行对外贸易,并从贸易中利益呢?按照斯密的理论,回答是否定的。但大卫.李嘉图在他的比较优势论中却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如果说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的话,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则为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1.3 比较优势理论,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基本思想:在国际
9、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各国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利,即“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主张自由贸易。,1.3.1 比较优势理论的介绍,比较成本理论,主要前提假设: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有劳动力同质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无运输、保险
10、等费用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微观经济学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来划分市场类型。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主要有4点: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2厂商之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市场的划分,市场和厂商类型的划分和特点,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单位)(人/年),国 家,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单位)(人/年),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1.3.1 比较优势理论的介绍,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也叫生
11、产转换线或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它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它可以解释“黄油与大炮的矛盾”。,注意: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一般是通过描绘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两种产品最佳产出数量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来说明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假定: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只生产大炮可以生产15万门,只生产黄油可以生产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黄油不同数量的组合。假设这个社会在决定大炮与黄油的生产时提出了A、B、C、D、E、F六种组合方式,则可以作表并画图来说明具体的资源配置情况。(下一张),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代表一个国家生
12、产潜能的极限。在一个经济的资源和技术条件给定,并假设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PPF代表它能生产出来的一对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是有效率的。效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经济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即不存在浪费。更明确地说,在一定资源下,当不减少一种物品的产量时,不能生产出另一种物品的更多数量。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位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1.3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介绍,4.社会无差异曲线,前而已经讨论了一国商品的生产或供给情况,它是由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决定的。现在引入一国的偏好或需求情况,这是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决
13、定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互不相交,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无差异曲线分析法(indifference curve),无差异曲线就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I曲线)。(见下图)所谓“无差异”,就是指消费者对商品间不同的数量组合具有同样偏好。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2.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 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3.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14、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I,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对李嘉图模型的检验,李嘉图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非常简洁的。它对我们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福利影响都是很有用的。它可以用来作为我们制定贸易政策和进行贸易预测的理论指导。,比较成本理论,进步性:论证了各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按“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15、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局限性 缺乏动态分析 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体现一国的长远利益。未能揭示支配国际交换的规律。,比较成本理论,近年来对李嘉图模型的验证不很清楚。因为贸易本身的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专业化分工使我们无法进行清楚的比较。在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中,许多国家已不生产它们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了。如大多数国家都不生产飞机,因此就无法对它们生产飞机的劳动生产率进行衡量。但是,仍有证据显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仍在决定世界贸易模式中起重要的作用。如,一项研究发现,90年代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比美国低20%,然而,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中,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高16%-24%。显
16、然,这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能够向美国出口大量的汽车。,比较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的作用可以从服装贸易中看出。在服装生产方面,无论用什么方法衡量,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劳动生产率都比墨西哥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然而,由于服装生产的技术比较简单,发达国家在服装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没有其他产业大。例如,1992年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大约是墨西哥工人的5倍,而服装产业其优势只大5%,结果当然就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向发达国家出口服装。,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第二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Heckscher-Ohlin Theorem)代表人物:俄林(Beti
17、l Gotthard Ohlin,1899-1979)代表作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1977年获诺 贝尔经济学奖理论体系: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实物单位定义(physical definition),即用两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和来衡量。要素价格定义(price definition),即用两国的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来衡量。,要素禀赋,实物单位定义:如果 KA/LArB/wB 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
18、劳动投入比例为kX=KX/LX,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kY=KY/LY,如果kXkY,则称X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商品。,要素密集度,(1)世界经济中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即以222的模型为分析的基础。(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3)两国需求偏好相同。(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5)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6)在一国内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上,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19、。(7)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8)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9)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10)X、Y两种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一种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另一种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要素供给比例理论,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的供给,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差,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产生,A国(K丰裕),商品X,商品Y,资本密
20、集型,劳动密集型,出口X,进口Y,扩大X生产,减少Y生产,要素投入增加,释放要素,需求较多的K,需求较少的L,供给较少的K,供给较多的L,K价格上升,L价格下降,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关进出口商品的重要结论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萨缪尔森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1948)一文中,在H-O定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保罗萨缪尔森(Paul.An
21、thony.Samuelson),芝加哥大学学士(1935)哈佛大学硕士(1936)哈佛大学博士(1941),1947年第一届克拉克奖获得者,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当今世界最为实用和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已再版17次,是继穆勒政治经济学(184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之后的第三部经典教科书。凯恩斯宏观+传统微观,“新古典综合派”,复习和回顾: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由于其图形像无差异曲线,所以还被称为生产无差异曲线(Production Indifference)。,等产量表与等产量曲线1、等产
22、量表 说明:任何一种组合方式结果都能生产出相同的产量,所以无论哪种组合对生产者来说都是无差异的。,2、等产量曲线,如图:,K,L,Q1,3.等产量曲线的基本特征(1)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同一条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相等,不同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不等。(2)离原点越远的等到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低。(3)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两条等产量不相交。(4)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斜率都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种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是等产量曲线上
23、各点切线的斜率值。)即:MRTSLK=K/L(其斜率的倒数代表均衡时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即工资率/利率:W/r),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图解:相等的X 对应于越来越小的Y。,K,L,Ky,MRTS=w/r=MPL/MPK=K/L,K*=Kx+KyL*=Lx+Ly,省略了弧形契约线,P23 艾奇沃斯盒图形:由两种产品等产量曲线合并而成,Ox、Oy分别为X产品和Y产品等产量曲线的原点,长、宽分别表示一国劳动力L与资本K的总量,E点是两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假定是该国在贸易前的生产点,在E点生产X产品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为(Kx/Lx),Y产品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为(Ky/Ly)从该图可见,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
24、品,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相对价格均衡的埃奇沃斯框图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劳动力相对丰富,B国资本相对丰富,都生产X和Y两种产品。在没有贸易时,生产均衡点分别为A点(XA,YA)(A国)和B点(XB,YB)(B国),,YB,OX,OY|A,OY|B,XB,XB,YB,XA,XA,YA,YA,A,B,B,A,L,K,L,K,L,K,B 国,A 国,A国劳动力相对丰富,X是劳动密集型的,必然扩大X产品的生产,由A点直至达到A点,使原本丰裕的劳动变得稀缺,价格由低廉变得昂贵,原本稀缺的资本变迁丰裕,价格由昂贵变得低廉。B国资本相对丰富,Y是资本密集型的,所以分工生产Y直至达到点B。使原本丰裕的资本
25、变得稀缺,价格由低廉变得昂贵,劳动价格则由昂贵变迁低廉。在A和B点,两国各自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K/L)和(w/r)均都是相同的。,(w/r)B,(w/r)A,(w/r)*,(w/r)*,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国际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两个国家的工人取得同等的实际工资、资本获得同样的利息和地租。各自经常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商品生产,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外国产品,使本国这类要素价格不断下跌。结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进步性: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学 国际贸易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8281.html